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圣诞节的到来,一些地方出现打着爱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干起了“低级黑”的事!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教育局发布通知,禁止学校师生过“洋节”。该通知认为,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平安夜”“圣诞节”即将到来,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1)

在高见高论君看来,融安县教育局的通知恰恰是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不自信的突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几千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传承千年而不绝的文明。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节日的实质是文化,不能把西方节日在国内的流行看作是文化入侵,而是应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这跟我们的春节在西方国家的流行是一个道理。西方很多国家把春节也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有的国家甚至把春节定为了国家的法定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都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元旦其实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元旦,而是民国时期参照西方定下的。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2)

好多人赞成融安县教育局的禁止令,称圣诞节是宗教节日,这和其他的“洋节”不一样,西方反华势力最喜欢用这样的外衣来对我们进行文化入侵。高见高论君认为,对于圣诞节等国外节日在中国年轻人中的流行,不要动辄上纲上线。这样做实际就脱离了现实情况。

圣诞节最初为宗教节日不假。公元274年左右,罗马帝国皇帝马尔克·奥列里乌斯将帝国内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节日整合为12月25日,并将之命名为“不败的太阳之神的诞辰”。当时的基督徒们认为,把圣诞节选定在12月25日,就是让人们知道耶稣是像太阳一样伟大的神。据考证,圣诞节在法律上成为罗马帝国的全国性节日则是在查士丁二世(Justinus II)当政时期,他发布了诏令宣布圣诞节为帝国的法定节日。

圣诞节也跟很多宗教节日一样,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后,已经从最初宗教色彩浓厚的宗教节日,演变为西方国家合家团圆迎接新年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即使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也都身处其中,不仅向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和礼物,还一家人兴高采烈过“团圆年”。现在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也不能阻挡人们回家过年的行动,英国加拿大等国政府为了防疫,呼吁大家“就地过年”,但收效甚微。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3)

当下,整个社会有被落后愚昧的一些保守思潮裹挟的危险,动辄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如果不跟随就会被舆论攻击。这使得人们在说话办事时候越来越小心谨慎,整个社会的氛围在这些人的裹挟下有日益走向保守的风险。

一个过不过圣诞节的小事,被无限抽象拔高,将其意义上升到了东西方文化对抗,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高度。这恰恰是反映出了这些积极推动禁止“洋节”的人的内心深处的文化自卑。这些人甚至不知道年轻人在过圣诞节时互送苹果其实是基督教的忌讳。在中国,苹果的“苹”谐音表达“平平安安”的祝愿。但在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看来,“苹果”是“恶”的代表,因为夏娃受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所结的苹果,并诱惑亚当食用,二人遂发生了那啥关系,然后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该教教义认为,偷食禁果是人类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如果让大街上拿着苹果过圣诞节的年轻人讲讲,有几个知道呢?他们过节就图个开心,当做一个热闹放松的时刻而已!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4)

公开呼吁抵制或者行政禁止“洋节”这样的闹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出现了,而且竟然还有不少的支持者和喝彩者。这背后反映出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封闭保守的民粹主义思潮沉渣泛起,这一现象让人担忧不已。

同时,我们不能在节日问题上奉行两种标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国外流行是因为我们的伟大,而国外节日在中国的流行是他们要文化入侵我们。这种心态要不得,像融安县教育局作为官方机构发文件禁止的做法更是要不得!

一些人表面上看上去对于年轻人过“洋节”“痛心疾首”上纲上线,但却从不认真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节日的优势在哪里,如何进一步的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让年轻人不仅理解而且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他们脑子里全是“斗争”思维,而没有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理性思维。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5)

斗争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创造历史的法宝。我们要善于斗争、会斗争,就要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很显然,与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斗争是长期的,但是我们不能动辄把西方的东西都视为洪水猛兽。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来都不是靠禁止其他的文化、道路模式、理论和制度来实现的。我们靠的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奋斗和斗争,让我们的文化、制度、道路和理论更加有吸引力来实现的。

历史上,每一个繁荣鼎盛的王朝都与开放包容分不开,而闭关锁国的结局就是清朝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余年,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苦难。那些用“爱国”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口号绑架民众抵制“洋节”的人,不是真正的爱国者,而是打着红旗干黑活的居心叵测者!

也多次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这才是正道。

国外对过洋节的看法(禁止洋节背后是与改革开放国策相悖的民粹思潮的沉渣泛起)(6)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我们整天讲文化自信不是靠禁止其他的节日实现的,而是靠我们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它们更受青年人的欢迎来实现的!把过不过“洋节”与爱国联系起来,与弘扬传统文化对立起来,这些人不是无知就是故意使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