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威:“蜗居”街头三十载
束发之年拥有人生第一辆自行车,而立之年专心修起自行车,花甲之年决心还要再干15年。30年的修车经历,让老人见证了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兴起、繁荣与衰退。回顾过去,也许是步入未来的另一种方式。一个人,一辈子,一辆自行车。在“工匠精神”缺失的当今,崔海威老人用自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修车匠不平凡的故事。
人生能有几个30年?曾经流行一时的自行车早已退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而现年60岁的崔海威就把自己的30年奉献给了自行车,爱了一辈子,也干了一辈子。
在市区中国工商银行东关店外的墙角,总能看到崔海威的身影。他是离石区交口镇白龙塔村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作为老大的他独自扛起了照顾弟弟和妹妹的责任。那个时候,人们追求三大宝:飞鸽车子、上海表、标准牌缝纫机。而他独爱自行车。
15岁,拥有了第一辆自行车
在他15岁那年,邻居要搬家,打算卖掉家中的自行车,崔海威还记得那辆自行车是白山牌,130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但他止不住心中的热爱,还是下决心要买到它。
邻居知道崔海威的困难,便同意他分期付款,每次还5毛钱。小小年纪的他卖菜、打工,将赚到的钱一边用于家用,一边还款,两年后终于还清。如今提起自己拥有的第一辆自行车,他一脸满足地说:“为心爱的东西付出,再苦再累也值得。”
虽然那是一辆二手自行车,但崔海威一直把它当宝贝般对待。他很快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并给它起名“飞马”,白天享受它带来的飞翔般的感觉,晚上回来把它擦洗得干干净净。偶尔看着它发呆傻笑,心中默念:能拥有这样一辆自行车,真是太幸福了。
但是,再好的东西用久了都会出状况。“飞马”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轮胎破了、刹车不灵了、车链生锈了……而小小年纪的他在自己鼓捣和揣摩中,研究会了很多修理自行车的办法。每当看到路边有修自行车的师傅时,他都会主动请教,并在旁边看着学习很久。这种好学的态度,他保持至今。
虽然“飞马”早已不在身边,但崔海威说它带来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它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也教会了自己谋生的本事。
30岁,专心修起了自行车
在自己和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后,崔海威说自己完成了前半生的任务。在他30岁时,他不再东奔西跑地打工,而是专心做起了自己的“事业”——修理自行车。
因为离家不远处就是很大一块空地,崔海威便把工作的地方安定在了靠墙的一角。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把椅子、一个打气筒,几个装有零件的木箱,就这样摆起了摊点。
除了恶劣的天气,每天早8点,晚8点,他都会在那里。一开始,尽管只有邻居和几个零星的顾客到访,但他都认真对待,毫不气馁。他说:“我也做过很多事情,但发现自己还是最爱这一行。有多少人能把爱好做成工作呢,我已经很开心了。”
渐渐地,不管大人还是学生,自行车成了必备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修理行业也随之热了起来,他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有的顾客故意刁难,不断地说车子这里不对那里不好,他都笑脸相迎;有的顾客砍价过于厉害,硬是不肯按正常价给,他也欣然接受;有的熟人过来,他不是免费修理,就是优惠很多……
“做这行,讲究的是技术与服务。俺本来也不图挣大钱,会修的就给人家修好,不会的就赶紧去学。每次修理也都是几元、几十元,俺给服务好,人家就会再来的。”凭着兴趣与耐心,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子一直在修理自行车中体现着价值、展现着风采、感受着快乐。
60岁,“还能再干十五年”
2012年开始,快速便捷的电动车兴起,极大地冲击了自行车的地位。找崔海威修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而人们要修电动车时,他发现自己很多都不会。
他说:“时代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俺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电动车和自行车原理相通,只是电动车多了‘电’而已。”通过认真研究和努力学习,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种修理电动车的方法。
好学的崔海威,不仅掌握技术快,还自创了不少小玩意儿。别人补胎时用传统的摩擦器,而他发明了电动补胎擦,摩擦起轮胎来又快又稳;他用铝盆装水,底部用别人扔掉的蒸笼和电动车轮圈装设成了独特的防磨器,延长了铝盆的寿命;旁边有一个小凳子也是他用木板和铁皮制作成的……
他还把原来又旧又小的车子换成了现在的三轮车,自己在上面装了一个尺寸合适的蓝漆皮柜,放置各种工具和配件,方便多了。现在,崔海威每天平均接待30多个顾客,一个月下来能赚3000元左右。
天色渐晚,崔海威也该收工了。不同于很多流动摊点的脏乱差,他每天收工时都会把摊点前收拾干净,不留丁点垃圾。
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曾劝过他,年纪大了,享享清福吧。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更没想过换工作。“我就是爱这一行,现在身体很好,再干15年没问题。”崔海威精神十足地对记者说。
(文/图 记者 臧媛慧 白丹)
吕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