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阔别许久,再听许嵩的《庐州月》,彷如萦绕月光,格外温柔。

那一声鸟鸣,立刻将人拉入到那唯美的画卷之中。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1)

寄托情感,记录过往,纪念青春,《庐州月》恍然已经这么多年,熟悉的旋律勾起那时青涩的情绪。

许先生出生于合肥,在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他身在武汉,以“庐州”为名,用来表现思乡之情最为恰当。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月思乡,撩拨情绪,许嵩的中国风拥有独特的味道,仿若小火慢炖,仿若清风徐来,各种感触侵蚀着你的情感,共鸣中时而有大气凛然的江湖风,时而有归隐山林的静谧之心,时而有对推杯换盏的情绪表达。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3)

然而,《庐州月》却是一首让人感到格外浓烈情感的诗篇。

“十年寒窗”“红袖添香”“乌篷”“梨花”“桥边红药”,典故纷至沓来,一首歌与诸多情感起了连锁反应,一幅幅画面仿若一部人生电影,让人欲罢不能。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4)

年少离家,归来少年,对家乡的情感依然不变,倘若这里的“家乡”是自己的初心,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份坚持变得更有意义。

《庐州月》是一个成长历程,更是对人生不断认知的成长故事。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5)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那时候努力的样子很苦,回忆起来却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如今“闲读 ”,获得很多后,拥有了更加明晰的感悟,虚妄它肆意生长,名利加身,何处是尽头。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6)

开篇的对比便阐述了歌曲的表达的主旨,如今的再光鲜,内心的归宿仍然是魂牵梦绕的家乡,那初心可能染指了灰尘,却依然是那么的纯粹。

其实在《庐州月》中,除了典故的出彩,在数字中也颇有深思的地方。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7)

“一苦”、“十年”、“半生”、“三月”、“一路”、“一缕”、“一生”、“入对出双”、“一曲”、“一句”等数字的运用,充满了时间的流动。

数字沧桑,漫漫旅途,异乡乌篷,皎洁月光。

游子一声苦笑,儿时的成长如同过电影一般在脑海里流转。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8)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一朝中榜,如今生活过的宽裕,偶尔也是在灯下慵懒地看着书本,更有美女在旁。

脑海中萦绕的,却是儿时家乡,莺飞草长,柳絮纷飞。

不是乌篷船在游荡,而是我的心在向着家乡。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9)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注入感情,如同小说中的情浓意浓。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禁扪心自问,自己还是当初的自己吗。

而你,可能早就不是过去的你。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10)

当感情变为苦情,当你在别人的身旁,当小心翼翼收藏的情感不小心宣泄,场景没变,人却变了,雕栏玉砌应犹在。

如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如今,唯有月光得以慰藉。

如今,只能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然后,继续现在的生活吧。

许嵩创作庐州月(许嵩多年前的庐州月)(11)

庐州月,朴实光华。

- End -

人物与作品解析vol.606:许嵩《庐州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撰文|响马书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