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如果谈到父母最怕孩子有什么坏毛病,我想“撒谎”一定能排到前三。

后台也经常收到留言,询问我孩子撒谎该怎么办。

其中一位妈妈的担忧,让我印象深刻: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撒谎就是变坏的表现,一旦养成说谎话的坏习惯,人生也会毁掉大半。

虽然孩子撒谎不对,但这真的“罪不可恕”吗?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2)

孩子的谎言,并非都很可怕。

有时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才两三岁就谎话连篇,而且还不承认自己说谎。

这其实是对孩子的误解。在他们成长早期,多数“谎言”都算不上撒谎。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3)

因为幼儿的认知和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全,会由于分不清现实与虚幻而“说谎”。

比如孩子听到童话故事,就会认为魔法真实存在,会把自己代入到童话故事中,信誓旦旦地告诉大人“我会魔法”。

我们眼中很虚假的事情,孩子根本分辨不出来。直白点来说,就是他们脑子不够用。

国际知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在经过实验研究后,发现多数孩子在幼时都会说谎。

他把孩子的谎言分为以下几种: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4)

这五种不同类型的谎言中,前四种都是比较“善意”的,通常受环境和氛围影响更多,属于一种无意识的谎言。

比如家庭聚会时,有长辈给孩子送礼物,孩子明明很想要这份礼物,但为了体现自己的礼貌和教养,却会拒绝说自己不想要。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第五类谎言——黑色的谎言。

这是孩子为达某种目的,经过思考之后而构建的谎言。

黑色谎言根据撒谎动机,可以分成以下四种:

01 为获关照型撒谎

没人不喜欢被关注。孩子更是如此。

但当孩子认为自己现有能力不足,或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想要的关注或夸奖时,撒谎就是博取关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综艺《少年说》中,有位男孩因为经常撒谎而被同学们孤立。

而他撒谎的缘由,恰恰是为了获得大家的喜爱。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5)

有网友说自己中学时,爸爸送了自己一套四大名著。他第二天就跑去告诉爸爸说自己开始看《西游记》了,爸爸夸奖他很爱读书,特别棒。

但书看了几天就没兴趣。为了得到爸爸的夸奖,他撒谎说自己每天都在看书,直到谎言被拆穿。

这种类型的撒谎,属于心理范畴,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02 为达利益型撒谎

除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还有很多孩子撒谎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家有儿女》中,有次小雪不小心打破花瓶,承认错误后妈妈奖励她一部手机。

刘星也特别想拥有一部手机,于是他故意打碎花瓶,学着小雪的样子去“主动认错”,并撒谎说是自己不小心打碎的,期望妈妈也能奖励自己一部手机。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6)

这类撒谎具有明确的动机,是孩子深思熟虑的结果。

03 逃避责任型撒谎

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对,但又不想承担责任。这种逃避责任型的谎言,主观恶意性比较大。

前段时间,姚北微生活发布了这样一则报道: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7)

肇事者女孩在事故突发后,面对受伤的中年妇女,坚持说自己也是受害者。

直到交警摆出证据,女孩才承认自己是肇事者。而她之所以撒谎,只是因为怕承担责任。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后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撒谎则可以帮自己逃避责任,缓解压力。

这种类型的谎言,反应了一个孩子的担当。

04 自我保护型撒谎

孩子会因害怕受到某种惩治,或被某人威胁而撒谎。

这种类型的撒谎动机最常见,又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篡改考试成绩、在外偷吃零食却说自己没吃、偷拿家里的钱而拒不承认…… 都是怕父母知道真相后会生气,自己因此而受到责罚。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8)

多伦多大学的实验结果

除此之外,孩子的恐惧感很容易被放大,一旦感知到某件事的可怕后果,他们也会撒谎隐瞒。

看过很多校园暴力的案例,多数孩子受到伤害被父母发现时,都会撒谎说是自己不小心摔伤的。

因为孩子在遭受暴力的同时也受到威胁:如果把事情说出去,下次只会挨更严重的打,甚至危及家人的平安。

这种被迫的撒谎,也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9)

无论是偏向善意的谎言,还是有动机的恶意撒谎,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谎话连篇的人。

