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子航

最近由李少红导演,刘涛和周渝民主演的古装剧《大宋宫词》热播,剧中,刘涛扮演的刘娥最早只是一名卖艺孤女,还是二婚,却凭借爱情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不仅和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之间上演了一段王子和灰姑娘的传奇佳话,而且成功逆袭成大宋的皇后,后来居然成为宋朝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太后,甚至还差点成为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帝,牛吧?

可是这个和汉代的吕后和唐代的武则天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女强人的传奇女性,,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却被长期丑化,,有一出叫《狸猫换太子》的戏大伙应该都有印象,戏中有个心狠手辣,残害忠良,一心想夺取大宋江山的刘妃,原型就是刘涛扮演的这个刘娥。

其实,所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完全是后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刘娥也绝不是什么坏女人,相反,她从底层一路逆袭到皇后,充满坎坷,先是被雪藏十五年,后来,皇帝想把她立为皇后吧,还遭遇群臣的反对,甚至后人还编出了所谓“狸猫换太子”的离奇案件来恶心她,那么刘娥到底是心机婊还是女性自强自立的楷模?“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又如何?今天就说说这个被慈禧奉为人生偶像的刘娥。

(一)这个有着悲惨命运的卖艺孤女成了小王爷赵恒胸口一颗历历在目的朱砂痣。

大宋宫词刘涛角色不讨喜(大宋宫词里刘涛扮演的大女主)(1)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宋真宗赵恒(周渝民饰演)

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听说自己的宝贝儿子,竟然与一个银匠的小老婆而且还是个街头卖艺的女人在一起厮混,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这红颜祸水送出王府,还怕他再惹事,便把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赐婚给赵恒。潘美,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杨家将》中的潘仁美,不过戏曲舞台上的潘仁美是陷害杨家父子的大奸臣,历史上的潘美可是好人,宋太宗这可是棒打鸳鸯!

然而,这一切对从小就看惯了人情冷暖的刘娥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遭遇了,你想她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又走南闯北,她知道自己和出生于帝王之家的赵恒有着天壤之别,也知道无论自己如何说不,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她能做的就是接受,不卑不亢的接受。这个时候,她想起了川普的那句名言:或许,这就是人生。

刘娥甚至反过来安慰赵恒,告诉他“跟殿下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我出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光,小女子不敢再奢望什么,希望殿下不要因为我跟皇上作对,我一定会离开这里就当从来没出现过”,然而赵恒听完她的话后不但没有轻松半分,反而对这位善解人意的苦命女孩更加怜香惜玉,甚至他跟刘娥说:“我宁愿你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我心里的愧疚或许会少一些。”

这里不得不佩服刘娥“以退为进”的做法,从小寄人篱下的她深知“一哭二闹三上吊”除了让旁人更加嫌弃自己厌烦自己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在面对赵恒这颗唯一救命稻草时,刘娥决定主动示弱,因为她深知女人的善解人意会加深男人对自己的愧疚,从而让他更加忘不了自己,她很聪明地知道男人对懂得示弱的女人是基本没有抵抗力,适当的拒绝会让男人加快追求的步伐。

没办法,赵恒只好把她偷偷藏在张耆的家里,宋太宗一看儿子很听话,一高兴又封他做了韩王,没多久就立为太子,可谁知这一切都是赵恒的障眼法,他非但没有听他爹的话赶走刘娥,与刘娥断了联系,反而金屋藏娇,并且日夜思念,甚至经常跑到张耆家跟她偷偷的约会,谁曾想,这一约就约了15年!

不得不说,在男女关系中保持距离感和新鲜感是多么的重要,就像“小别胜新婚”,适当地分开反倒会滋生彼此的思念之情。还有一点就是赵恒每天都处在一种随时被发现被棒打鸳鸯的不安之中,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正是这种不安让赵恒非常珍惜每次和刘娥的见面,总之,整整十五年,赵恒和刘娥不但没分开,反而感情越来越深。

(三)这才是“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大宋宫词刘涛角色不讨喜(大宋宫词里刘涛扮演的大女主)(2)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刘涛饰演)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十五年后,宋太宗去世,赵恒登基继位,就是宋真宗,刘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被接进了宫,这段来之不易的爱情之花经过多年的浇灌,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也许是因为十五年的无名无份,赵恒对刘娥一直心存愧疚,对她也就更加的珍惜,更加的宠爱。先就被封为美人,后来又立为德妃。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刘娥虽然已经年近30岁,但却逐渐褪去了少女的青涩,有了成熟少妇的魅力。在张耆府上躲藏这十五年,除了和赵恒见面,刘娥有大量的闲暇时光,她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或者终日以泪洗面,而是努力进行自我的提升,十五年下来,她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读了大量的书,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感兴趣。

