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世界,想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又无从入手时,那么,请从这里开始。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1)

“对艺术而言,完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完美出现的同时也代表着终结。在我的观念里,一场真正好的音乐会(或许我曾经演奏过这样的音乐会,或许没有)就像一扇小窗,我想透过它能够看到更好的东西,即真正的快乐。这是我的梦想,我的白日梦,我希望能在音乐会后告诉大家:‘你们还有耐心听我再弹一曲吗?我希望我可以弹得更好,就是现在!’”

——阿图尔·鲁宾斯坦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2)

我所钟爱的肖邦

一个终生只创作钢琴作品的钢琴诗人,一个一生中不断录制肖邦作品的钢琴巨匠,他们邂逅,在超越时空的相交点上构成古典唱片史上钢琴录音最辉煌的一个坐标。

肖邦以异乎寻常的个性和创造力为钢琴艺术宝库增添了许多其开创钢琴创作的新风格的光华珍品。从英勇豪迈的《波洛奈兹舞曲》到优雅寂静的《夜曲》,从充满波兰民族特质的《马祖卡》到宛如倾诉般亲切感人的《叙事曲》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3)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4)

肖邦<最佳曲目>

《降A大调第3号(军队)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0-1号

编号40的两首波洛奈兹舞曲创作于1838年,呈献给朱利安·冯塔纳。其中的第一首标题为“军队”,由于曲中的第一、第二两个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因此这也是肖邦创作的最华丽灿烂的波洛奈兹舞曲。李斯特评价此曲的构成与情绪很像韦伯的《E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鲁宾斯坦说:“此曲表现了波兰的伟大,而编号40的第2号则表现波兰的没落。”本乐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为A大调,E大调、升G大调、A大调;第二段C为D大调、降B大调及C大调的经过转调,D为D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

《降E大调第2号夜曲》作品9-2号

乐曲创作于1830-1831年,回旋曲式,行板。这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曾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全曲有三个主题素材。以行板速度呈示的第一主题恬适华美,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这一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反复了三次,情绪连贯,但是旋律的装饰性变化很大,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在第二主题中则注重于速度的变化。接着再现的第一主题,其即兴特点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以上两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第三主题,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第三主题变化重复后出现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降E大调第1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号

这首作品完成于1831年,是一首技巧高超、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乐曲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以降E大调为主,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以降D大调为主,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同为降D大调,其中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在降G大调上,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又回到降E大调,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这首作品是肖邦生前发表的第一首圆舞曲,也是最为轻快华丽的一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韦伯的《邀舞》,把人们带进欢快的舞会场面。

《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号

这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也是最能体现肖邦人格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乐曲为三段体曲式,第一段开始便流露出一丝忧伤,旋律中仍可体会到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始终都没有变。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乐曲回到开头的伤感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作品64-1号

肖邦的作品64号中也包括3首圆舞曲,这是作曲家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这个可爱的动作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此曲。乐曲篇幅短小精练,速度迅急,因而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4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这一旋转的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

《降A大调第6号(英雄)波洛奈兹舞曲》作品53号

这首作品的标题为“英雄”,被认为是肖邦作品中的顶峰。传说中此曲是因为肖邦听到了穿戴甲胄的祖先们铿锵的脚步声,并看到向着他昂首阔步走来的祖先们飒爽的雄姿而获得灵感。乐曲创作于1842年,呈献给雷奥,三段体结构,主题具有交响乐队的雄浑性格。第一段为序奏,降A大调、F小调、C大调、降E大调、F小调、A大调;第二段为E大调、升D大调,经降D大调的各种转调到G大调,G大调各种转调再到降A大调;第三段为降A大调。

《D大调第23号马祖卡舞曲》作品33-2号

这首明朗的玛祖卡后来由法国著名女高音薇阿德·卡尔夏(Garcia)改编成轻快的独唱曲,为大众所喜爱。该曲的结构为A-B-A三段体,第一段为D大调、A大调、D大调;第二段为降B大调、升F小调、A大调(这其中有一个小节被反复了16次);第三段D大调、A大调、D大调、尾声。在16次反复处,钢琴家库勒普斯基评价道:“不管是悲伤还是痛苦,这里都有强烈的舞蹈气氛,或描绘出正为某一种思考而精力集中的孩子们,这是他们童稚无邪最纯真的表现。”总之,这是一首极度显示了玛祖卡舞曲特质的乐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

