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就是形容一个人工作的地方像是一种待在温水中的青蛙一样,温度、适度各方面都非常舒服,让人沉迷其中,不舍得离开半分。正是这一个词语的流行开来,使得人们经常把它挂在嘴边,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挡箭牌,一分析原因就是这个理由。

舒适区的概念 舒适区与麻木感的混淆(1)

然而有人却将这个名词的意思理解错了,一个人长久地待在舒适区的意思是他可以很好地完成现阶段现职位的所有工作,一切任务可以完美的完成,有种所向披靡的感觉。在外人的印象中,这个人的能力是大于岗位要求的,有种不求上进的感觉,给人一种大材小用的印象。

但是现实中,会有许多的职场人士将这个“舒适区”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逢人就会说自己没啥大志向,就像呆得舒服一些,不用上进,混口饭吃就得了。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一切都做得不到位,整天面临着老板的批评、同事的diss,那这能叫舒适区吗?不能的,只是自己的思想麻痹了,陷入了一个自己的幻想之中,觉得是一个“舒适区”,实则不然,类似于掩耳盗铃了。

舒适区的概念 舒适区与麻木感的混淆(2)

麻木感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因为这样与那样的原因导致了自我的忽视,一般来说麻木感多产生于这几个原因:

1、自己的思想懈怠,主观意识放弃

自己主动地放弃,不求上进,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了自我的麻痹,告知自己现在就过得挺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没有必要过得那么的不舒适,去接受更多的磨砺,久而久之一切就成为了自然和本能,麻木也就随之产生,一切都像是呼吸一样的自然了。

舒适区的概念 舒适区与麻木感的混淆(3)

这种类型的麻木感最为致命,因为是心甘情愿的走向了地狱,在漆黑的环境中安逸的等待着,就像是没有人能够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他们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2、经历了过多的批评与打击,挫败感压垮了自信心

在工作与生活的场景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与挫折,同时又经受着家人或者领导的批评,长期的压力与压抑,导致了自信心的打击甚至崩溃。从此变得消极应对,痛苦的过往使得他们不得不麻痹自己的精神,让自己的感知变得迟钝一些,这样日子就会舒服很多。所以麻木成为了他们的避风港湾,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呼吸,而不用担心经受任何的打击。

舒适区的概念 舒适区与麻木感的混淆(4)

3、长久的环境影响,导致的外在麻痹,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道,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切都是在规则与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的压抑与消极的环境,会让人的感觉变得不敏锐,然后逐渐地麻木。

舒适区的概念 舒适区与麻木感的混淆(5)

虽说麻木是自我的一种反应机制,但是适度的敏锐和竞争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展和展现自我,这样的人生可能活得辛苦一点,但是会更加的精彩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