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曾给大家介绍过胶东半岛板栗收获的情况。当时之所以用“板栗”这个称呼,主要是受近些年书面语的影响。实际上在胶东地区,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而本文就以“栗蓬”为话题,简要进行讨论和介绍。

如果严格考究的话,“栗蓬”这个词的本意指的是栗子外面那层带刺的壳。民国版《莱阳县志》载:“栗,秋实,壳多刺,曰栗房,俗称栗蓬。”但在民间口头语上,“栗蓬”、“栗子”、“栗”这三者基本等同,既可以指代栗树,也可以指代果实。唯独在说“栗仁”的时候,特指去壳去皮之后剩下的栗子肉。

从外观来看,栗树与桲椤树(栎属树木)很像。大凡桲椤多的地方,也适合栗树的生长,比如说胶东丘陵。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1)

胶东的先民应该很早就有种植栗树的传统,这一点在地名上就可以找到相应佐证。在烟台栖霞市十八盘附近,有个名字叫做“栗林”的村庄。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相传明洪武年间张姓由“小云南”迁徙此地,因为这个群山环绕的地方有一片栗树林(暂不知是天然生长还是有更早的先民种植),故将村庄命名为“栗林”村。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2)

而在莱阳旌旗山区,还可以看到一些树干十分苍老的栗树,当地九十多岁的老人也说不上其种植的年代,显然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不过,由于古代的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胶东半岛的栗树种植并没有形成规模,除了莱阳旌旗山区等地之外(或许是因为邻近县城,栗蓬方便出售,故成为集中产地),剩下的地方大多是一户几棵的零散种植模式。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3)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4)

物以稀为贵。在过去,由于胶东栗蓬产量有限,再加上栗仁本身又营养可口,因此长期被视为上等食材,要么当做礼品馈赠,要么用来招待贵客,平时难得能吃上一次。在民间传说中,莱阳黄埠寨的栗子曾受达官贵人的好评。这一说法虽然多半是演绎而来,但也曾从侧面体现出当年栗子的金贵了。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5)

在吃法上,除了传统的煮栗子之外(零食匮乏的年代,很多小孩就靠它打打牙祭),心灵手巧的胶东妇女们,还将之与当地的烹饪手艺相结合,做成栗面饼子、栗面火烧、栗面馒头等食品,味道都相当可口。

栗蓬种植规模少的情况,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在胶东存在。笔者老家(栖霞东部)周边,当时就几乎见不到栗树。大概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矮化品种的栗园才开始推广开来。

板栗的功郊(胶东不少县市都习惯把板栗叫做栗蓬)(6)

与苹果树相比,栗树更耐贫瘠,且管理相对省事,因此那些土壤不够肥沃的山岭上,陆续都被改造为栗园。在海莱山区、马石山区等地,阡陌相连的栗园,已经成为一道风景,尤其是在每年夏初栗树开花的时节。

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提升,早些年还十分金贵的栗子,如今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商品。在胶东地区,地头的收购价一般在五元一斤左右,而在集市上的零售价格,通常也不超过十块钱。换句话说,现在吃栗子的话,就可以放开“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