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什么是人性的恶,直到我看了电影《驴得水》,才逐渐明白,原来人性中的恶,就是那无穷无尽的私欲。
——题记
小时候,学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上了高中,开始学习古代的思想家,知道了荀子,了解到了“性恶论”。
到了大学,学习了西方文化,知道了“原罪论”。
结果,在我二十多岁的年纪,看到的居然是人性更多的恶。
撕破了伪善的嘴脸,露出了那骇人的黑暗,我开始疑惑:
到底什么是人性的恶?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叫《驴得水》,于是,我找到了答案,原来人性中的恶,是那无穷无尽的私欲。
这部影片,充满着矛盾的基调,反英雄化的人物设定,更是加深了影片的黑色幽默感。
电影的标签简介写着的是“喜剧”,但曾经学过的西方文化知识告诉我,喜剧的真正内核其实是悲剧。
所谓喜剧,就是把人性的丑恶彻底撕破,通过搞笑荒诞的手段,赤裸裸的将“恶”袒露在人们面前,下面,我将从荒诞的情节、人物以及主题三方面,将自己所学知识得来的感悟融入其中,细细的分析这部影片所带来的深刻意义。
01荒诞的情节,为人性的恶做足了铺垫既然是一部荒诞的影片,那自然少不了荒诞的情节,正是因为有荒诞情节的不断推动,才使得影片的故事一步步发展,表达的含义一点点深入。
从一开始,影片的情节设置就是荒诞的。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2年的中国,那会的中国,还没改革开放,民国时期,人们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事的地点,发生在一个缺水的西北边远地区上,而这片土地有所小学,叫三民小学。
背景地点都交代好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直到一场驴棚失火打破了这种宁静,缺水的地儿根本不够水灭火,于是驴棚没了,而那头叫“驴得水”的驴也没有了住处。
佳佳,三民小学孙校长的女儿,特珍惜这头驴,看到失火的驴棚没人救,气得说出:
我告你们把一头驴虚报成一个老师,我告你们吃空饷,贪污腐败!
这个时候,影片开始进入荒诞的故事中,佳佳一句话就透露出三民小学的老师们,用一头驴来充当一个老师,而这件事情的本身就很荒诞。
三民小学,有四位真实的老师,孙校长、裴魁山、周铁男、张一曼,而建立一间小学有五个老师的名额,为了凑数拿工资,他们将一头叫“驴得水”的驴虚报成一个叫“吕得水”的老师。
而“吕得水”老师是虚报的,他们为了能拿到更多的钱财支持,更是把“吕得水”老师塑造成有才华、留过学、会讲英文的优秀形象。
然而一封来自中华民国教育部的信,打破了这原本平衡的局面。
信上表示,教育部将派一个特派员来三民小学视察,而视察的时间正值学生放假,也就摆明着是视察老师,且明确了是五位老师。
视察时间更是紧迫,就在他们得知消息的第二天,焦急之余,他们看见了铜匠,于是连夜的给原本脏兮兮、不太会说话的铜匠打扮了一番,教了他几句英语,打算让什么都不会的铜匠装成“吕得水”老师。
这里的情节设置也是荒诞的,让只会和铜铜铁铁打交道的铜匠,穿上西装,理了个发,摇身一变居然成为一名留过学的老师,荒诞的事情,成为了掩盖虚报老师谎言的又一个谎言。
荒诞的情节,不仅仅只是出现在这几位“老师”的身上,连教育部派来的特派员也实属荒诞。
当张一曼和特派员说了句英文“Goodbye”时,特派员却很自然的回了句“Good morning”,明显的上句不对下句,这情节反映出了教育部派来检查的特派员不会英语,却要专门检查一个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同样的,事情的本身就体现出十足的荒诞性。
正因为张一曼确定了特派员不懂英语,所以才大胆的让装成英语老师的铜匠,用他自己谁都听不懂的语言演示了一堂“英语课”,这才把特派员糊弄过去。
但是,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更大的谎言来圆。
由于特派员对铜匠扮演的吕老师印象特别好,所以第二天要求给铜匠拍照,但是铜匠一直以为拍照会死人,因为死人才需要拍照,所以铜匠怎么样都不愿意拍照。
与此同时,校长向特派员打听到,以后可能每月会给吕老师三万块钱的支助,为了这些钱,校长和周铁男任由张一曼发挥自己风流的个性,“睡服”了铜匠,但是喜欢着张一曼的裴魁山接受不了,最终裴魁山变了,而悲剧,越演越剧烈。
无论是将一头驴虚报成一名老师,还是让什么都不会的铜匠装扮成优秀的海归,又或者是有一个能力也不怎么好的特派员查岗,这些所有的情节设定,说是荒诞,更是荒唐。
这些所有荒诞情节的安排,都悄悄推动着“恶”的产生,特别是校长从特派员那得知有三万元的补贴后,大家内心深处的贪欲悄悄发芽。
荒诞的情节中,最多的就是谎言,吕老师的存在是谎言,铜匠扮演的吕老师是谎言,说自己留过学的特派员也是谎言。
从一个谎言到更大的谎言,为了不断圆一个一直变大的谎言,人性的“恶”也悄悄被勾起。
02三见铜匠,看清了人性由善到恶的转变
铜匠的出现,分为三次:
- 第一次见铜匠,他是自然纯朴的原始主义者;
- 第二次见铜匠,他是受尽侮辱的悲情主义者;
- 第三次见铜匠,他是人性尽恶的现实主义者。
每次见铜匠,铜匠都有所改变,首先来说说第一次见铜匠。
第一次见铜匠时,是学校的铜制闹铃坏了,铜匠过去修,这个时候的铜匠,脸是脏兮兮的,说话不清不楚,灰头灰脑,衣衫更是褴褛不堪。
