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里,曾经参加抗美援朝都是光荣和勇敢的标志。

然而过去几十年里,对于曾属志愿军180师的官兵而言,其中况味却要复杂得多。

因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那次“严重成建制失利”,180师多年来背负着“政治动摇”的恶名。

但幸存老兵却认为事实并不能如此简单定性,他们多年来搜集资料、整理文字,从未放弃过为自己和战友正名的努力。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

几十年,一口气

在当年那场战事中,冯志诚曾任539团作战参谋。

到了九十年代,他从国防大学离休后开始退休生活,每每日常和他人交谈说到所属部队,对方往往会不加掩饰地重复一句:“哦,180啊!”

这样的场景可说是家常便饭,冯志诚对此也从不低头,总是一梗脖子——“180怎么了!180师我光荣!”

北沙曾担任这个师的参谋长,晚年主持编撰了集体回忆录《历史的回音》,他的儿子北江渊也曾经披露过一个赴前线慰问时的细节。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

当大批家属正在关卡前排队时,来自180师的家属人员有时也会遭遇来自卫兵的“特殊对待”。

这些经由文字、采访等渠道披露出来的细节只是冰山一角,180师幸存者们多年来遭到的冷遇和不公还有很多很多。

在不知内情的大部分人眼中,这支部队不但顶着“败军之师”的标签,更难洗刷的则是“政治动摇”的定论。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3)

那场战争结束后,无论是继续驻防南京、还是转业复原的人员,其人生仍然长久地受到影响。

曾经当过战俘、后来又回到祖国的6000多人,处境则更严苛,日子过得也更加艰难。

当时,归国的志愿军战俘被统一安置在辽宁昌图,对应机构名为归国战俘管理处。

在归管所,所有人被要求以最高标准对照自己,审查错误。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怀疑、有审查,还可能会有更持久的职业生活影响。

有人被分配到条件不好的地方,也有人在工作中受到限制。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4)

所有人的档案中,都被增加了即将跟随一生的评语。

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作为抗美援朝期间被俘的最高级别领导,被定性为叛党、叛国,开除党籍军籍分配到东北地区农场。

几十年来,这支队伍每有老兵聚会,总是离不开同一个声音——“我们为了荣誉上战场,却落了这么一个恶名。”

这也是他们多年来不断发声、写下文字、整理资料、出书,努力为自己部队正名的起因。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5)

第五次战役的失利

古话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什么180师遭遇败绩的后果似乎特别“严重”?历史和战场的真相到底如何?

1951年,抗美援朝进入第五次战役阶段。面对硬件条件显著占优的美军等敌人,志愿军180师在孤军深入以及其他多项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陷入敌军力量的重重围困之中。

那一战,180师伤亡三千余人,被俘近四千人,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被俘。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6)

这被认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严重的一次成建制失利,此后相关文章中也有使用“全军覆没”的说法。

这一战的失利在全军上下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受到很大的重视。

志愿军司令部总结为“上上下下许多错觉和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的结果。

彭德怀元帅主动承担了责任,并列入自己军事生涯中的四次失误之一,毛主席对相关战况也极为关心,曾经多次过问此事。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7)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兵团决定对失利后的180师进行严肃处理。

首先是为期一年半甚至更长的内部整肃,接着在年底得出了正式结论,认为180师突围未经严重战斗,但却造成了一个师损失殆尽的结果,是政治上的“动摇逃跑,贪生怕死”。

并非军事指挥上存在重大错误,而是战斗意志出了问题,这一定论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180师及其成员在之后几十年的遭遇,都与这一定性有着直接关系。

180师的师长和副师长被撤职,团以上干部留党察看,行政上也受到了降职或撤职处理。

甚至有传言声称,180师的番号都一度差点保不住。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8)

光荣传统

这支队伍,真的就是因为政治动摇、战斗意志出现了问题吗?至少在180师的自己人看来,他们是无法认同的。

多年后那本《历史的回音》成书时,薄一波曾为之作序,评价该师是一支老部队,“拥有光荣的传统”。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9)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之前,180师的主干力量来自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第24旅。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反攻阶段,刘邓、陈谢等大兵团即将南渡黄河。

为完成拔掉解放区内国民党大中城市据点的任务,在朱德元帅大力推动下,以太岳军区地方武装为主要力量组建成了新的24旅。

24旅(180师)自成立以来,以八路军、山西新军和地方干部为主要骨干,逐渐磨练出了既能打运动战,又能打阵地战、攻坚战的作战能力。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0)

在解放战争阶段,这支部队曾担任奔袭运城机场、夜袭剑门关等任务,也参加了解放太原、成都等城市的重大战役。

过去多年中,180师的老兵聚会曾经选在成都举办,也正是因为其中有这一层渊源。

总而言之,这是一支曾经经历过战争考验、拥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徐向前元帅也曾经评价24旅为八纵两大主力之一,而八纵本身又是第一兵团麾下的主力纵队。

而当时担任师长的郑其贵,则是1929年就加入红军、在多个阶段都做出贡献的老革命。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1)

