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西方传统情人节。这两天,商场、超市、网店纷纷打出了“浪漫经济”套餐,吸引年轻人前往购物消费。“情人节太多,真消受不起!”昨天,一男士在朋友圈吐槽,过多的“节日”给自己带来负担。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少数传统节日以外,大多数节日都是商家尤其是电商“制造”的,其目的就是刺激消费。

一起过的第三十个情人节(一年14个情人节)(1)

中外情人节达14个

“2月14日情人节,要给女朋友买礼物表示一下。”在市区一家机关单位上班的小宸花了数百元,为女友买了一套化妆品。小宸算了一笔账,除了购买礼物的花销外,还要和女友一起吃饭、娱乐,少说也得上千元。如果外出游玩,两个人则要花销数千元。一男士在朋友圈吐槽:“情人节太多,真消受不起!”那么,到底有几个情人节呢?

记者仔细数了一下,发现所谓的“情人节”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人造”节日———1月14日,日记情人节;2月14日,传统情人节;3月14日,白色情人节;4月14日,黑色情人节;5月14日,黄色与玫瑰情人节;6月14日,亲吻情人节;7月14日,银色情人节;8月14日,绿色情人节;9月14日,音乐情人节与相片情人节;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节;11月14日,橙色情人节与电影情人节;12月14日,拥抱情人节;还有传统的七夕节和“520”……

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曾想 “略过”这些节日,但又怕女朋友不高兴,觉得自己太小气。“女朋友经常说朋友圈中又有朋友收到礼物了,这给了我很大压力,到了这些日子我肯定也得表示到位”。

商家借机催生“浪漫经济”

“前些天鲜花价格就涨了,尤其是玫瑰等代表浪漫的品种。”昨天,市区一家花店老板陈女士告诉记者,“虽说价格上涨了,但销量大的也就这两天。”陈女士透露,从几天前开始,鲜花的预订量已经开始上涨。记者在花店看到,不少年轻人陆续前来订花,一束花花费200多元很常见。

除了鲜花,市区各大商圈也纷纷催生“浪漫经济”。在珠宝、服饰等年轻人作为礼物挑选较多的专柜,均有程度不同的“情人节折扣”。记者从一珠宝专柜获悉,情人节一直是商家重视的销售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有活动,销售量也是一年中不错的几天。除了这些传统的情人节“战场”外,今年一些汽车4S店也打出了“情人节打折牌”。在市区一家4S店,记者获悉,在情人节当天购买该品牌车型,不仅可以减免部分费用,还可以享受“爱的礼包”———赠送车膜等物品。

一起过的第三十个情人节(一年14个情人节)(2)

除了实体店,电商平台也打响了“情人节”大战。记者搜索关键词“情人节”礼物,所谓的“表白神器”“浪漫惊喜表白”“创意礼物”应有尽有,从巧克力到饰品,甚至不少专门设计的礼品,让人目不暇接。

勿盲目消费,增进感情是关键

有市民表示,这些节日不一定都过,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表示,他们“逢节必过”。不少节日是电商“制造”的。最出名的就是“双11”了,现在每年“双11”都成了一场购物大狂欢。“520”谐音“我爱你”,商家从谐音出发做文章。即便是2月14日情人节,也是从西方传入,并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密集的造节运动让人眼花缭乱,有市民调侃道,“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就成了节。”

“平时大家工作都忙,到了各种节日一哄而上,出门堵车,吃饭排队,这是真浪漫吗?”女士小黄认为,女孩并不看重男友为自己花多少钱,而是哄自己开心,让自己感觉到受重视。有市民认为,现在各种节日的出现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过各种节日也要防止盲目,情人节重在增进情侣之间的感情,而不是花多少钱。

编辑: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