一系列的装扮,刻画出一个类似原始人一样的纯朴铜匠,只知道铜质闹铃坏了就埋头修,有馒头就吃,心思单纯,人也简单,所以我称这个时候的铜匠为自然纯朴的原始主义者。
这个时候的铜匠看起来质朴憨厚,有一颗天然干净的心,驴棚着火的时候,不顾惜特殊地域紧缺的水资源,见水就倒,与佳佳一起救火。
在接受了一曼和佳佳的形体教育和简单的英语教育后, 原本什么都不会的铜匠并没有一夜进步很快,所以和原本冒充的优秀老师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这就导致了,本就没什么信心的铜匠,在给特派员讲课的时候特别紧张,导演也用了许多特写镜头来表现铜匠的紧张和不安,而这也正是一个质朴之人最简单的表现。
第二次见铜匠,他逐渐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了,他从对一曼的情感和佳佳教给他的知识中,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于是他开始感性起来,终于像个人一样,有强烈的情感,有情绪的发泄,不再是全身上下透着傻里傻气。
可这样的改变,成就了他,也摧毁了他。
铜匠对一曼的真情付出,结果却换来了一曼对他的谩骂,说他是“牲口”,铜匠彻底被激怒了,他对一曼的热情,在那刻瞬间被浇灭,铜匠也因此变得冷血。
当他得知自己冒充的吕老师,原来是被校长他们利用,当工具一样使的拿取三万元经费时,他感受到了侮辱,人格遭到蔑视,铜匠也从校长他们身上,学会了假装。
铜匠的世界很简单,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但是如此单纯思想的铜匠,却受到了所有人的利用,受尽心爱女子的侮辱,他单纯的心承受不住这些痛苦,破裂了,这就造就了铜匠自身的悲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称第二次见到的铜匠是受尽侮辱的悲情主义者。
第三次见铜匠,他变得嚣张了,甚至丧失了最初的那种单纯质朴,他变得比裴魁山还无情,铜匠的“恶”,也彻底被激发出来。
他贪婪着以前一曼对他的投怀送抱,一曼的情就是铜匠内心的私欲,他放不下,更原谅不了曾经一曼对他的谩骂,他也不理解一曼的被逼无奈和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的铜匠,骨子里的自卑和懦弱其实根本没有消散,他只是装作什么都很懂的样子,只是好巧不巧,三万块钱,是实打实的指定给吕老师,有了钱的支撑还有特派员的支持,铜匠也有资本跋扈起来。
说到钱,其实不只是校长和老师们都想着,特派员也要在其中抽些钱,要拿下这笔钱,铜匠必须一直充当老师,这样谎言才不会露出破绽。
于是,铜匠一下子就成为了中心,可最悲剧的地方就是,内心已经扭曲的铜匠得到了掌握全局的机会,德不配位的铜匠,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报复一曼,他要求开除一曼,还要把一曼的头发全都剪掉,他要所有人都辱骂一曼,要看到一曼承受痛苦,这才能缓解他内心的不满。
他对一曼做的所有事,都在糟蹋着一曼的人格,一曼终于有点承受不住,疯了。
铜匠报复的手段极其残忍,丧失了人性的善良,即使一曼在他面前不断的扇自己耳光,他都不为所动,这个时候的画面,导演是用了个稍微仰拍的近景镜头拍铜匠,显得铜匠高高在上,而画框下的一曼则显得渺小和臣服。
一曼面如死灰的脸和铜匠冷面如铁的脸,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到铜匠的残忍和人性的泯灭,铜匠的”恶“也更直观的表现了出来。
曾经单纯的铜匠与现在人性尽是恶的铜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用一个个谎言造就出来的铜匠,一个扭曲、异变的铜匠。
就像影评家梅雪风说的那样:
“谎言会勾引出人性的恶,而恶的繁殖速度永远超出你的想象。”
铜匠就是如此,从单纯质朴变得冷血无情,不需要很久,只需要一次利用,一次侮辱,一次谩骂,这就足以勾出他内心的恶。
原来,摧毁一个单纯的人,就这么简单。
03主题:用伟大来修饰自己的私欲才是人性中最大的恶开头的时候,提到一个词,叫“反英雄化”,是指在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到全面真实可信,反对英雄人物一切都好的塑造手法,用英雄人物非英雄化的表现来塑造更真实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的校长、老师、特派员就是使用这种手法,原本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却用非英雄化的表现来塑造更真实的人物形象,直白的从这样反面的英雄形象去揭露主题中人性的恶,也披露出为人师表的教育者实际上却是充满私欲的骗子。
他们用自己伟大的复兴理想去掩盖自己内心对金钱的贪婪,从影片中,其实一开始就感受得到校长对新建小学那股热情的冲劲,也感受到裴魁山对改变农民现状的信心,毕竟他能说出“改变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这样伟大的话。
可是孙校长这样和平的人,矛盾只求表面和谐,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导致了大家一次次的为谎言让步,最终让所有人都出卖了底线,连一开始很正的裴魁山也逃不过出卖自己底线的灾难。
最开始,大家只是为了应付特派员的突击检查,所以才找铜匠冒充老师,表面上好像是为了保住建立起来的小学,可是乍一看,他们都把支助的钱花哪了?
