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王国是见于文字记载的第一个西非古国。公元800年,阿拉伯作家说,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一个“黄金之国”—加纳。833年,阿拉伯科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把加纳王国画在地图上标出了具体位置。这个国家的首都位于尼日尔河上游的西北方,在今巴马科以北二百英里的昆比—沙勒,一片沙漠之地。
一、古加纳首都昆比-沙勒
写于十五世纪的《费塔奇史》称加纳的首都为昆比。1067~1068年穆斯林作家埃尔・贝克里著非洲记述一书综合报导了加纳王国的资料。
公元三世纪,据说,有一支带有柏柏尔血统的黑人建立了加纳王国。八世纪时,从事农业的尼格罗种索宁凯人取得加纳政权。加纳是国王的称号,但通常称这个国家为加纳。
十一世纪,加纳首都有两个城:王城和商贾城。两城相距约六英里,中间满布住宅。王城有一些圆顶茅屋和一座供阿拉伯使节礼拜的清真寺。四周有墙围绕,城外有圣林。林内有祭司、监狱、国王的陵墓。商贾城是从北方来的穆斯林商人的居住区,城内有几座清真寺。早期,这个城中可能有基督教徒和犹太人居住。城外有许多水井灌溉农田。
在1914年、1939年和1951年对昆比一沙勒古加纳遗址进行过多次挖掘。发现一座清真寺,两座长六十六英尺宽四十三英尺的石头建筑的二层楼房。没有发现金银器,但发现了大量铁器(标枪、刀子、箭头、钉子、剪刀)、各种农具,大量玻璃锤(可能是秤金子的秤花),许多地中海沿岸生产的陶器碎片,七十七块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的彩石。这座古城约有一平方英里,估计有三万居民。这是当时苏丹地区很大的城市。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商贾城,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从上述发掘材料看到,加纳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治铁业、与地中海世界存在着贸易关系、有大量黄金交易,以及伊斯兰教的影响。城市周围有两平方英里的古墓地,是昆比-沙勒具有悠久历史的明证。
二、加纳兴起和繁荣的原因
首先,可能因为加纳人较早地知道治炼铁,制造和使用铁制武器,因而能战胜其周围的落后部落,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1150年,阿拉伯作家埃尔祖里赫曾说过,加纳人向那些“不知道使用铁器而以黑檀木棍做武器”的邻国派出远征队,打败了他们,是“因为加纳人用剑和矛做武器”。加纳人是以铁制武器面取得优势的。
其次,是因为加纳处在撒哈拉南缘,经西撒哈拉商路连接北非,连接南方产金区—塞内加尔河上游万加腊地区的有利的地理位置。
阿拉伯商队从摩洛哥南方的西杰尔麻萨出发,在沙漠中经过两个多月艰难困苦的旅行,到达加纳,储备饮水和粮食,然后再向南进发,奔向气候酷热的产金区。用盐、铜和北非的杂货向黑人换取黄金。这种交易是背靠背,双方不照面的哑巴式交易。
根据十世纪阿拉伯人雅古特《地名辞典》“提卜尔”条记载,这种哑巴交易是这样进行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产金国边界,敲响随身所带的大鼓,通知产金区的黑人,然后摆开自己的商品离去。黑人听到鼓声从住所走出,赤身露体,一丝不挂。黑人,雅古特称他们为苏丹人,在每一类货物旁边放下一定数量的黄金,然后离去。接着,商人回来,查看货物旁边的黄金,看是否值得交换。如果认为黄金太少,他们便离去,苏丹人再回来增加黄金数量,再走开。商人再回来。当他认为苏丹人已经给了他足够数量的金,便留下货物拿走赏金,买卖就成交了。
有的学者认为十世纪阿拉伯学者写的哑巴交易属追忆性质,是不可靠的。其实,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为防备发达民族的商人对他们的侵害,果取哑人交换方式也不是不可能的。阿拉伯商人从产金区运走黄金到达加纳,储备足够的用水和粮食,然后出发进入沙漠区,进行艰苦的北非之行。
可见,加纳在阿拉伯商人转运商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途供应站的作用。从西杰尔麻萨到产金区有三个月路程,中途没有这样一个供应站就不可能完成漫长的旅程。
雅古特在《地名辞典》“加纳条”下特别解释了加纳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这是马格里布以南的座大城市,和苏丹人的地域相连。商人们集中到这里,然后向沙漠进发,到黄金之国去。没有这座城市,要作这样的旅行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座城市地处马格里布和苏丹人地域之间,有其特殊地位。人们在这里储备好粮食。然后向苏丹人地区进发。”
加纳兴起,索宁凯人力量加强,使加纳有可能垄断南方产金区和北方阿拉伯人的贸易。贝克里写道:“被称为‘依加马尔塔’的黑人多神教徒,是一些商人。他们把金砂从伊雷斯尼运往他方。”尼格罗商人代替了阿拉伯商人到产金区贩运黄金。生产黄金要向国王纳税。碎砂金归生产者,大块黄金交给加纳国王。国王对过境的食盐、杂货课税,“对于入境的每一驮驴载的食盐征一个狄纳尔,对每出境的盐征收两个个狄纳尔。”来自撤哈拉的“一驮黄铜要缴五个密思卡尔,每驮杂货十个密思卡尔。”加纳王国依靠黄金贡赋和对过境食盐、杂货课税,增加了财富,经济得到繁荣。
