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通俗读物,与洪应明的《菜根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这是一部记录名言名句之书,所有句子皆有出处,但汇集一处,又自成一书;全书分为“醒,情,峭(qiào)”等十二卷,内容涉及“立言,立德,为学,致仕(shì),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下面来看看这部经典书籍中的“峭篇”:

小窗幽记经典语句寓清于浊(小窗幽记之峭篇)(1)

1.伤心之事,即懦(nuò)夫亦动怒发;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

伤心之事,即懦夫亦动怒发:遇到伤心委屈的事情,哪怕是懦弱之人,也会为此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碰到大快人心的举动,即使是愁眉苦脸的人也为之笑逐颜开。见到人民警察,将危害百姓安全的恶势力一网打尽,绳之以法,欢欣雀跃。

2.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每一种技艺都可以成名天下,只有“无一技之长”的人最为受苦;所以务必要培养一项能力,在社会上得以变现,得以生存,得以立足。

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凭借小小技艺,就可以在世间自立自强;多才多艺的人反而最为劳累;这也会,那也会,样样都不肯放手,结果样样都做不好。

小窗幽记经典语句寓清于浊(小窗幽记之峭篇)(2)

3.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夫人有短,所以见长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所作为的人,言语气度肯定不同凡响;那些具有领导力的人,身上势必具有某种人格魅力,闪耀着光辉,吸引着能工巧匠,聚集在其身边。

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已经获得名利之人,必定不露声色,不故意显摆。

夫人有短,所以见长:人有短处,才能体现其长处;样样精通,势必样样疏松;你只能成为某方面卓越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

4.傲骨,侠骨,媚(mèi)骨,即枯骨可致千金;冷语,隽(jùn)语,韵(yùn)语,即片语亦重九鼎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高傲之骨,侠义之骨,柔美之骨,即使已成枯骨,其人之气节也可价值千金;比方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就体现诗人文天祥的洒脱情怀。

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冷峻之语,隽永之语,优雅之语,即使只有只言片语,分量也会重如九鼎。

毛主席的诗歌,尽显其英雄豪迈之气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雨送添砚(yàn)之水,竹供扫榻(tà)之风

雨送添砚之水:雨天送来的水,正好可向砚台里添加。

竹供扫榻之风:竹林吹来的自然风,正好可以打扫床榻。

小窗幽记经典语句寓清于浊(小窗幽记之峭篇)(3)

“峭篇”记录的文字,主要分为两类:反面的批判和正面的赞扬;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最终的美好。

社会上之所以丑恶行径不断,乃是因为人们心中充满了各种名利之念。

世间烦恼,皆是因为贪念,不舍得放手,因为追求而得不到。

只要少些欲念,就会少些烦恼;如果一味追求不该得到的,享受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有内心的自在和平静。

做人要有气节,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也许不会春风得意,但不必天天心怀鬼胎,搞得自己草木皆兵。

最后,应该坚持做人做事的底线,在茫茫人海之中,才不至于失去人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