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台风“南玛都”对浙江海域影响结束,昨天(9月20日)上午10点海浪警报解除

此前受台风影响,9月16日东海大开渔仅维持了30小时,舟山普陀渔民浙普渔68791的船东马齐跃觉得,30个小时太短,下不了几网就要回家,根本没有出海捕鱼。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

像马齐跃这样的东海渔民,出海后至少要在渔场飘一个月才会回家。

长期海上捕捞作业不仅十分辛苦,而且相当枯燥,因为茫茫大海手机没有信号,过去和陆地上取得联系就只能靠船上装的卫星电话。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2)

今年9月16日前,得益于浙江渔政所开发的“浙渔安”系统在全省1.6万艘渔船的安装到位,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可以和马齐跃这样的普通渔民,用手机进行海上实时通讯了。

马齐跃说:“就是流量费有点贵,我们舍不得开视频通话,不过现在‘浙渔安’有送手机流量,我们海上发微信也省钱了,过去一艘船一年流量费要花1万,现在可以省一半。”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3)

昨天中午12点半,马齐跃开船出海,他所驾驶的拖虾船,主要捕捞海虾及其它经济鱼类。

海上航行路漫漫,浙普渔68791一直航行到今天凌晨4点半,才下第一网,之后拖网3小时,收获了80斤竹节虾,还有几十斤杂鱼。

也许是因为“南玛都”掀起的风浪太大,马齐跃发现,今天竹节虾产量不错,但章鱼、墨鱼等别的海鲜少了很多。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4)

9月,是舟山渔船竹节虾上市的季节。

这种虾渔民也叫“鬼虾”,海捕的个头特别大,最大的比手掌还长,4只虾就有一斤重,马齐跃这趟出海,主要是奔着鬼虾来的。

今年以来,油价不断上涨,以及三场台风的频繁光顾,无形中增加着东海渔民的捕捞成本。为了维持生计,大家都希望能多捕捞一些经济价值高的渔获,比如鬼虾,比如梭子蟹。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5)

前两天,小时新闻记者逛杭州水产市场,收市时8到10头一斤的鬼虾卖90元一斤。同样规格的虾,马齐跃渔船上的出货价是70元一斤。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鲜,捕到虾后,马齐跃会在船上迅速分装成10斤一箱,然后放到船舱内零下28℃的冷库预冻,等待海上运输船来收购、运输。

刚刚过去的8月,东海主要捕捞的是很好剥壳的红虾,还有貌美如花的樱花虾;9月则是吃鬼虾和铁壳虾的季节;等到11月底12月初,海上刮过2场冷空气后,滑皮虾就上市了,这种虾虽然个头不大,壳也稍微难剥些,但肉质特别鲜美,是渔民公认最好吃的。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6)

红虾

马齐跃会根据海底的不同地貌,不同虾类的生长位置下网捕虾:“像海中浅滩的位置,比较容易捕到鬼虾,我现在拖网的水深是49到50米,主要捕捞鬼虾。这个季节还能捕到铁壳虾,这种虾主要在水深52到53米。”

在浙普渔68791传来的小视频和照片里,小时新闻记者还发现了一种东海萌物——元宝蟹。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7)

和梭子蟹不同,元宝蟹长着乌龟般高耸的脊背,搭配它肉乎乎的大钳,模样很是呆萌。

不过,看起来很敦实的元宝蟹,还是会被渔民嫌弃,马齐跃说:“这蟹只有大钳子里的肉味道不错,就是钳子有点难掰,肚子里倒是没多少肉,哪有梭子蟹肉多,通常我们也懒得吃它。”

最快今天中午,昨天开捕后的第一网东海海鲜,就会抵达杭州的水产批发市场,在我们尽情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致敬平凡中不凡的东海渔民。

【东海捕虾船快讯】

“铁壳虾市场上不多见,因为虾仁颜色特别好看,主要加工做虾仁。”

下午1点多,浙普渔68791又起了一网渔获,为了让不是海边的朋友看明白各种东海海鲜的品种,马齐跃特意把网里捕到的主要经济渔获品种每样都单独拿出来,放在甲板上拍了写真照,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网友们开启渔船科普小课堂。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8)

铁壳虾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9)

沙虾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0)

竹节虾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1)

全家福:竹节虾、沙虾、铁壳虾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2)

三眼蟹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3)

元宝蟹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4)

梭子蟹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5)

鱿鱼

舟山码头红虾(口水收一下鬼虾)(16)

墨鱼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