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我的朋友老赵刚换了个工作,却很不开心。

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胖狄,这份奇葩的工作,让我感觉进了动物园。”

“动物园?怎么说?”

老赵:“我大约跟你描述一下上班的状态,你就明白了。”

成语呆若木鸡排序(趣说成语No.5鹤立鸡群)(1)

打卡开工时,财务部个个呆若木鸡,无精打采;行政部东拉西扯,争着些鸡毛蒜皮的事;销售部嬉嬉闹闹,鸡飞狗跳;策划部咬舌头讲着鸡零狗碎的八卦;广告部和工程部整天偷鸡摸狗,干着鸡鸣狗盗、蝇营狗苟的事,处处想着回扣。

完事下班后,各部门倒是统一了,下班铃声一响,全体狼奔豕突,争先恐后,冲向花了一个下午才统一意见商量好的酒店和夜场,公费去声色犬马了。

成语呆若木鸡排序(趣说成语No.5鹤立鸡群)(2)

我很不习惯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跟他们格格不入,现在很烦闷。

“胖狄,你说这像不像动物园?我格格不入的样子,是不是鹤立鸡群?”

成语呆若木鸡排序(趣说成语No.5鹤立鸡群)(3)

“老赵,既不要为环境而郁闷,也不要因为自己清高而得意。再说了,老赵,以你的长相和身高,也用不上鹤立鸡群这个词啊”胖狄我忍不住调侃起老赵来。

我跟你说说鹤立鸡群这个成语的故事:

成语呆若木鸡排序(趣说成语No.5鹤立鸡群)(4)

三国时,魏国的嵇康(公元224年-263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 人,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精神领袖。

他身材魁梧高大,才华横溢,有记载: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

司马氏掌权后,嵇康隐居不仕,拒绝出仕。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的儿子嵇绍,和他父亲一样很有才学,并且身材魁梧,仪表堂堂。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卓尔不凡。

司马炎灭魏称帝后,嵇绍被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

话说嵇绍初到洛阳时,走在大街上,凡是看到他的人无不赞许称羡,许多人还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

成语呆若木鸡排序(趣说成语No.5鹤立鸡群)(5)

有个人多方打听,得知他是嵇康的儿子,就专程去拜访嵇康的好友王戎,见了他说:“昨日我第一次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极了,雄伟得很。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在鸡群里那样突出。”(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王戎听罢笑了笑,回答说:“您还没见过他的父亲呢!”就是说,嵇绍长得帅,而嵇康风度比儿子更胜一筹。

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他对晋惠帝忠心耿耿。

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非常严峻,官兵望风而逃。

嵇绍却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奔进宫里去护驾。

守卫宫门的侍卫以为他要图谋不轨,张弓搭箭,准备射杀他。

但是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表,为之感动,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

不久,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跟随晋惠帝。

晋惠帝的车队在荡阴被成都王司马颖的部队团团包围,很多大臣和将士看形势不妙,都纷纷逃命,而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像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身受重伤,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

最后嵇绍因为伤势过重而阵亡了,而晋惠帝得以逃生。

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晋惠帝久久不让随从洗去袍服上的血迹,以表示对嵇绍的哀思和表彰。

此事详载于《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复其爵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于是,胖狄我对老赵说:“老赵,鹤立鸡群原本是个哀伤的故事,在那样一个环境,即便是嵇绍这样的人,也改变不了时代,还要被吞没。

但是让你不要乱用的主要原因是——这是一个高富帅才可以使用的,对于你而言,是不是鹤立鸡群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离开那群鸡,重新开始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路。

祝愿手机屏幕前的您,所遇上司、同事皆是俊彦人杰,品端行正,可以追随共事,乘年轻成就一番事业,不用陷于虚度光阴、整天考虑是鸡还是鹤的纠结。

感谢您仔细阅读,一起感受成语中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原创作品】原创不易,期待鼓励!

请顺手 点赞 关注,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