在肖邦的即兴曲中,《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最为脍炙人口。这是肖邦24岁时(1834年)的作品,题献给朱利安?冯塔纳(Julian Fontana)。然而直到他去世之后,手稿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则为出版时所取。据说作者认为这首乐曲的主旋律与法国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即兴曲的主题有些相似,因此作者为了免遭非议而拒绝在生前出版。乐曲的结构为三段体,第一段为升C小调,左右手以不同的节奏型急速地交合,使人产生一种幻觉;中段为降D大调,有优美如歌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然后回到第一段。尾声为中段旋律在低音部的反复,仿佛幻想中的世界还在时隐时现。

《降B大调第5号马祖卡舞曲》作品7-1号

编号7共包括5首作品,创作于1830-1831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约翰斯。这首五号是肖邦所有51首玛祖卡中很精彩的一首,构成为回旋曲式:A(降B大调)-B(F大调)-A-C(降B小调)-A,全曲到处是伸缩性质的速度变换(Rubato),最后是农夫愉快的脚步声。

《G小调第11号夜曲》作品37-1号

编号37的两首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此曲是其中的第一首,创作于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马尧卡岛回国之后,有人曾形容此曲充满了“乡愁”的忧郁。乐曲始终为行板,曲式是在第一段之后,经中间段落降E大调的圣咏合唱,然后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升F大调第5号夜曲》作品15-2号

乐曲为缓慢的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为如歌的华彩,其中孕含丰富的情绪。中间段落速度加倍,其中五连音音型以半音量的轻声开始,很具特色。这是非常美的一首夜曲,有评论家曾形容说:“外界的温暖及阳光渗透到心里,装饰音像蜘蛛丝似地飘然在我们周围舞蹈。第一段为甜蜜的回忆,中段为不安的情绪,但太阳并未失去其温暖,反而稳住了沉着的情绪,像是夏日遥远的天空那一道彩雾慢慢地消失。”

《降D大调第8号夜曲》作品27-2号

这首作品具有优美而平衡的回旋曲式,持续的缓板,两个主题经过3次装饰,转变为新的形态而不断反复。乐曲结构洗练,在优美的感情中含有流畅的忧郁,当它扩散开来,其甜美令人如痴如醉。

《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许多肖邦的研究者都认为这首乐曲是作曲家在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该诗叙述了十四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斗争的故事。乐曲的开头是缓慢的引子,两手齐奏出一个庄严的曲调,这是故事的开场白,它引领我们来到了悲壮的史诗气氛中。第一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一开头就听到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好像说唱的老艺人在拨动他的四弦琴。沉着而忧伤的旋律,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好像是在讲述一个被奴役民族的苦难历史,以爱国思想来哺育在敌人营垒里长大的孩子。下面的连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题之间的桥梁,连接部不断地发展着一个短促的音调,这个音调痉挛式的节奏,表现出焦急不安的情绪,并且热情渐渐高涨,变得心潮澎湃、壮怀激烈。第二主题表现了另外一种境界,温和、明朗、充满抒情气息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它好像是立陶宛少年天真纯洁的心灵写照。结束部是第二主题的补充,进一步抒发了婉转亲切、富于诗意的柔情。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作品31号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创作于1837年,献给费斯登西斯丁伯爵之女。这是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该乐曲为奏鸣曲式,拥有相当自由的处理空间。乐曲的第一主题一出现,就表现出一种极其诱人的魔力,起初的快板音型声音很弱,三连音敏捷而又不安地向上扬起,好像提出了一个有待回答的不安问题。片刻沉默之后,突然迸发出坚毅的回答,有如对不安问题的藐视。第一主题动机就在这个问答之间向前发展着,经过一段华丽但仍带有不安影子的旋律过渡,引导出第一主题。这是肖邦魅力非凡、最令人迷醉的抒情主题之一,在左手分解和弦美丽线条的衬托下,右手愉快地高唱起来,这歌声经过转调升至蓝天,那里是万里晴空,再也看不到一丝不安的影子,而这才是不安问题的真正答案——对幸福美好的向往与憧憬。两个主题都经过反复之后,进入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一开始柔和而宁静,好像和煦的阳光。接着,传来具有民间牧笛风格的曲调,仍旧沉浸在安祥的气氛中。直到中间部分的另一个主题响起,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二重唱,再次显现出不安的情绪和轻微的骚动。当此二重唱再现时,变成了情绪激动的辩论。中间部分的第二主题是一个快速的华彩乐段,如同彩虹一样美丽的流动音型欢快地上下驰聘,彻底扫清了不安的骚动,展现出一片光明。当中间部分的三个主题都经过重复以后,乐曲再现了一开始的第一、第二主题,最后结束在光辉的D大调上,表现出肖邦对美好未来的乐观精神。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5)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6)

