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海明威说:“每一个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最近一段时间很流行独处,很多人都认为必须学会独处,却忘了沟通和独处同样重要。

一份研究“孤独”的报告中,参与者接受付费,独处于一间上锁的房间中,五名参与者里只有一名待了八天,三名待了两天,其中一名抱怨道:“别再有第二次了。”而第五个人仅仅待了两个小时。


豆瓣评分9.1的《沟通的艺术》,作家罗纳德·B·阿德勒以这样的一个开头带领我们共同探讨人际关系的真理,寻找人际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1)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2)

沟通=过程 结果


“沟通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其参与者处于不同但又有所重叠的背景之下,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关系的品质会受到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噪音干扰。”


这是作者阿德勒在多种研究和不断实验的情况下,对沟通作出的定义。

我总是觉得自己的妈妈很唠叨,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件事情反复强调。

我不去答应她,她就“变本加厉”地说说说不停。但是有趣的是,每次当我给出自己的答复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不会一直说下去。

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强老先生,也曾举过一个同样的例子。

在吃饭时间已经到了,你询问别人要去哪里吃饭的时候,双方之间说来说去,却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最后自己一个人走了一路,这样的交流是算不上沟通的。

他说,“谈到一个结果,还会产生一致的行动,才算是沟通。

好的沟通,不是自给自足地说话,得不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而应该是两人经由一番交流之后,找出来一个双方都认同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3)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4)

有沟通,才有“点子”


作家周国平曾说,“你感觉到隔膜,前提应该是你有沟通的愿望,你对那些你不曾想到要与之沟通的人是不会感觉到隔膜的。”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教授被邀请参加一次规模很大的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演讲。

因为这次会议是教授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大规模的重要会议,家人都十分高兴,妻子还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套西装。

在晚饭时,妻子问起西装合不合身,教授说上身很好,裤腿长了两公分,但影响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他的母亲却睡不着了。她琢磨着儿子这么重要的演讲,裤子长了怎么能行,翻身起床把裤腿剪掉了两公分,缝好烫平,就安心入睡了。

早上五点半,因为丈夫能参加这次的会议,还能上台演讲,妻子一早就起来了。

她想起昨晚丈夫说裤腿长了的事,而且时间还来得及,便把西裤拿出来剪掉两公分,缝好烫平,就去做早餐了。

没一会儿,女儿起床了,看到妈妈早餐还没做好,又想着能为爸爸做点事,再次把西裤剪掉了两公分,缝好烫平。

结果,裤腿整整短了四公分,导致这样一套西装无法穿出去,更让教授无法顺利地参加这样一个重大的会议。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她们没能及时沟通,及时作出相应对策。

在书中,作者也提及一份超过200名大学生参与的研究,发现,最快乐的10%的人都认为自己有丰富的社交生活。

沟通在每个人际关系中,都尤为重要。只有学会沟通,才能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对事情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5)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6)

沟通,先听为主


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有一句这样的话,“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


书中,作者用一个研究显示,在大学生的沟通时间中,大约有11%的时间花在书写上,16%的时间花在说话上,17%的时间花在阅读上,但有超过55%的时间花在倾听上。

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每个工作日约有60%的时间是花在倾听别人上。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曾访问过一个小朋友,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问,“如果有一天,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该怎么处理?”

小朋友说,自己会先告诉所有人绑好安全带,然后自己再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当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时候,孩子的第二句话,却震惊所有人。他说自己要去拿燃料,还要回到飞机上。

在没有听到下一句话的时候,所有人对这个小朋友都产生了误会。

有的时候,学会倾听,并且听完整是很重要的。好的沟通,不是听一半就可以的,应该是善听,会听,听完。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7)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8)

“借力”沟通,建立好基础


企业家葛洛夫说过,“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


曾仕强老先生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曾有部属向他反应,如果加班费不调整,就要拒绝加班了。

他跑到自己的老板那里去,只是站在他的面前不说话。老板觉得他有什么事情,他也说没有,老板就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老板说,“有事情就讲出来,吞吞吐吐干什么?”他说,自己说出来怕老板生气,所以不敢。

老板跟他保证不会生气之后,他就开始讲了自己的问题。

他说,自己觉得加班费不错,已经很好了,但是有些人就是一百个不满意。老板不怒反劝他,不能这样想,可能公司的加班费真的比别人少。

他说,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老板让他去调查调查,真的比别人少的话,加班费就要提高。

他把这个沟通的方法称为“胳膊向内弯”原则,这同作者提出的“借力使力”的沟通技巧是一致的。

运用沉默和简短的言论来鼓舞对方多说一些话,站在不反映问题的立场完成反映问题的结果,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好的书(豆瓣9.1沟通的艺术)(9)


当你做到了听与说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沟通,才会有更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


对沟通的技巧,作者在《沟通的艺术》中更加全面系统地诠释了“人际关系”这张复杂的网,让我们能够织出属于自己的一张好“沟通网”,真正做到懂沟通、能沟通、会沟通。

作者简介:

凌小,努力做自己的乐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