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属于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是施工活动的基本保证,是施工现场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内容涉及制定安全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明确和落实安全责任,以及开展安全活动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1)施工前协调会议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与业主、监理和项目经理、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人等举行协调会议,以施工安全生产为中心,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并把建筑施工过程所要遇到的困难等事前告知相关单位。

(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包括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技术、管理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或项目要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制定死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等。施工现场还要明确施工期内的总目标和分阶段安全目标,即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等安全目标,并将责任分解,以便于不同阶段对不同人和不同的安全目标进行考核。

(4)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要经生产、技术、机械、材料、安全等部门审查通过并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总工程师审批生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包括全场性施工准备计划、施工部署及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布置等。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导操作人员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是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的具体落实。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承担施工的责任工长、专业队长、班组长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及项目安全机构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项目及班组安全员要进行日检,做好日检记录,并逐步养成习惯。

(7)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8)工伤事故处理 企业按规定上报事故月报。发生事故后项目总监理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应安全主管部门,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施工单位立即有组织地进行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排除险情,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对事故要按事故调查分析规定进行处理,并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9)施工现场的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要满足施工要求,厂内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平面布置符合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内,每一个危险部位都要悬挂相应的标志牌,以便提示职工预防危险的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1 施工组织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全面规划和部署将拟建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一个技术文件。根据任务情况,目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基本上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工程设计、施工过程设计(或称施工方案)及专项技术措施几种。从安全生产观点出发,不搞施工组织设计,不做施工方案,要保证施工,安全生产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安全工作绝对不能允许的。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审核工程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施工的安全,选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等,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能否保证安全施工。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再研究经济、施工进度等诸多因素。

大型综合建设工程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单位工程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重要的分项工程或新技术、新工艺在编制施工方案或作业设计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各级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时,必须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要向班组做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细则交底。特殊工程还必须编制专项技术措施。

根据有关规程的规定,结合以往施工的经验,参照以前的事故教训,对以下情况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补充新的内容。

(1)根据基坑、基槽、地下室挖土方的深度和素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确定边坡坡度或土壁支撑的方法,以防止土方坍塌。

(2)脚手架、吊篮、吊架、桥架的强度设计及上下道路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平网、密封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

(4)外用电梯的设置及井架、门式架等垂直运输设备拉结要求及防护技术措施。

(5)“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和交叉施工作业场的隔离防护措施。

(6)高处或抗体交叉作业须有防护和保护措施。

(7)凡高于周围避雷设施的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都必须采取防雷措施。

(8)防火防爆防毒措施。

(9)季节性的施工措施。

(10)施工工程与周围通行的道路、民房防护隔离棚的措施。

(11)安全用电和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

(12)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

(13)对于特殊工程,必须制定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施工企业应当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审查、审批制度。工程开工前,应随同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操作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同时,施工组织的编制者、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及安全员都要随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

2 施工现场平面规划的安全技术

施工现场平面规划,是对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机械、材料、半成品等构件的堆放场地和加工场地以及临时运输道路、供水、供电和其他临时设施的合理布置。它具体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现场平面图上。施工现场平面规划主要受施工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方面的因素制约。

对于施工现场道路与通道,应首先确定工人进出工地或建筑物的通道,运输路线应沿仓库和堆放场进行布置,使之畅通。必须采用环形线单向通行。材料存放应尽可能靠近施工地点位置。若场地狭小时,可通过合理制定不同材料的进料时间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构件的堆放位置应保证起重吊装的安全。而建筑机械的安装地点一般都是根据操作需要来进行确定。

模板、钢筋加工和混凝土的搅拌作业点应设在建筑物附近,并使进料车进出方便。而这些场所有可能受到高处物料坠落打击的危险,故应提供坚固的头顶保护。如果塔吊外伸幅度过大,也可使这些作业点离开建筑物一定的距离。危险性较大的材料堆放,必须按照安全规程要求在施工平面图中标明具体位置。

办公室和医疗室,常常设在建筑工地入口处。工人宿舍、食堂等,有条件时一般设在施工现场的外围或外部,不得受洪水、泥石流、滑坡、陡坡之害,并避免设在低洼潮湿、有烟尘、有害健康的地方。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要点 安全生产管理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技术(1)

文章摘编自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