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荫梅评弹全集:姚荫梅单档双按院第十一回(1)

建议您先到喜马拉雅中收听本回书的录音,与此同时再在今日头条中点击我的听书笔记。

【故事梗概】今天又是一回弄堂书,只讲了杨传由按院的道子开路一路风风光光地进了辕门,然后接见地方官,大开辕门,挂起放告牌,但没有百姓前来告状。杨传只得命知府、知县回衙门带上旧案卷,提一众罪犯前来辕门复审。

【细节赏析】因为是弄堂书,情节简单,所以姚先生化了大量时间解说按院道子上街的经过。这半回书的内容全在第一档篇子里,朋友们可以看下面的唱词(06′55″),我不再啰嗦。从这段唱表,可以看出姚先生对所说官场之事,十分专业,这是他平时积累,不耻下问的结果。

后半回书,姚先生主要讲了杨传坐堂,接见扬州地方的文武官员。众人行过礼后,杨传本可以退堂休息,但他哪里肯浪费这半天的时间,立刻命人大开辕门,挂放告牌。“开辕门,放告牌”的意思就是允许百姓前来告状。但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也不见一人进来告状。杨传知道扬州的百姓不相信新按院,会秉公执法,帮老百姓申冤。只得命扬州知府,维扬知县回衙门取案卷来辕门,复查旧案。

这里有一个细节。杨传因为做了十几年的公差,所以习惯用公差的语言说话。他在问蒋道知府,在押的犯人“可曾结案”,说成了“可曾落案”。李乙一听心里一阵惊慌,担心这两个字,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姚先生解释说,“结案”与“落案”是有区别的。“结案”是法律用词,表示案件按照司法程序已经全部结束,“落案”是非正式用词,表示案件初步结束,但还没有完全走完法律程序。知府听了他的话,理解为不管有没有完成司法程序,我新按院都要重新复审。所以觉得这个新按院,虽然年纪轻轻,倒是个内行,说话很有讲究。姚先生就这样替杨传补了一个漏洞。我觉得结案也好,落案也好,其实都一样。因为钦差大人是代皇帝巡游天下,他是朝南坐的,所以无论他说什么,地方官员必须听他的。所以“杨传口误”,这一细节说得实在有点多余。

前面我之所以说姚先生对于官场的内幕十分专业,下面有个细节可以为证。他说道子最后是扬州地方的文武官员。但道子到了按院辕门,众文武却已经跪在外面迎接大人。他说我没有说错,这就叫“做官莫做小,做小即烦恼。”这里有个缘故,原来用官员并非生了翅膀,而是在道子将近辕门时,立刻转小巷,抄近路赶在大人到达前先到辕门。这是官场里的一种规矩。因为道子走的是大街,就像现在的大游行一样,不会影响走小路的文武官员赶路。姚先生对这一类细节如数家珍,可见他对业务的态度之认真,令人肃然起敬。

【方言解读】其一“马而哈之”,这是一种组词格式,形容词AB,可以写成“A而B之”,“马而哈之”,就是“马哈”,形容摆出“十分舒坦”的样子;还有如,“堂而皇之”就是“堂皇”,“笼而统之”就是“笼统”的意思;其二“蛇脱壳”,形容某件事情发生变化的过程,就像蛇脱皮一样;其三“巴结”,相当于普通话“讨好”的意思,一般只用于下级对上级;其四“险加乎”,这是苏州话中的一个形容词,就像普通话中的”险险儿”、“差一点”一样。

【名词解释之十 唱表】“唱表”是相对于“说表”而言的。它本身是一种“唱”,但它的作用又是一种“表”,因为介于二者之间故名。弹词表演时,如果围绕着某一个内容“说表”过长,听客会觉得厌倦。所以演员会将某些说表改成演唱,更多的是边说边唱,这样就形成了“唱表”这一特殊的表演手段。弹词的“唱”主要是用来表达人物说话、对话、想法、感受等内心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叙述,“唱表”是就是叙述的一种形式。姚先生在今天这回书中,用了几乎半回书的时间来“唱表”,其中不乏插入大量的解说。我以为这主要因为本回书属于弄堂书的缘故。记得《白蛇》中有一回书说许仙出罪,从杭州坐船沿京杭大运河到苏州,演员只用了一档“唱表”,把杭州到苏州沿途经过的城镇简练地作了交待,只几句唱词,许仙已从杭州到了苏州。

【唱篇欣赏】

00′56″唱表:一声命令道子备,九支号炮响如雷。前边两骑开道马,肃静回避有四行牌。马鼓手吹得号筒响,五彩缤纷尽旗幡。举人进士连科中,还有探花及第金字牌,太阳照耀放光辉。金瓜玉苏分左右,背后头万民宝伞紧相随。八名皂隶无声息,六门书吏和三班。捆绑手和刽子手,头戴布帽敞胸怀。三道吆锣铛铛响,行人闻之定生威。尚方剑与黄金印,箱屛供奉有八人抬。轿前障扇轿后伞,炉内焚香加虎威。杨传身坐金镶轿,前呼后拥八人抬,背后是李乙胯下高头马,左顾右盼喜满怀。想老兄扮得果然好,瞒过地方官一班,居然仿做真巡按,尽可以大胆放心把案子翻。你看那文物官员排次序,战战兢兢在背后随。道子是末浩浩荡荡直到辕门首,道子两旁便分开,下属官迎接不懈怠。

52′30″蒋知府(陈调):轿中知府双手搓,叹息连连唤奈何。想陈魁年轻阅历少,官家子弟审理民情总模糊。况且他末父亲做过扬州府,搜刮民财比我多。想不到父是贪赃儿廉洁,执法如山情面无。未到辕门先查访,民情早已访清楚。一到辕门便放告,雷厉风行不延误,胜于当年包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