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1)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2)

月山原村张氏文化研究之三

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

——月山原村解放初期参加革命人员简介

三、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张泽武

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序

月山原村张氏先祖耕读传家,书香继世,忠孝为本,积德好善。纵观月山原形势,山川秀丽,地杰人灵,钟灵毓秀,英贤俊杰,蝉联相继,为世所称。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3)

火石坡风光

清朝时期,月山原村有监生张琚、监生张嘉善叔侄捐粟赈灾。张嘉善次子张中伦、张中伦长子张鹤龄、次子张长龄学富五车,大气雄风,雄健英明,或为太学生,或为贡生,或为文庠生,或为武庠生,名冠文武双坛,流芳百世,名垂竹帛。

民国时期,张氏先祖张撵劳耕读传家,孝友继世,经商致富,在陈吴街开办商铺,堂号“永生堂”;张正喜,厚德行医,乡里称之。

解放初期,月山原村尤以“三声一虎林”最为著名,张同声、张恒声、张振声、张虎林,品学兼优,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光大张氏家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张家的中流砥柱,世之楷模,是张家的好榜样,功不可没;张成林、张官清、张庆文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出生入死,功勋卓著。

解放后,月山原村人文蔚起,群星灿烂,英才俊杰,层出不穷。从政者有张逢辰、张虎生、张水旺、张耀声、张振兴、张中民、张校民;从教者有张建华、张书声、张根书、张孝民、张志民、张耀华、张东辉、张光锋;从军者有张瑞民、张永军、张大道等,张氏后裔各从其业,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奋发有为,皆有所成,赞誉有佳。

三、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中篇)

引言

张瑞民在《三声一呼雷》“序言”中说:“九泉之下勿挂牵,红色基因有人传,常忆三声悲壮事,忠臣孝子出月山”。

前不久,校民姐邀我为“三声一呼雷”撰写后记,我自觉才疏学浅,不敢担当,坚辞其请。

“三声”之一张恒声,是“三声一呼雷”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影响久远。他是“三声一呼雷”中的中坚人物,见证经历了“三声一呼雷”的崛起、发展和兴衰过程,是“三声一呼雷”唯一在没有被平反时,就被任命为领导职务(洛宁县教育局副局长)的人物,也是在文革后“三声一呼雷”中唯一有职务的人物。“三声一呼雷”平反后,当时仅存张恒声、张虎林两人。张恒声是久经考验、几经磨难,是“三声一呼雷”中最后一位得以善终的老人。

张恒声之四女张校民为了发扬月山原张家先辈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缅怀父辈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代,发掘整理“三声一呼雷”历史资料,为此四处奔走,查找档案资料,调查采访,呕心沥血,为此耗费了大量精力,付出了许多艰辛劳动,即将大功告成。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值得称赞,受人敬仰,功德自在人心!

月山原张家是我母亲所在的家族,我能为月山原张家做点事,理当义不容辞。长久以来,我对月山原张家文化有所了解,在这方面,我可以尽我所能,做点切实可行的工作。这次收集整理“月山原张氏文化”专题,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这样可以传承张氏家风,弘扬张氏家族优良传统,教育后代,这是一件对社会、对张家有益的事情,这是我对母亲的怀念,也是我对母亲家族的回报,以尽孝道,是为记。

本篇中《张同声生平事迹》,主要根据张校民整理的《张同声的人生略记》、《大伯张同声》以及《张同声档案》、《张同声:我的申诉》、张志民的《父亲的几件往事》、张文周所著《坎坷人生》等有关材料整理而成;《张恒声生平事迹》,主要根据张校民整理的《张恒声简历》、《倾心教育 一生不悔——记洛宁教育工作者张恒声》以及《张恒声:关于我的党龄问题的申诉》、《洛宁县委“关于为张恒声平反的决定” 》、《洛宁县教育志》、张文周所著《坎坷人生》等有关材料整理而成;《张振声生平事迹》,主要根据张校民整理的《张振声生平简介 》、张孝民《追忆三叔》以及张文周所著《坎坷人生》等有关材料整理而成;《张虎林生平事迹》根据张校民整理的《张虎林简历》、《在那扭曲的年代》以及张根书整理的《是金子便会发光——回忆父亲曲折闪亮的人生》等整理而成。

其他人物资料来源于张恒声抄本《张氏家谱》、张孝民等人整理的《张氏家谱》。

在此谨向校民姐以及参与整理《月山原张氏文化》,为此付出艰辛劳动的所有人员表示真诚地感谢!