加纳依靠较先进的铁制武器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崛起于苏丹的西部,征服了周围的一些落后部落,十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公元990年,加纳骑兵征服了西撒商路上的重要城镇奥达果斯特。它位于西杰尔麻萨以南两个月的路程,离加纳约十五天路程。
可见,加纳已深入沙漠很远的地方。奥达果斯特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有几个市场,许多枣椰树和大如橄榄树的指甲花树”,“到处有漂亮的房屋和结实的建筑”。城中有许多北非商人,有加纳驻军防守。
加纳全盛时期的疆界,往西,使塞内加尔河的台克鲁尔臣服,东至尼日尔河与巴尼河汇合处的湖泊区,往南,控制了塞内加尔河上游的产金区万加腊,往北占据了奥达果斯特。
三、加纳王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关于加纳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指出以下几点加纳的国君或称通卡有很高的权威。他坐在大帐篷里亲自受理人民诉讼。他坐朝时,衣着华丽,把黄金编入发中,身后站有十名手持盾牌、宝剑的侍从和亲王护卫。门口有一些狗守卫,帐篷周围是披有金制马衣的马匹。接见时敲打“德巴”——一种中间挖空的木头做成的手鼓。属下拜见国君要匍在地,头顶撒上尘土,以示敬意。
王国的最上层是加纳王室,即国王的家庭,包括国王的弟兄、子侄等亲王和奴仆。王室的侍从,官吏、禁卫军等都是从奴仆中选出的。国王下面有大臣,王城由总督治理。国王下面有一支军队,是征集索宁凯人的自由农民组成的。
加纳有许多属国和归附的地区、部落,如塞内加尔的合克鲁尔王国,尼日尔河上游的塞古和包莱产金区,和撒哈拉的奥达果三斯特。国君选派自己的代表率领军队驻扎地方,监督传统政权。对奥达果斯特就采取了这种政策。
至于加纳的社会性质间题,材料极缺,难以说明。十一世纪中叶加的的通卡密宁不是前王的儿子,而是前王姐妹的儿子。显然存在母系继承制度。加纳的基本社会组织是部落、氏族。这些说明加纳存在着原始公社制。
由于征服关系,出现了“独立村庄”和“纳贡村庄”的区别。后者附属于前者,向前者纳贡。这是封建臣属关系,还是奴隶制的隶属关系还不清楚。同时,加纳存在着奴隶劳动,国王死后用人殉葬,祭祀杀人祭魏,存在奴隶买卖。这些又似是奴隶制的特征。
总之,差不多在9—12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的著述中都有关于古加纳国金矿的记载,但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却很少有报导。无疑地,那里广泛地使用着奴隶劳动,尤其在开采金矿方面是如此。那里的原始公社制度(母系继承制)非常盛行,同时也开始了封建关系的发展过程。
四、加纳王国的覆亡
加纳在西苏丹存在约十个世纪(3—13世纪),终于衰落、覆亡。究其原因,主要是撒哈拉桑哈贾人的兴起破坏了加纳经济赖以兴旺发达的条件。
桑哈贾人分成许多部落,其中主要是“蒙面的”拉木图纳人和戈达拉人。十世纪末,加纳吞并戈达拉人的奥达果斯特之后,戈达拉酋长时刻企图报复。
1040年,邀请摩洛哥南部穆斯林圣者伊本雅辛在戈达拉人中间宜传伊斯兰教,提倡严格守伊斯兰数的原始教义。他在塞内加尔河口的岛上成立“里巴特”,吸收了一批狂热的信徒,建立了良好的纪律。他们组成一支强悍的队伍,在伊本・雅辛指挥下,于1042年统一了沙漠中的桑哈贾人各部落,1054年,从加纳人手中夺回奥达果斯特,大肆屠杀加纳驻军。1057年,他在北上征服摩洛哥途中死去。
他的继承人在这以后三十年间征服了摩洛哥和西班牙,建立了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攻占摩洛哥非斯(1062年)后,一部分阿尔摩拉维德部队在阿布・贝克尔率下南征加纳,经过十几年的战争,于1076年占领加纳首都昆比,向被征服者征课贡物,迫使加纳国王和贵族接受伊斯兰教。
加纳国王和贵族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放弃多神崇拜,改奉伊斯兰教,并强迫国内各部落改宗伊斯兰教,但遇到强烈的反抗。十年后,1087年,阿布・贝克尔在镇压一次叛变时被杀害。阿尔摩拉维德人对加纳的统治也就随之结束。
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兴起于西撒,南征北战,阻碍了摩洛哥商队通往加纳的商业活动,使加纳收入大减,经济衰落。阿尔摩拉维德人入侵加纳,破坏了它的首都。加纳首都可能从此迁移到尼日尔河上游某处。加纳统治下的部落纷纷独立,烜赫一时的加纳王国分崩离析。
加纳崩溃之际,在它的南方有苏苏人兴起,1200年,其首领苏曼古鲁征服了加纳残余部分。1240年,加纳南方的马里统治者松底亚塔征服苏苏人的王国,擢毁加纳,据有其地。马里继加纳之后,发展成为西非一强大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