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面动机:任何行为背后有正面的动机和目标,我们接纳、肯定其动机,而不一定接纳TA的行为。

练习:在每天与别人的沟通中,找出对方的正面意图。

2.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中所用的字眼。

练习:在每天与别人的沟通中,重新定义负面的词语,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正能 量。

沟通技巧训练有哪些方法(如何训练在沟通中用好14种回应术)(1)

3.后果:引导对方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负面信念的结果上

练习:在每天与别人的沟通中,觉察自己的想法,并问自己,如果我继续持有这样的想法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呢?

4.向下分类:让对方指出具体的困难在什么方面,从思考一个很空、很虚的问题,具体到思考一个一个的细节。

练习:随便找个物品,进行向下切训练.比如:汽车—轿车—宝马-—宝马X6

5.向上归类:将对方提的问题向上归到一个更大的类别,创造一个更丰富的理解程度。

练习:随便找个物品,进行上推训练.比如:青椒—蔬菜—食品—加工厂

沟通技巧训练有哪些方法(如何训练在沟通中用好14种回应术)(2)

6.比喻: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比喻,帮助对方发现新的可能性。

练习:做比喻训练,比如:信念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问题不在于程序有多老,而在于你是不是懂编程语言。

7.改变框架大小:改变时间、空间、角度等框架,意义就不一样了。(即刻结果、长远后果、个人、群体、过去、未来、具体、更大系统、大人、孩子)

练习:在每天与别人的沟通中,找出对方的框架,尝试改变框架大小,并观察沟通效果。

8.另一种结果:让对方看到除了负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结果的可能性。

练习:如果我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会是什么样的人?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还有呢?

沟通技巧训练有哪些方法(如何训练在沟通中用好14种回应术)(3)

9.世界观:说明其他人的想法,帮助对方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练习:去阅读和寻找那些经典的历史、看新闻对话、看纪录片等,打开认知思维,从另一世界观来看问题,如果可以,模仿和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10.现实检验策略:对方陷入的困境可能是自己制造的,该回应引发其对原因的思考,当原因具体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练习:找出一个信念,并用现实检验策略来审视它,看看不是如此,有没有例外呢?

11.反例:发掘一个例外,动摇对方顽固的信念。

练习:每天找出一个信念,并寻找例外,越多越好。

沟通技巧训练有哪些方法(如何训练在沟通中用好14种回应术)(4)

12.准则层次:用更重要的准则层次来审视对方的这个负面信念。

练习:观察自己做事的准则层次,如果有一件事你不愿意去做又做了,会是因为什么呢?

13.反击其身:使用对方自己的逻辑去推理,让对方感觉到两难,从而反省他的信念本身。

练习:找一个信念,并做反击其身的练习。

14.超越框架:跳出问题本身,从更高纬度去回应。

练习:在今天与别人的沟通中.找出对方的框架,尝试超越框架看问题,如果是框架外的人外行的人会怎么来看这个事情,并观察沟通效果。

沟通技巧训练有哪些方法(如何训练在沟通中用好14种回应术)(5)

举例:一个人跟你诉说他的际困扰:曾经答应的事情,现在发现我力所不及做不到了,实在愧对朋友,没法儿再去见她。

参照回应术14模式,可参照以下回应:

我了解你重视朋友,也希望自己言而有信(意图/正面动机);所以当计划没有变化快时,你担心损害到别人,觉得很难面对(重新定义)。我想,当接受这份愧疚,它会化为你的力量(后果);当初答应的事情,应该是出自一份诚意,现在承认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对人对己的坦诚(另一结果)。你的想法让我联想到,改变是不是一定让人不能接受(向上归类)?量力而行和顺势而为,可能比坚守计划更重要(理解层次)?就像你原想送给朋友一份礼物,后来因为现实条件所限,实际送的比你当初想送的要轻(比喻);现在你内心里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让你以为别人不能谅解你力所不及(现实检验策略)?难以面对的,是担心朋友不会原谅你,还是你不能够原谅自己(向下分类)?有没有过这样的可能,其实别人对你,比你自己更宽容(反例)?如果承担不起愧疚,那你能否承担得起这个想法的代价(反击其身)?你希望多年以后,你的孩子也这样遇到困难就回避吗(改变框架大小)?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人,会注重整体平衡,淡忘一时得失(另一种世界观)。现在,沉淀一下这一刻的感觉,如果陷在是我的错这一问题框架中,暗暗希望事情没有那样发生,只会消耗自己;等你准备好转向结果框架,解决之道就会出现。(超越框架)。

#沟通#回应术#换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