如何应对孩子的谎言、让他们学会诚实,也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课题。

对待孩子无意识的谎言,我们不必太担心,尊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并适当引导他们理解现实就好。

但必须要注意一点:当孩子说些与自己身心健康相关的话时,即便听起来再无厘头,也要认真对待。

前几天我们推送过一篇文章《真实讲述 | 我的孩子,一名四岁男童,在幼儿园遭到性侵……》。

文中的妈妈在孩子第一次提到自己受伤时,以为孩子夸大描述,并没有追问下去。无意中延长了孩子受心理折磨的时间。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0)

其实分辨幼儿的话是否真实,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

父母能做的,就是用聊天的轻松态度去追问一些细节,并结合孩子平时的品行与生活环境,去分析这段话的可信性。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1)

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要抱有侥幸或轻视的心理。

跟孩子身心健康相关的事情,即便花费很多精力去证实,也是值得的。

对待孩子比较善意的谎言,我们首先要肯定他们为别人着想。

接着还要告诉孩子:比起小心翼翼地维护场面,做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更值得称赞。

对待孩子的“黑色谎言”,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来引导他们说实话:

01 调整情绪

发现孩子撒谎后,有多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暴怒?

《家有儿女》中,刘星撒谎犯错后,妈妈刘梅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打骂。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2)

这让刘星越来越恐惧犯错,一旦犯错就会想着逃避。

而爸爸夏东海的第一反应却是克制脾气,尽量平和地与孩子沟通。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3)

所以刘星犯错后更愿意和爸爸沟通,知道自己有错,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做。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情绪。

发现孩子撒谎,感到生气和不解都很正常,但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坏情绪。

否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不仅会变得胆小害怕,也会学着撒更完美的谎。

02 了解因果并表明态度

一定要引导孩子说出撒谎原因,而不是直接质问。

有位网友说,自己撒谎都是被妈妈逼的: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4)

所以发现孩子撒谎时,别像个侦探一样地直接拆穿孩子,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可以用“询问 描述现状 引导式询问 表示理解”的方式,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撒谎说自己没偷吃糖,我们可以这样问——

询问:你今天在家有没有吃糖呀?

(这里需要注意,“询问”不等于“质问”。如果质问孩子“家里糖少了一块,是不是你拿的?”,抛出问题的同时也预设了答案,孩子会担心: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都会得到你的指责。)

孩子撒谎说没有。

描述现状:妈妈看到家里的糖少了一块,你知道是怎么丢的吗?

孩子可能撒谎说不知道,或者默不作声。

引导式询问:如果是你吃的妈妈可以理解,不会批评你。如果不是你吃的,妈妈担心家里进来小偷了,这样很危险呢,你愿不愿意帮妈妈抓小偷?

孩子这时可能会动摇,或者承认是自己吃的糖。

表示理解:是不是因为糖果太美味了,所以你忍不住?妈妈理解你,也不会批评你。如果你觉得两天吃一块糖太少,可以跟我说,我们可以适当更改标准,但撒谎是不对的。

整个询问过程中,要就事论事,不能情绪先行。

同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撒谎是不正确的行为,不能解决问题。

而诚实能获得表扬,也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03 做好日常关照

《夏山学校》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你的孩子撒谎,不是怕你,就是在模仿你。撒谎的父母,必定有撒谎的子女,如果你要孩子说实话,就不要对他们撒谎。”

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讲真话的成长环境,是培养孩子诚实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5)

其次,不要因为孩子撒谎就给他们贴上“不道德”、“品行差”等标签。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期待效应”,是指外界期望对人的影响很大。

尤其在孩童时期,积极的期望会让孩子更积极成长,消极评价容易让孩子自我放弃。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6)

因为撒谎而被贴上负面标签,既伤害孩子自尊,也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记住一个原则:先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先去解决制造问题的孩子。

孩子撒谎要学会正确的纠正(最有效的不是打骂)(17)

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会撒谎呢?

《谎话》一书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想被夸奖的时候,

想不挨骂的时候,

想不被嫌弃的时候,

想不让一个人掉眼泪的时候,

想让一个人相信的时候,

想守护什么的时候。

孩子的谎言,极少以伤害他人为目的。

因此,当孩子撒谎时,请多想想“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地陷在“怎么办”的焦虑中。

最后,文章对你有用的话,记得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