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位于阿根廷的东南,距离南美洲大陆约数百公里。其全部岛屿面积1.22万平方公里,由大马尔维纳岛和索莱达岛以及其他的数百个小岛组成。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1)

马岛位置

由于马岛靠近南极洲,终年都以寒湿性的气候为主,形成了岛上浓密的低矮型植被。在年复一年的长期积累后,逐渐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煤泥资源。

除此以外,岛上还分布着大量的企鹅、海狮、海象等各种珍稀物种。而且,马岛上还蕴藏着丰富的铅、铁、银等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也非常的可观。总之一句话,马岛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肥肉。

从15世纪开始,世界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先后崛起,轮流称霸海洋。之后,英国开始异军突起,凭借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强悍实力,成为了新一代的海上霸主。

1592年,英国的航海家戴维斯,驾驶一艘“渴望号”探险船,第一次在大西洋上发现了马岛的存在。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马岛最早的明确性文字记载。不过,当时的英国人对于这个远离自己本土的群岛,并没有太过重视,更没有进行任何的开发。

1764年,法国人布干维尔登陆了马岛,并在简单开发后首先建立了居住点,插上了法国的国旗以宣示主权。

1765年,本来不稀罕马岛的英国人,听说法国在此建立了居住点,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英国人登岛后,也开始移民设点,并且“撒尿圈地”。

没几年功夫,西班牙人也闻着味儿赶来了,气焰嚣张的要求分得一杯羹。

于是,岛上显得有点儿拥挤,人多自然矛盾就多,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很快就开打了。最后结果,晚来的西班牙人居然打跑了先到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自己独霸了马岛。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尽管英国和法国对此耿耿于怀,但马岛一直都属于西班牙。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2)

日不落帝国

1772年,伴随着英国在全世界的崛起,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逐渐形成,英国派人第一次登陆了南极洲进行科考探险。

通过这次长途远征,对南极进行实地考察后,英国人真正认识到了南极的重要性,也充分认识到了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马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影响和战略意义。

因此,英国人在1810年卷土重来,再次踏足马岛,并在此处一直和西班牙人纠缠。而随着西班牙国力的衰落,他既赶不跑英国人,甚至连自己原先的殖民地都无法保全。

1816年7月,南美洲的阿根廷宣布脱离宗主国西班牙的控制而独立。之后,阿根廷依据马岛原先属于西班牙控制的事实,突然宣称自己对马岛拥有主权。

尽管,阿根廷的调门喊得很高,但是他毕竟不敢惹,也惹不起英国人。所以,阿根廷只能是口头吆喝罢了,马岛始终都处在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积极寻求联合国的帮助,要求英国归还马岛。为此,英、阿两国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相互之间长期争执不下。

阿方认为,马岛距离自己仅数百公里,距离英国却有一万三千公里,从地形结构来讲,也属于南美洲的附属岛屿。而且,自己独立于西班牙,自然应当继承西班牙原先在南美洲的所有权益,包括马岛在内。

而英方却认为,最早关于马岛的记载是在1592年,由英国人戴维斯发现的此岛,本着“谁先发现,谁先管辖”的国际原则,马岛应该归属英国。而且,自西班牙人撤走后,马岛一直就在英国的有效控制之下。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3)

最终,联合国认定马岛主权的确存在争议,要求英、阿两国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分歧。此后,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展开了长期的外交谈判,期间又多次出现过反复。

为了降低军事对峙的可能性,英国一方面强调自己对于马岛的主权,一方面又有意削弱自己在马岛的军事存在,撤出了大量的海军力量。

1979年,英国为了解决马岛争端,试探性地提出,先把马岛的主权移交给阿根廷,但阿根廷必须同时答应将马岛租借给英国长期使用。这是英国佬一贯的套路,在当年香港的回归谈判时,他就曾提出过“主权换治权”的主张。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4)

加尔铁里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初,随着拉美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阿根廷自然难以幸免。受此影响,国内反“加尔铁里”军政府的政治运动也持续高涨,眼见统治危机已然出现,加尔铁里政府必须转移国内的矛盾和注意力。于是,武力收复马岛就成了最好的一种选择。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军政府雇佣了几名商人,强行登岛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英国立即派出“坚忍号”破冰船去驱逐这些阿根廷人,结果被准备已久的阿根廷军舰击退了。接着,阿根廷海军趁势登岛,完全占领了马岛。

消息传回到了国内,英国当时就沸腾了。其实,当时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面临着和阿根廷加尔铁里同样的政治危机,也需要借此缓和国内的矛盾,稳固自己的政府。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5)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很快就向议会提出,要求强硬回击阿根廷的挑衅,并立即获得了议会的批准。撒切尔政府很快派出了特混舰队,由海军上将菲尔德豪斯统一指挥,前往马岛海域作战。舰队的官兵中,甚至还包括皇室的安德鲁王子。

之前,美国一直不想插手英、阿之间的马岛争端,是因为马岛对他来说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都不是很大,他实在没必要参合进来。

美国人担心,如果得罪了阿根廷,实在不值当,那会妨碍自己在南美洲的战略利益;如果得罪了英国,那就更不值当了,毕竟那是自己的盟友,还是对抗苏联的急先锋。

但是,眼见英、阿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战时,美国自然结束了自己的中立,选择在暗中全力支持英国。

当英国舰队抵达马岛海域后,很快就开始了马岛的争夺战。在付出了两百多人的死亡和近八百人的受伤,以及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和两艘辅助舰被击沉或击伤的代价后,英军终于夺下了马岛。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6)

马岛战争

事实上,英国人不远万里赶来开仗,的确在后勤补给等方面非常不便。如果没有美国的暗中支持,这场马岛海战英国人绝不会以74天的时间就如此轻易的拿下。

1982年11月4日,联合国大会以90:12的投票结果,明确支持阿根廷对于马岛的主权要求。中国对此投下了自己的赞成票,明确支持阿根廷。

马岛战争结束后,阿根廷宣布与英国断交,双方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直到,阿根廷新任总统梅内姆提出“搁置马岛主权,恢复两国关系”的主张后,两国才于1999年破冰签署了合作协议。

不过,英、阿双方的疙瘩并没有解开。2010年,英国在马岛海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引起了阿根廷政府的强烈不满,双方关系又一度非常紧张,阿根廷甚至决定封锁通往马岛的航线。

2011年12月,在阿根廷的主导下,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宣布对马岛采取了经济封锁的措施,英国官方立即发表声明,给予了强烈的谴责。而阿根廷也不示弱,强烈谴责英国霸占马岛和拒不执行联大决议的行径。

2013年3月,由于现在马岛的居住者几乎都是英国的后裔,所以在英国的支持下进行了岛内的全民公决,结果99.8%的住民都支持马岛继续作为英国的海外领土。

当然,对此公投结果阿根廷拒不接受,坚持要求英国归还马岛。在马岛问题上,中国历来都旗帜鲜明地支持阿根廷拥有全岛的主权。

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原因(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马岛战争的真相始末)(7)

英阿对战

文史不假认为,或许终有一天,英国和阿根廷双方还会因为马岛而再次开战。毕竟,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阿根廷没有退路。

文史不假:“点赞不如关注,多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