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1)

01

我是陈子昂,字伯玉。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2)

你肯定认为初唐人人都是“神童”或“学霸”,但我想说,初唐也有“学渣”,比如说,我。

王勃六岁写文章,骆宾王七岁作《咏鹅》。

这个年纪我在干嘛呢?我在各种浪——击剑,打猎,闯天涯。

我家超级殷实,零花钱从来花不完。

既然可以舒舒服服过完一生,干嘛还要拼才华?

“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扛起“光宗耀祖”的大旗,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大侠”。

在我当“大侠”的那些年,我发现,有钱真好。但有一次,我真的遇到了大麻烦。

我和别人打架火拼闹出了人命,为了摆平这件事,我老爹愁得头发都不知白了多少,所幸的是,我躲过了这一劫,没有背上罪名。

成为“大侠”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可随着年纪渐长,我才发现,总靠“砸钱”闯天涯也不是长远之计。

所以,我做了人生的重大决定——弃武从文。

02

等我跳出舒适圈,准备开始发奋读书时,才发现别人已经走了好远。

我会写诗,但尴尬的是,我很难融入当时的主流圈子。

当然,我的追求从来都不是开宗立派,我要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公元679年,我18岁。苦读四年后,我离开四川,去了长安,开始了我的“考试之路”。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3)

第一次,我落榜了。第二年,再考,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这次落榜,让我很不服气。除了科举,我肚子里的“货”,难道没人能发现吗?一时也找不到认识的大V给我点赞,怎么办?

有一天,我在长安逛街,发现有一个人在卖胡琴,“索价百万”,引来一群人围观,但是没有一个人买得起。

这时候,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杀出重围,“出千缗买之”。

这是什么概念呢?古代通常以一缗为一千文,也就是一千个铜钱,再乘以一千就是“千缗”。

据说,唐朝一斗米不过五文钱,这样一算,我出天价买下了这把琴。

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我“脑子进水了”。但这还没完,买了胡琴后,我组了个局,邀请人们都来围观,听我弹琴。

等到约定的那一天,人们都来了,可我并没有弹琴,我决定搞个事情。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4)

我把琴给砸了,在场的人瞬间惊呆了,这人是不是有病啊,他们转而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没错,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接着,我把准备好的诗文,发给大家。在场的京兆司功王适读后,立马给我点赞:“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

终于,我火了,“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我成为当时文坛的流量“网红”。

我的名气让我在第三次科举中,一举中第。

03

684年,23岁的我开始经营事业。

事业上的任何一小步,都是我人生的一大步。

我紧跟形势,给武则天上位大造舆论,洋洋洒洒写了《谏灵驾入京书》、《神凤颂》、《上大周受命颂表》,支持武则天的领导。

武则天看后,对侍从说:“谏书写出真情才叫好,陈子昂这人朕看是个人才,把他调到秘书省担任麟台正字(校对诏书错别字)吧。”

此后,武则天几次召见我,我迅速被提拔为右拾遗。

大家都知道,拾遗就是提意见找错误的谏官。我挺直腰杆,谏奏不断,再次刷出超高存在感。

公元696年,契丹反叛朝廷,攻陷营州,建安王武攸宜奉命出征,我受命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行。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5)

提剑入塞上,马革裹尸还,我也终于有机会正儿八经上战场了。

我把狂喜的心情写进我的日记《感遇诗》里: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曾经“仗剑天涯”,如今,我只愿驰骋疆场。

04

可我有再多的抱负,领导不给力一切都是白搭。

主帅武攸宜是个草包,还不断给我泼冷水:“你个耍嘴皮子的书生带什么兵,一边呆着去!”

提意见根本不听,我直接被贬为军曹,只比普通士兵大一级的那种。

官位一降再降,满腔热情瞬间降到冰点,我不想干了,可是家国梦还未成啊!

跟随部队,我来到了古燕国的旧都。

在一个黄昏时分,我登上了幽州台,就是战国时燕昭王用以招揽贤才的黄金台。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6)

昭王白骨萦蔓草,何人更扫黄金台?

行走在黄昏的冷风中,踩碎的都是梦。

遥想当年燕昭王豪杰云集的场景,我好想痛哭一场,可男儿怎么能哭?为了掩饰,我带着悲怆唱了一首歌。

后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上伤心人,成年人的崩溃,都在悄无声息的涕泪里。

很讽刺的是,我折腾了一生,到头来,却还只是一个人在战斗。

05

出征归来,壮志未酬。

公元699年,我38岁,以父亲生病为由辞官回了老家。

我本以为可以与世无争,在乡间种种地也好。几年后,在武攸宜的指使下,梓州县令罗织罪名,将我打入死牢。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7)

最后,在不见天日的监狱里,我挥手告别这个世界。

有人说,我天生一手好牌,却最终打得稀烂。

但我想说,出生我无法选择,好在我的人生还是可以自己做主。

齐梁绮靡风气,不是“初唐四杰”几首诗就能祛除得了的。

我告诉人们,要想开创唐代气象,得有个“主心骨”才行。

好在我就是唐代的“诗骨”。“兴寄”和“风骨”是我留给大家的两把理论武器。

愿后人别忘了我这个“诗骨”,不过忘了也没关系,我只愿天佑我大唐万世昌盛。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8)

生平简介:

陈子昂,字伯玉。生于公元661,卒于公元702。

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679年,高宗调露元年。18岁那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

682年,永淳元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在长安街头,千缗买琴,大摆宴席,在宴席上摔琴,随即给众人分发诗作。陈子昂在长安引起轰动,一时京师哗然。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684年,文明元年,进士及第。

武则天上位大造舆论,洋洋洒洒写了《谏灵驾入京书》、《神凤颂》、《上大周受命颂表》,支持武则天,被提拔到右拾遗。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9)

696年,契丹反叛朝廷,攻陷营州,建安王武攸宜奉命出征,陈子昂受命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行。

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武攸宜采纳,却被斥降职到军曹。

699年,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陈子昂被人们称为“诗骨”。

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遇诗》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2.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

人物关系:

父亲:陈元敬(名门之后、蜀中大隐之一。曾拜文林郎,好神仙之术,居家四十余年。慷慨仗义,见义勇为,仁慈果敢,对陈子昂人品、学识影响甚深。)

母亲:不详

引用文献

1.周嘉惠. 陈子昂的“兴寄”理论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1992

2.彭庆生注释,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3.葛晓音.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文史哲》,2011

4.杜晓勤.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96

5.韩理洲. 陈子昂研究.《陈子昂研究》,1988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

特别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陈子昂是诗佛还是诗骨(诗骨陈子昂一生折腾)(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