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Kashmir),全名为“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简称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次大陆北端、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为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其中印度实控其中五分之三,巴基斯坦实控五分之二,克什米尔全境人口约1300多万,巴控区约400万人。穆斯林约占 77%,印度教徒约占 20%。其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

克什米尔与印巴争端(克什米尔印巴双方不能失去之重)(1)

克什米尔双方实控线

今天就直接说说,克什米尔对于印度与巴基斯坦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双方宁愿为此从印巴分治,一直打到今天,大规模战争没少过,小规模冲突就没停过,花了无数钱,死了无数人,为什么还是不能解决掉?

巴基斯坦与克什米尔

前面说过巴基斯坦(PAKSTAN)中的K指的就是克什米尔。不过这个”k"指的是全部克什米尔,而只是巴方实控的地区,解释权还是在巴方手中。巴基斯坦如果失去,或者放弃“K”,那么法理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就不应该建立,或者存在。

这是表面上,巴基斯坦不能失去“K"之轻。内核上,还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建国的理念,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立巴基斯坦这个国家?

这个答案就是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接收并发扬光大的理论——两个民族。此理论认为南亚这个地区分为两个“民族”——穆斯林印度教徒,这两个民族应该各管各的。如果此地居住着穆斯林就成立穆斯林的国家,是印度教徒就成立印度教的国家。

克什米尔与印巴争端(克什米尔印巴双方不能失去之重)(2)

左真纳,右甘地

首先说明一点。“两个民族”的理论不是真纳提出的。另外,把宗教当成民族划分依据,怎么看都像是为后代埋雷,不过南亚那地方,就像大锅饭,已经够混乱了,能靠宗教做最大公约数,相当不错了。

但对巴基斯坦来说,印度占有克什米尔就意味着其建国合法性被否定。而且,如果巴基斯坦承认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为印度的领土,也就否定了自己赖以立国的根本原则——“两个民族理论”,为什么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要接受印度教的统治。

立场上,巴基斯坦认为克什米尔是一个国际法意义上有争议的领土,它是南亚次大陆印巴分治未完成的议程,核心是执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明确支持克什米尔自决权的问题。为此,巴基斯坦不断寻求域外大国介入调停。

从巴基斯坦的立场就可看出,巴基斯坦国力比印度来说,太弱,不引入域外大国的力量,根本挡不住印度。还有克什米尔自决权,克什米尔大部分人是穆斯林,自决权天然会亲近巴基斯坦。

另外一个就是安全与水源问题。

克什米尔与印巴争端(克什米尔印巴双方不能失去之重)(3)

印度河三条支流流经印控克什米尔

巴境内3条主要河流均源自克什米尔地区,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巴而言,克什米尔无疑就是巴的“生命线”;另外,面对强大的印度,巴缺乏战略纵深,尤其是缺乏核战略纵深,在印度大肆推进的核战略面前,如果进一步失去克什米尔,巴将“无处可藏”,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围之中。因此,克什米尔被视为巴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控制克什米尔可以使其在战略上对印度中北部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而一旦失去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北部的战略要地和连接拉合尔—伊斯兰堡—白沙瓦之间的公路和铁路重要交通都处于印度的直接威胁之下,巴在战略上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印度与克什米尔

印度是基于“世俗主义”建国的,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是一个按宗教界运作的国家,印度是一个能包融任何宗教的世俗国家,所以不光是克什米尔,甚至包括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南亚,还有缅甸都应该成立一个“大印度联邦”全盘继承大英帝国殖民遗产。

克什米尔与印巴争端(克什米尔印巴双方不能失去之重)(4)

就是这个英属印度

1962年,被某个国家摩擦一顿后,“大印度联邦”的梦基本就不提了。顺便说一句,此战间接影响了第二次印巴战争。

如果让克什米尔这个穆斯林地区交给另一个穆斯林国家,也就间接承认了巴基斯坦“两个民族”的理念,也就否定了印度“世俗化”建国的理念,搞不好印度国内那些穆斯林占优的邦直接就闹独立了。这就是印度对克什米尔不能承受之轻。

所以,印度一直把克什米尔地区当作一个国内问题,顶多就是与巴基斯坦的问题,并极力不让某域外大国介入。

二国的困境

二国高层都明白,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组建自己的区域合作组织,发展和平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自己落后一分,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少一分胜算。尤其是在双方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进一步,一起完;退一步,整个国家的国运再次中断,外加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结,还可能戴上“印奸”这帽子,这是那个领导人都不敢做的事。

所以,克什米尔问题完全是一个“无解”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