(一)月山原村解放初期参加革命人员简介

解放初期月山原村参加革命人员,上限为1947年8月洛宁解放,下限截至1955年。收录人员:张怀礼、张成林、张庆云、冯松琴、张成书、张庆文、张满星、张成仁、张水旺、张清辰、张逢辰、张官清、张兴旺、张虎生、张彩霞、张青梅共16人。

张怀礼,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15年前后,1947年参加洛南县区干队,解放战争时期病故,生平事迹不详。

张成林,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23年,1942年河南大旱,跟随父亲张西福逃荒到陕西,定居洛川县。1947年2月参加革命,陕西省洛川县武工队战士。1947年3月牺牲于陕西省洛川县司家窑子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河南省洛宁县革命烈士英名录》、《洛宁县志》卷八 “人物”“名录”“洛宁县革命烈士名录”有记载。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4)

张庆云,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22年,1947年参加洛南县区干队。在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的拉锯时期,曾任洛南县一区(禄地区)民兵大队通讯员,多次参加剿匪战斗,保卫了洛南县粮仓和军需仓库的安全。逝于1975年。

冯松琴:张同声之妻,生于1923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1947年参加县里“成人识字班”学习。1950年到陕州公署参加“干部培训班”学习。1951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洛宁县粮食局王范粮店工作,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年年被评为模范职工,后被评为洛宁县全县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被停职反省,回村参加生产劳动。先后参加了修筑大原东沟大坝、洛南大渠等水利工程建设。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到南庄村炼过钢铁。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参加村中修筑水平梯田劳动。1960年恢复工作,先后在洛宁县粮食局东宋粮店、赵村粮店、陈吴粮店、涧口粮管所工作。1986年退休。病逝于2020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

张成书,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28年1月20日。1947年7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豫西三分区军政干校毕业后,被党组织分配到嵩县县委及三涂区等地任工作员。在嵩县当工作员时,多次参加与剿匪战斗,身负重伤。参加嵩县“陶村事件”善后事宜,参与了烈士后事处理工作,把洛宁县陈吴乡新村烈士韦德荣的遗骨护送到新村掩埋。

1950年5月调到汝阳县工作,历任汝阳县供销社计划科副科长、区社(公社供销社)副主任、洛宁县城关区社副主任等职务。1958年7月至1960年7月,在河南省商业干校学习。逝于1986年12月29日。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5)

张庆文照片及军功章

张庆文,男,月山原村人。1928年出生,1948年参加洛南县区干队,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曾任某部排长,参加多次战役,两次赴朝运送军需物资,功勋卓著。1956年复员。逝于2011年。

张满星,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29年,1947年参加革命,在嵩县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在开封市黄河航运站、安阳黄河航运站、孟津黄河航运站任站长。1989年离休。逝于1992年10月。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6)

张成仁的纪念章

张成仁,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30年,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洛宁县武警大队文化教员。1951年,多次参军剿匪战斗,立功受奖。先后在陈吴民中和涧口民中任教多年,1997年病故。

张水旺,男,月山原村人。 1931年3月出生,1947年8月参加革命,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参加豫西三分区军政干校。毕业后,历任嵩县田户税务所稽征员、中共伊鲁嵩民主县政府银行会计、河南禹县财政干校分队长、湖南长沙市支前司令部参谋,湖北武汉市军管会内收发,湖南长沙市木材公司木材加工厂厂长,湖南衡阳市工商管理局人事科长,衡阳市百货公司人事科长,衡阳市畜产公司主任,湖南株州市木材工厂党委书记。

1956年,张水旺调到二机部(1985年以后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从事中国国防核工业地质勘探铀矿的工作。历任二机部华东六0八大队四分队党委书记,二机部安徽第三分队党委书记,二机部江西省第四分队党委书记,二机部青海省第四队党委书记,核工业部山东省三七五队党委书记、队长,核工业部华南地勘局党委副书记、巡视员。