总之,15年前那个只会玩京韵大鼓的小姑娘早已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三高女性了。这种变化从何而来呢?因为刘娥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深深懂得一个道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唯有“有趣的灵魂”才能长久拴住帝王的心。

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的正妻郭皇后病逝,宋真宗赵恒本来想顺理成章封自己心爱的女人刘娥为皇后,谁知道阻力又来了,这回不是他爹,而是宰相寇准等一帮大臣。

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人家反对立后的理由就两条,一刘娥出身不好,二没有生育,那怎么办?

刘娥就想了一招叫“借腹生子”,她发现自己身边有个侍女叫李氏的,长得清秀,而且属于那种人畜无害型的,就安排李氏去皇上那里侍寝,没多久李氏怀孕生下了龙子,就是后来继位的宋仁宗赵祯,然后刘娥就把这个赵祯拿过来自个儿养,并顺利当上了皇后,这就是那个在戏曲舞台上演了几百年的“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虽然这件事刘娥干得有点没节操,但还属于有底线,而且她对李氏也还算客气,根本不存在所谓她跟太监勾结,趁李氏生下孩子,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刚出生的婴儿这类惊悚的宫廷八卦。

但不可否认,她领养赵祯,对她后来当上皇后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公元1012年,也就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43岁的刘娥正式被立为皇后。

四)有大臣向她暗示,可以学武则天自个儿称帝

大宋宫词刘涛角色不讨喜(大宋宫词里刘涛扮演的大女主)(3)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刘涛饰演)

身为皇后的刘娥,因为跟皇上有着深厚的的感情基础,所以她不像其他妃嫔那样只知道争宠,因为她有一个秘密武器,皇上绝对离不开她,那么她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宋真宗赵恒这个人痴情归痴情,但资质平平,不是一块当皇帝的料,每天面对各种批不完的奏折经常是愁眉不展,偏偏刘娥这个女人对从政很感兴趣,而且才华出众,通晓古今历史政务,这种秘密武器,你别说,还真不是一般后妃具备的。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每回退朝后时常批阅奏折到深夜,刘娥都在身边陪着,不是在那端茶送水,而是出谋划策。

一开始,宋真宗还有点怀疑刘娥的能力,毕竟只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贫寒女子,没想到居然能把朝堂上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不得不说,这女人太有才了!史书对此事怎么评价她的“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就是这个女人性格很机敏,而且读了很多的书,朝堂上讨论的事,重要的她会拿个小本子记录下来,然后反复思考对策,这是一个爱学习,勤思考的女人。

结果,刘娥这个皇后俨然成为了皇上的贴身秘书、军师加高级智囊,甚至外出巡查的时候,也要带她在身边,不过我想,也是因为,宋真宗没啥本事,就特别倚重她,换个汉武帝或者宋真宗的父亲宋太宗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你这叫后宫干政?好吧!所以,什么人还得配什么人。

宋真宗去世以后,年幼的赵祯继位,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心理学有种说法,小时候缺什么,长大了非得补什么!也许是从小生活的环境太差,刘娥长大以后对出人头地特别渴望,甚至权力欲也比一般的女人要强烈得多。刘娥执掌大权期间,经常喜欢穿龙袍,跟宋仁宗赵祯一起参加重要的活动。这刘娥胆子可真不小,要知道龙袍那可是皇帝才能穿的,无论是当初权倾一时的吕后还是后来手握重权的慈禧,可都没穿过龙袍,于是,就有喜欢拍马屁的官员给刘娥上了一幅画,叫《武后临朝图》,武后不就是武则天嘛!其实是在暗示这位刘太后可以学武则天一样自个儿称帝。

刘娥是怎么表态的呢?她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当场撕碎,扔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我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儿!”,可见刘娥这个女人属于那种没节操但还是有底线的。否则,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帝就要在宋朝诞生了!

那么如何评价刘娥这个女人呢?《宋史》里面有一句很精辟,“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就是说她有吕后和武则天的才华,但又不像她俩那么残暴。她执政十多年,在兴修水利,开办科举等方面颇有作为,为后来宋仁宗亲政以后北宋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由一个卖艺的歌女,一路逆袭成为开创大宋王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太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堪称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和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