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任务分解的目的及意义(任务分解活动必须解决的三个现实性问题)(1)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传统意义上的任务分解是将一个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后,将工作责任分配至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任务内容、责任和任务目标的分解与分配。而这里阐述的“任务分解”则是将工作任务的落实过程进行分解、拆分,以便于各任务执行者(员工或一线管理者)的落实,它更强调对任务操作程序的细分。二者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责任落实和目标实现,属于一种组织方式;后者是为了规范执行和指导工作的开展,属于一种工作方法。

任何一个科学的任务分解活动,都必须解决三个现实性问题: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与这三个问题对应的便是任务分解的三方面内容:实施过程、细节标准、责任关系。换言之,任务分解的内容必须力求将以上的这三个问题切实解决好,否则就是一个不够严谨的任务分解过程。

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由若干个环节构成,把握住这些环节,厘清任务实施的过程顺序,对把握作业全局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简单将实施过程拆分开来即可,理想的任务分解还需要考虑任务实施过程设计的经济性、有效性。这就需要对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实施内容进行动素界定,然后对其加以完善,使整个过程和环节设计不存在动作冗余、无效等方面的浪费。

说到这里,管理者必须弄清楚动素是什么。动素是指人体不能再分割的基本动作, 是动作划分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动作的基本要素。动素分为有效动素、辅助动素、无效动素三类。

(1)有效动素。伸手、握取、移物、装配、拆卸、使用、放手,这些都是完成作业所必需的动作要素,直接使物料或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这类动素只能设法使它的时间缩短,不能删除。

(2)辅助动素。检查、寻找、发现、选择、计划、预定位、定位等是为完成作业动素而必需的动素,它们将会延缓动素的实施,任务执行时间会消耗过多,降低了任务操作效率。对这类动素,管理者要尽量删除或将之减少到最低限度。

(3)无效动素。拿住、休息、延迟、拖延,这些是对任务进行无任何作用的动作,在任务分解的第一个环节中,要努力删除此类动素。

细节标准

通常,细节标准会纳人时间、质量、数量、安全四方面内容,是现场管理的目标要求在各个细节中的体现。

(1)时间标准。包括:期限、天数、及时性、推出新产品的周期及服务时间等。

(2)质量标准。包括:强度、硬度、准确性、满意度、通过事、达标率、创新性及投诉率等。

(3)数量标准。包括:完成工作项目的数量、产量、次数、频率、销售额、利润率及客户保持率等。

(4)安全标准。可分为作业安全和产品安全标准。安全标准通常借由时间标准、质量标准、数量标准表达出来。

简言之,设定细节标准时要以最终任务实施结果为目标,这在任务分解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责任关系

界定责任关系的目的在于指定明确、 具体的指导对象,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避免现场指导一刀切的问题出现;同时,在出现作业异常后,明确的责任关系亦有助于进行责任追溯。

责任关系中所涉及的关系对象包括:

(1)主要操作者。在责任关系界定时,应将每个岗位或环节的负责人一一明确,切忌存在责任混淆或责任分散的问题。

(2)任务协调者。在落实某个环节时,任务主操作者进行沟通、协调、确认的对象。

(3)支持提供者。主操作者遇到问题时可以获得各方面资源支持和帮助的对象。

通过任务分解的人员界定,对于责任落实、协调资源的掌握度和利用率具有极大的裨益。

总之,在现代企业中,生产一件产品的工序是复杂、多样的。每一项工作都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工序,而每个工序又可能存在着多个方面的标准操作方法。在这样的复杂活动中,如果过于笼统地进行现场指导,很容易导致人们在落实工作时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工作落实效果不理想。而这正是任务分解存在的必要性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