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的任何事都不是小事,来到这个世界后为了让他有归属感,首当其冲的事就是起名字。

对父母而言,自家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名字作为“社交名片”自然也要新颖独特,但最重要的还是寓意好。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因此除了满足以上两点之外,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更开启了另一种风潮:用“父姓 母姓”给孩子起名,高调秀恩爱。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1)


用“父姓 母姓”起名秀恩爱,却尴尬了孩子

然而,这种方式虽然温馨又浪漫,但留给孩子的可能只有尴尬。毕竟父姓 母姓取名的局限性很大,有时起得不好就很拗口生硬。

比如最近颇受关注的“秦牛正威”,光听名字,谁能想到这是个长相甜美的女孩?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2)

这个奇怪又霸气侧漏的名字,来源是这样的:爸爸姓秦,妈妈姓牛,加上出生那年生肖属虎,父母希望她做人能堂堂正正、威风凛凛,起名叫正威,连起来就成了秦牛正威。

事实上,娱乐圈中用父姓 母姓起名的明星还真不少,只不过有得很巧妙,没让人发现而已,比如蔡徐坤、汪苏泷、许魏洲等等。

父姓 母姓的起名方式还是可圈可点的,不仅没让妈妈的姓氏被埋没,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感情。但若只是简单把父姓和母姓组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得到好听的名字。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3)


父姓 母姓给孩子取名,有这三个问题

1)读起来拗口

并不是所有姓氏的组合起来都顺眼顺嘴的,比如秦牛正威,听到的第一感觉就是威武霸气,不太符合女生气质。

特别倒是特别,但对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顶着这样一个名字,难免会被同学嘲讽、起外号吧。

2)选择余地小

爸妈的姓氏放在一起就已经两个字了,还要考虑词义以及读起来是否顺畅,后面字的选择就少了。

虽说寓意深切的字词有很多,但碰到这种情况基本也只能放弃了,难免显得寓意有些单薄。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4)

3)强行凑成4个字有些尴尬

有的父母会说,既然后面单字的选择少,变成双字,凑成四个字的名字不就好了吗?

但名字通常都以两字或三字为主,4个字的尽管有也基本是复姓,比如诸葛、上官、慕容、司寇等等。

如果将父姓 母姓充当复姓,再加上两个字,起得不好连起来看或读就容易尴尬。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5)


父姓 母姓,想要高段位起名也有学问

1)偷梁换柱,将母姓挪到最后或换成谐音

直接用父姓 母姓的组合,虽然简单粗暴,但弊端前文也说了。

如果把母姓移到最后,中间再添加一个字,可能效果更好。比如一位网友分享的:父亲姓温,母亲姓夏,给女儿取名“温知夏”,就有种相爱相知的感觉。

当然,比这更高级一点的,是将母姓化为谐音,不露声色地秀恩爱。比如陈晓和陈妍希的儿子名叫陈睦辰,谐音就是“陈慕陈”。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6)

2)善用典故,各挑两字对偶

这种情况适用于二胎家庭,打算要两个孩子的父母,这样起名是最不错的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妻子去世后,给两个孩子改了名字,分别叫一弦和一柱。单听有些奇怪,但如果知道妈妈的名字,就会感慨用意之深了。

这位妈妈名叫年华,和两个孩子的名字合起来就是“一弦一柱思年华”,取自李商隐的《锦瑟》,表达思念之情。

再比如魏春树、江暮云,爸爸姓魏,妈妈姓江。

两个孩子的名字单听也文艺范十足,合起来更是寓意深刻,出自“魏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的是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父姓和母姓结合取名(用父姓母姓)(7)

3)利用奇妙的化学反应或公式

第二点是文科生秀恩爱的起名方式,那这一点就是理科生专属了。

有网友分享,一个同学名叫吕白焰,父母都是老师,爸爸姓吕,妈妈姓清。氢气和氯气产生化学反应,就会生成苍白色的火焰。

隐藏之深让人不禁感慨“妙哉”,绝对是高段位级别了。

总而言之,给孩子取名是门高深的学问,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反复思量,分娩前就可以分别准备好男孩和女孩的名字,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取不出好的来。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