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生性淡泊,对世事少有萦怀,酷爱苦吟,一生为诗所困,人称“诗奴”,和孟郊同为唐代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

他出身寒微,数次科举不第后,为了生存曾栖身佛门,《唐才子传》说他这个人生性孤僻冷漠,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常人往来,并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因为身世之故,贾岛诗多枯寂苍凉之境,如《忆江上吴处士》里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还有《送无可上人》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等等。

贾岛是铸字炼句的高手,其诗多写景、送别、怀旧之作,语言清淡朴素,抒发其孤傲高洁和超凡脱俗的情怀,以下分享的这首《宿山寺》就是被世人称道的佳作。

最有气魄的五言绝句 贾岛一首炼字精妙的五律(1)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唐 贾岛《宿山寺》

简译:

群峰之上弥漫着凛冽的寒气,一座佛寺矗立在高高的群山之巅。

从寺外稀疏的枝叶间,看见流星从夜空中划过,空中薄云流动,好像与月亮在逆向而行。

高山的绝顶之上少有人至,野鹤独栖于高松之上,一位年过八十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最有气魄的五言绝句 贾岛一首炼字精妙的五律(2)

赏析:

贾岛以五律著称,这首《宿山寺》风格清幽淡雅,语言精练,尤其是颔联两句,更是突出了其炼字的独到之处,历来被世人所激赏。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首联从视觉入手描绘群山环绕,和坐落于峰巅的山寺,“岫”是峰峦,“众岫”就是群山之意,“精庐”指佛寺。

诗人用字讲究,这一个“”字如横空出世一般,它不仅托起了山之高寒,峰之挺拔,还有那浮空的翠色,令人有不寒而寒之感。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颔联写山寺奇妙的夜景,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极其出彩,历来被世人所称道。

此联则以写景为主,着重描绘山寺夜晚的静谧,和夜空的空明澄净,清幽雅静,引人入胜,令人陶醉。

透过林木稀疏的枝叶间隙,可以看到那划过天际的流星,夜空晴朗,片云飘拂,看上去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颈联承上启下,首句写寺庙居处之高,少有人来,次句是对寺庙主人的赞誉,因为松和鹤都具有高洁之意。

一座远离凡尘的寺庙,一株高大挺拔的老松,一只独居松顶的仙鹤,这些都为下面的人物出场做好了铺垫。

最有气魄的五言绝句 贾岛一首炼字精妙的五律(3)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尾联引出人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混沌的老僧,是如此超然世外,让人好像进入了《桃花源记》。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唐朝人常常向往太上隐者那恬淡无味的太古时代。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具有双重的人物性格,文场失意时,他就想出家为僧,为僧时又惦记俗世,待到还俗了又难弃禅心。

所以,这高山绝顶寺庙里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僧形象,其实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胸襟高洁,超然物外,卓尔不群。

这是一首令人叹为观止的五律,首联突出山寺之高,颔联描绘夜景之奇,颈联写寺之高远幽深,尾联写环境之幽僻,看似随手拈来,却立意高远,令人见之忘俗。

最有气魄的五言绝句 贾岛一首炼字精妙的五律(4)

写在后面: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苦吟著称的贾岛,除了刻苦努力外,还肯在诗歌的字句上下狠功夫。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因为“推敲”二字, 贾岛与韩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不解之缘,并弃僧还俗,再次备战科考,投身仕途。

可是,直到韩愈病逝,贾岛还是一介布衣之身,依旧屡试不第,处处失意的他直到垂老之年,才得到了一个长江县主簿之职。

三年在任,卷不释手”,贾岛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的刻苦认真却弥补了自己天分的不足,在大唐星光璀璨的诗坛上,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最有气魄的五言绝句 贾岛一首炼字精妙的五律(5)

贾岛画像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