肖邦钢琴曲集最值得收藏的浓缩精华版

鲁宾斯坦的演奏艺术所具有的特殊质感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形容的,成就他丰富音乐张力的原因很复杂,他对乐曲的诠释总是带着高贵的气质和他特有的浪漫气息。鲁宾斯坦的演奏对于作品结构的把握准确而大气,音乐气质宽广而舒展,他手中的肖邦是多变的,有时坚毅,有时激情,当然也有抒情的一面。无论是夜曲还是圆舞曲,无论是玛祖卡还是波洛奈兹舞曲,只要音符在他的指间响起,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宇昂扬的气势,具有一种无形力量。但一开始当人们刚刚听到他的演奏时,却并不习惯这种不再病怏怏、也不是软弱无力的肖邦,于是有人批评鲁宾斯坦的诠释太不投入,没有表现出钢琴诗人旋律中的诗意,而鲁宾斯坦却大声反驳说,我要打破大众眼中存在已久的肖邦神话,肖邦的生活不是只有风花雪月,他也有一般人的其它情感,比如舞蹈时的欢乐之情,或者是国土沦丧时的悲愤激情,肖邦的情感是多变且充满彩色的,而不是只有粉红色的浪漫。终于,人们开始接受了鲁宾斯坦手中那个充满男性气质的浪漫,却不缺乏细腻的,散发着高贵气息,温暖抒情的肖邦。

唱片中的《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和《一分钟圆舞曲》录制于1963年,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鲁宾斯坦非凡的钢琴天赋;1965年录制的四首《夜曲》体现出朴实祥和、自然宁静的氛围,这一点与夜曲的意境非常贴切;《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中优美如歌的旋律,把人带入了一个梦幻中的美丽世界;两首玛祖卡舞曲表现出鲁宾斯坦演奏中介于自发感受和成熟思考之间的平衡;而1964年所录制标题为“英雄”和“军队”的两首波洛奈兹舞曲更是大气辉煌,犹如凯旋一般的感觉;在最后的《叙事曲》和《谐谑曲》中,鲁宾斯坦则以极优秀的控制能力演奏出既具凝结力又无比流畅的律动感。

鲁宾斯坦的演奏不同于霍洛维茨指下的雌性化,亦不同于阿劳指下的神经质,他用琴声塑造的肖邦是一个多层面的形象——一位天生热情伴随忧郁,但却极其敏感、格外优雅的哲人与智者。不仅表现出了一个精神健康、格调高贵,作品充满激情与丰富内涵的肖邦,更强烈体现出爱与智慧相结合的伟大人性,让每一个聆听者都不禁为之惊叹。因此这绝对是代表鲁宾斯坦最高艺术成就的一张唱片,也是强烈推荐最值得收藏的录音作品。

在这张唱片中,他以精湛的技巧、细腻的手法、华丽的音响和富于激情与理智的情感为我们演绎了风格各异并极具感染力的肖邦作品。无可比拟的音乐直觉、令人陶醉的音色、旋律明晰的线条、节奏细微的变化以及有条有理的简朴是鲁宾斯坦演奏肖邦作品的最大特色。从他的演奏中,人们终于看到了肖邦的健康情感和高贵格调。

▼汇集14首肖邦独奏曲目中最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7)

20世纪钢琴巨匠鲁宾斯坦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作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8)

RCA出品的

《肖邦最佳曲目》

历史录音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

你懂的

伟大的肖邦背景音乐(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40辑)(9)

文字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图片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 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外星古典小镇

爱音乐,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