近日,由国际导演陆帕编导的话剧《狂人日记》被搬上舞台,其中68岁李龙吟扮演的赵贵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演员,李龙吟最重要的身份是剧作家和评论家北京人艺的抗疫大戏《社区居委会》就是他担任编剧的作品;中国国家话剧院2021年原创话剧邀请展特邀剧目——新疆话剧院的《金色的胡杨》也是他编剧的作品身兼多职的李龙吟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李默然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堂兄李如平是前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弟弟李龙跃是影视导演李龙吟妻子也是演员,儿子李唫,中戏博士毕业的导演李龙吟一家祖孙三代都对戏剧艺术充满了强烈的热爱,在编剧、导演、表演、评论、研究等各方面展示才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教子老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子老戏(祖孙三代爱戏有李)

教子老戏

近日,由国际导演陆帕编导的话剧《狂人日记》被搬上舞台,其中68岁李龙吟扮演的赵贵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演员,李龙吟最重要的身份是剧作家和评论家。北京人艺的抗疫大戏《社区居委会》就是他担任编剧的作品;中国国家话剧院2021年原创话剧邀请展特邀剧目——新疆话剧院的《金色的胡杨》也是他编剧的作品。身兼多职的李龙吟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李默然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堂兄李如平是前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弟弟李龙跃是影视导演。李龙吟妻子也是演员,儿子李唫,中戏博士毕业的导演。李龙吟一家祖孙三代都对戏剧艺术充满了强烈的热爱,在编剧、导演、表演、评论、研究等各方面展示才华。

李默然

本来要演李鸿章的“邓世昌”

李默然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前中国剧协主席。他出生在黑龙江省尚志县一个贫民大家族中,由于家境困难,10岁才上小学,14岁辍学谋生。他做过小贩,当过杂役,做过邮差,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热闹的市场里有各种戏曲曲艺演出,成了他的免费戏曲学校。长期耳濡目染使他迷上了戏剧,许多台词他都能背能演。18岁时,有个邮局的业余剧团排戏,因为刚好缺个仆人的角色,就让他试试戏。他压低声音,做沙哑苍老状:“老爷,您回来啦!”导演大惊:“你简直是个天才!”李默然因此有了表演生涯的第一个角色。

演出的成功激发了李默然当演员的愿望。1947年,东北文艺家协会文工团招收团员,李默然毫不迟疑地投身到革命文艺团体之中。1951年,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李默然在首台剧目《曙光照耀莫斯科》中主演党委书记库烈聘。接着出演了很多名剧,周总理看了他演的《日出》都大为赞赏。

李默然最被观众所熟知并铭记的角色,是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原本导演想让他演李鸿章,让金山演邓世昌,但金山因故未演。当摄影师和导演第一次见到李默然时,摄影师就对导演说:“你还找什么邓世昌?他就是邓世昌!”当时有人怀疑这样的人能演邓世昌吗?但摄影师却说:“脸上没疙瘩的人,不是英雄!”结果李默然扮演的邓世昌一炮而红。后来他又拍摄了《兵临城下》《检察官》《花园街五号》《报春花》等经典电影。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李默然被授予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生成就奖。李默然生前十分关心时事,也非常关心文艺,尤其是戏剧。年龄大了不方便外出,还总跟儿子李龙吟打听文艺界的事情。每逢新戏上演,都会让儿子把节目单给他带回来,还得给他讲讲戏怎么样。李默然的孙子李唫后来也开始学习戏剧,这让李默然十分欣慰。虽然祖孙俩戏剧观念相差很多,但李默然总是爱和孙子谈戏剧。当李唫导演的第一部戏《还看球吗》上演后,李默然见到孙子的第一句话是:“你辛苦啦!”让李龙吟也感到很意外,因为李默然平时对后辈要求很严,可见他对儿孙从事戏剧内心有多么满意。

