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旬邑县来说,人口超20万,隶属于咸阳市。旬邑县距县级彬州市44千米,淳化城69千米,耀县39.9千米,铜川126千米,甘肃省正宁县94千米,西安市175千米,咸阳市150千米。在历史上,该地区曾经名为“栒邑县”,到了1964年,因为“栒”这个字生僻难认,不利于识别记忆,所以改栒邑县为旬邑县。

陕西人口最少的四个县(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1)

首先,旬邑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在地理位置上,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辖境的北端,地处关中平原的北界,陕北高原的南限,东界黄陵、铜川、耀县,西邻彬县,南连淳化,北接甘肃正宁,也即该县地处陕西、甘肃两省的交界处。旬邑县介于东经108°08′—108°52′,北纬34°57′—35°33′之间,总面积1811平方千米。就旬邑县的历史来说,旬邑县古称豳,早在周朝时期,该地区属古豳(亦作邠)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属秦国的疆域。

陕西人口最少的四个县(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在今咸阳市旬邑县一带设立栒邑县,属内史。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自秦朝时期建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进入到汉朝时期,栒邑县属右扶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旬邑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在三国时期,栒邑县属新平郡。西晋取代曹魏后,栒邑县改名邠邑县,后废。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将三水县迁到境内,后又迁入高平、爰得二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西魏将三水县治移今城关镇西北白马堡。北周建立后,撤销高平、爰得二县,今旬邑县一带属三水县这一建制。

陕西人口最少的四个县(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3)

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三水县属豳州;大业二年(606年)属宁州,县治移于今县北15里。公元607年,三水县属北地郡;义宁二年(618年)属新平郡。唐广德元年(763年)移治今县东北职田镇,元和四年(809年)复移今县旧治,属邠州。在宋朝这一历史阶段,今旬邑县一带属邠州三水县这一建制。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三水县入淳化县,该地区改属淳化县。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今城关镇再次设立三水县,属邠州。清朝取代明朝后,今旬邑县一带属三水县。

陕西人口最少的四个县(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4)

最后,到了1913年,陕西省下辖的三水县,因为和广东省下辖的三水县重名,所以前者复名栒邑县。1914年,栒邑县属关中道。到了1928年,栒邑县直属于陕西省。到了1964年,因为“栒”这个字生僻难认,不利于识别记忆,所以改栒邑县为旬邑县。1968年,旬邑县属咸阳地区。1983年至今,旬邑县属咸阳市。截至2018年底,旬邑县总面积达1811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26.7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