一曼花在了买衣服和装扮上,裴魁山花在自己的假牙上,周铁男花在健身器材上......
这些看似应该由自己支付的费用,却花在了本应该用在学校的公款上,简单的私欲得到了满足,所有人好像表面上在建立一所好的小学,可是把心思花在自我提升和学生教育上的貌似很少。
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们从事的是伟大的教育事业,甚至觉得给自己一些小奖励也是无可厚非的,而这就是他们用伟大来修饰自己的私欲,这是一种恶的源头。
而恶的延续,就是后来校长得知有三万块钱的经费时,兴奋地跑去和周铁男、裴魁山说这个消息,他们的兴奋不是兴奋这么多钱能用在学校的什么地方,而是自己能得到这笔钱,毕竟,他们并没有讨论过这笔钱应该要用在学校的什么地方。
这部影片的导演周申曾经说过:
“这部戏,不是在说中国乡村教育,民办教师的问题,而是在说知识分子的问题。”
知识分子,多么具体的一个群体,作为历史老师的裴魁山,将失去真挚情感的一腔怒火转化成身穿貂皮大衣的炫耀与得意,觉得自己付出太多,还觉得张一曼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放纵的大男子主义最终变本加厉,演变成对张一曼的语言攻击,把张一曼臭批一顿。
周铁男,最为正义的角色象征,但是说话口无遮拦,想事情不会深思熟虑,也是最有脾气的一个人,连特派员都说:“都是知识分子,都有知识分子的脾气。”
我觉得这里是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知识分子仗着自己有知识,就能耍脾气,目中无人或者看不起别人的问题存在。
从这样的现象剖析,以为是道德问题,其实再细品,最根本的还是人性的问题。
傲慢、自我,这些是人性的弱点,把控不住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恶也随之而来。
而铜匠因为不是知识分子,后又被知识分子所利用,这就很好的对应上知识分子看不起没知识的铜匠,反而去愚弄、利用他,也就直接的表现出知识分子内心的恶与不善。
但是我又想了想,影片中以教师群体来代表知识分子,其实是种讽刺的矛盾,校长对铜匠说:“有教无类。”
教师群体,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正的一面代表,而影片是主旨却是在反映知识分子的问题,这是反的一面代表。
一正一反两者的矛盾都统一表现在了一个群体上,这恰恰又是荒诞的另一种体现,矛盾集中体现在教师一群体上,即正非正,给观众带来看电影时的一种独特感,从而加强了整部影片的魅力。
《双城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
人性的丑恶从来不会单独呈现,有恶就有善,虽然影片整个故事都是讲用一个更大的谎言去圆曾经的谎言,以及谎言背后的底层原因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恶。
但这些恶总会伴随着人性的闪光点,比如佳佳,与恶抗战到底不愿屈服,比如张一曼,为了顾全大局,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比如周铁男,会烦恼一个坏了的提醒上下课的铜制闹铃......
回到最初的话题,人性本善也解释得通,人性本恶也解释得通,而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是一念之差,这一念,就是内心那无穷无尽的私欲。
在如今这个时代,何为知识分子?本科及以上学历?海归?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
在我看来,“知识分子”一词,只是给曾经为了学习而付出努力的过去一个名分而已,我们不要做没有感情的“知道分子”,只是知道知识,而不顾冷暖人情,过分贪图私欲。
我们应该是做一个接地气的“知识分子”,懂知识,有人文关怀,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决定你走多远的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人都有私欲,如若不断的要满足那无穷无尽的私欲,必将酿成大祸,有时候,适可而止的满足,未尝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愿你也是那个活到老学到了,止得住无穷无尽私欲的“知识分子”。
我是颖丫,关注我,一个有知识有价值的娱乐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