张水旺从事铀矿地质勘探工作,跋山涉水,餐风露宿,数十年如一日,他所参与和领导的地质部门发现了数个有开采价值的铀矿,并给国家提供了储量报告,为我国的国防核工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7)

张水旺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北京开会期间,张水旺及同会人员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薄一波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合影留念。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章”。

张清辰,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31年5月,1947年8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参加豫西三分区军政干校学习。毕业后,任驻村工作队员,经历了抗战支前、急性土改和拉锯战争的战斗岁月。解放后,历任洛宁县工商局会计,洛宁县税务局会计股股长、秘书、洛宁县财委科员、洛宁县财贸办干事、洛宁县委办公室秘书。“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平反后在洛宁县税务局任会计、税收员。1979年任洛宁县商业学校校长等职务。1991年离休。逝于2012年3月。

张逢辰,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32年3月, 1947年9月参加革命,1948年3月参加洛南县独立团,后参加嵩县豫西三专署举办的“伊洛公学”(即:革命干部培训班)学习。1955年1—5月在河南省荥阳财政干校学习。历任洛宁县财粮科出纳、中央粮款会计、财政科总会计、审计、副科长、科长(1955.7-1956.3)、三门峡会兴工区政府任秘书兼支部书记、三门峡市市长办公室秘书兼市政府党组秘书、长水区区长(1961.11-1962.5)、洛宁县税务局局长(1962.5-1965.2)、财政局局长(1966.2-1970.9)、东宋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宜阳县前进化工厂供销科科长、动力科指导员兼科长、陕县百货公司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陕县商业局副局长、陕县财税局局长、陕县财政局局长兼党支部书记、陕县政协常务委员兼财贸工作组组长、副县级调研员等职务。1992年9月离休。逝于2007年9月。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8)

张官清照片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9)

张官清照片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10)

周恩来接见张官清所在部队以及军功章照片

张官清,男,月山原村人。生于1933年,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2月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身经百战,功勋卓著。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回国,所在部队曾受到周恩来,贺龙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慰问。解放初期,在云南军区警卫团398仓库任排长。1957年转业到地方投身家乡建设,任月山原村支部书记三十多年。在任期间,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一起兴修水利,修戴家沟水库,东沟引水渠,翻水洞等水利工程,为家乡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得群众爱戴和拥护。

张兴旺,男,生于1933年10月,1950年7月参加工作。1952年10月至1953年2月,在河南省农业干校学习。1956年4月,先后在三门峡工区卫生科、郊区委工业部、市卫生科、文教科、人民医院、医药公司、政工组、工业局等部门,任科员、干事、科长、副主任等职务。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三门峡运输公司办公室主任。1993年退休,逝于2004年9月。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11)

张虎生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张虎生,男,月山原村人。1934年1月出生,1950年参加工作,到河南省农林厅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农业部郑州生物药厂任政工干部。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7月调到省农林厅工作,1955年11月为迎接全国农村高级社建立随省直机关干部工作队下乡到洛宁县。历任洛宁县下峪乡团委书记、兴华乡乡长(1955.12----1956.9)、崇阳区团委书记、河南省农林厅教育处干事、农业部郑州生物药厂车间支部书记、农业部郑州生物药厂子弟中学校长、书记、农业部郑州生物药厂双退办主任、书记、农业部郑州生物药厂纪委副书记等职。荣获“郑州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4年5月退休。2022年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一枚。

张彩霞,女,月山原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1930年。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洛宁县东宋公社、上戈公社、赵村公社妇联主任、陈吴公社食品经营处主任。病逝于2019年。

张青梅:女,月山原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1929年,1950年,主动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参加“扫盲班”学习,带动农村女青年参加学习,彻底摆脱文盲现状。1955年3月参加工作,在开封河南日报社幼儿园做保育员。1960年调回洛宁,先后在洛宁县东宋、王范供销社,洛宁县百货公司、纺织品公司工作。1991年11月退休。病逝于2014年。

沿村老革命人物(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12)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