李龙吟

在电影里演过年轻时的李默然

李龙吟从小在辽宁人艺大院里长大,受父亲和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演戏也有着很深的情结,甚至小时候曾经认为“人长大了不是演戏的,就是为演戏服务的”。后来他当了兵,中央戏剧学院1975年招工农兵学员,他参加了考试。但因为中戏不招当兵的,所以没有录取他。李默然知道了这件事,给儿子写了封长信,劝李龙吟不要从事演员这行。“四人帮”粉碎后,文艺的春天来了,李默然演的戏在全国大火,李龙吟这才知道自己父亲是这么有名的演员,自己心里想演戏的火苗也又被点燃了,于是就考进了二炮文工团话剧队。

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后,李龙吟对戏剧和表演的眷恋丝毫不减,经常在影视舞台上客串一些角色。他将主要兴趣和精力转到了编剧和剧评方面,48岁时写了第一部戏《马骏就义》,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写了《天使》《寻找春柳社》《杨三姐和陈小二》等多部剧本,并长期以“关东散人”为笔名发表评论,结集出版《真话直说》《直话实说》。他还担任过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李龙吟跟父亲李默然一起合演了一部电影《走在战争前面》,给父亲的角色当年轻时的替身。合作中,他就留心观察父亲怎么准备角色,怎么分析剧本。“虽然父亲没有教过我,但我可以说是一直在对他的回忆中学戏。”李龙吟追忆道:“父亲演戏时,准备角色极其认真;分析剧本,他自己的笔记比剧本还厚很多;他演话剧,会提前半个小时候场默戏。我不止一次听他说,‘演员进了化妆室,开始化上妆,就已经是这个角色了,不应该再有其他杂念,而是应该生活在这个角色当中。’所以有些人说,李默然演戏一上台气场就非常大。这是因为他默戏时间长,他提前进入角色了,他的思维,他的行动,他的感受,都是这个人物,在上场之前情绪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这些年,李龙吟一直在演戏,有时一年要演两三个戏。他说自己虽然不算是专业演员,但经常有人找他演戏,可能就是因为他对戏剧的热爱和认真。“这一点,我父亲对我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尽管我还不能完全做到像他那样,但我在努力做。我今年已经68岁了,演戏时我都会提前默戏,尽管有的戏我并不是主要角色,但我进了化妆室以后,不会再看手机。可现在绝大部分演员都不是这样,有些人上场前还在侧幕条看手机发信息,那你怎么能成为那个角色呢?”

李唫

中戏读博士导演室外剧

李龙吟的儿子李唫大学时学的是新闻专业,后来到英国留学学的也是传媒。回国后,在电视节目公司工作的李唫,因为被一些社会现象触动,便在单位年会上弄了个小品针砭时弊。李龙吟看到后,鼓励儿子将其写成话剧,于是李唫便有了自己第一部话剧作品《曹操到》。演出成功让李唫对戏剧产生了很大兴趣,他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师从中国著名希腊戏剧研究专家罗锦鳞教授。李唫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关于“悲剧体裁在当代中国舞台呈现”的问题。

这些年,李唫也导演了不少戏剧,包括《俄狄浦斯王》《城邦恩仇》《杀死秋天的梦》《碧血丹心大将军》等作品,还跟父亲李龙吟合作过《还看球吗》《解药》等原创话剧。从2017年开始,李唫在亮马河畔一个仿古露天剧场——具有古希腊剧场一般半弧形设计的启皓河岸剧场,用专业团队和非职业演员共同排演了《普罗米修斯》《仲夏夜之梦》等世界名剧,免费让大家观看。作为目前北京唯一在做室外环境戏剧实践和研究的导演,他希望通过回归戏剧本来面貌的演出,让观众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中感受到戏剧的神圣性和仪式感,也让戏剧走向大众。

越学习越实践,越让李唫觉得戏剧太博大精深了,也越觉得自己懂得还不够,因此他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走上了戏剧研究的专业道路。目前他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宋宝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中国话剧编年史1907-2018》的撰写;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姜涛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中国话剧导演学派研究》的梳理研究;同时还在筹备话剧《小村号声》《左家庄往事》的排演,以及话剧《百年守锷》《北平的黎明》的复排演出。其中《小村号声》由李龙吟编剧、李唫导演,父子二人再次合作,将在今年五六月份正式搬上舞台。

北京晚报 记者 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