雪耻与正名

180师上下相信自己的战友,也相信自己的师长,即使是遭遇了第五次战役的重大失败之后,也仍然默默整训,等待着复仇和打“翻身仗”的机会。

一年后,经过整训补充的180师,在新师长李钟玄、新师政委李少清率领下重返前线,先后参加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等一系列战斗。

曾任180师政治部青年干事的梁玉琳回忆,重返战场后的180师,大部分人都显得不爱说话,“就是闷头打”。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2)

而当时整个180师的动员口号就是“一切为了翻身”。

老兵肖德元还清楚地记得,在进攻949.2高地的“雪耻战”中,一个连长冲得太靠前,甚至踩了地雷,“怕是憋了一肚子气吧。”

第二次重返战场后,这支部队拿出了极为优秀的表现,三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曾说“180师打了翻身仗”,兵团致电60军祝贺胜利,毛主席也对此作出称赞。

对于承担重压的180师官兵来说,雪耻正名至关重要。

当胜利消息传来的时候,很多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人、却互相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此战之后不久,《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冯志诚曾回忆,在停战分界线上插下界牌的人群中,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但对于180师而言,雪耻之战的正名仍然不足以驱散战场失利、“政治动摇”留下的阴霾。

停战后一年多,180师参谋长王振邦曾经提出,那场战斗失利的因素中,兵团指挥失当占据了重要因素,并不能认为全是180师的问题。

但他的看法受到了批评,对180师的评价被视为已成定论。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3)

失利原因

那么当年的那一场战斗,战场局面到底是怎样的?

时任60军参谋长的邓仕俊,曾对第五次战役的经过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记述。

在5月21日,志愿军司令部发报“第五次战役暂告结束”之前,60军正在执行割裂美韩军联系的任务,180师强渡北汉江、与美陆战1师陷入争夺阵地的胶着状态。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4)

接到全军转移到“三八线”附近的命令时,180师并不能立刻脱离战场。

其一是因为阵地前突、补给弹药问题很大,其二也是因为接到命令就地阻击敌人、掩护兵团主力和伤员撤离。

命令要求180师停止北撤,继续在北汉江南岸争取坚守五天左右,以掩护全兵团伤员转运。

郑其贵强调服从命令、以全局战事为重,但摆在这支部队面前的困难也是实实在在的。

538团战士赖富柏曾说:“他们有坦克飞机,我们什么都没有。”

经历了一天的艰苦阻击,整个连队只剩下他一人。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5)

从孤军突进、担负掩护任务到陷入重围,最终180师仅有四千余人突围归建。

时任539团2营教导员的关志超是最后突围的亲历者,战后担任南京政治学校副校长,他也曾经对这场战斗失利的原因进行过多方研究和推演复盘。

大多数研究者的看法是:司令部当时的“胃口”偏大、电台被炸导致三兵团的指挥中断了三天,既未能及时获取前线的第一手信息,却偏偏又在恢复联络后下达了一条并非最优解的命令,而60军和180师对于来自上级的命令,执行得又过于“忠实”了。

正是由于信息渠道的中断,迫使180师在抢占马坪里还是布防驾德山的问题上进退失据,失去了战场上最为宝贵的时机。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6)

关志超在承认以上因素的同时,也同样指出了180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自从1947年由地方武装升编为野战部队开始,24旅(180师)长期执行内线作战任务,缺乏反合围的经验,从上到下都较为缺乏此领域的战场嗅觉。

反映在战场具体动作上,就是战士们往往重视控制山头,对于公路的重要性却认识不够,这便为美军坦克部队穿插直入留下了漏洞。

关志超还曾经举例假设,倘若处于当初那个局面之下、遭遇包围的是以“皮定均旅”为前身、习于外线作战、甚至具备“中原突围”经验的181师,结局很可能也大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讲,180师各级指挥员都有责任。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7)

传言失实

关于时任师长的郑其贵,关志超认为他的问题主要是过于机械化地执行命令,关键时刻未能当机立断。

当时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等人都曾经提出边打边撤、一部分人先渡江的建议,但并未得到采纳。

陆军指挥学院研究生导师、同样曾属于原60军的陈中龙,他的看法则是认为根本不应该有“指挥过于机械”之类的评价。

他认为“有大局意识,执行命令坚决”是郑其贵的优点,“难道执行命令有错吗?”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8)

而对于军长韦杰,主要质疑点则是在是否抢占马坪里的问题上过于犹豫,又未采纳副军长查玉升的建议:让179师和181师打进包围圈接应180师。

这一犹疑导致180师在千辛万苦、牺牲巨大之后突到鹰峰,但却并没能见到接应的友军,反而不得不继续面对美军围堵。

研究者们认为,当时的王近山、韦杰以及郑其贵,都因为信息匮乏等多种原因而产生了某种错觉:北渡汉江之后,180师已经安全了。

真实情况却是三面敌军围堵,180师伤亡疲惫,不但补给告罄,连赖以进攻的重武器也散失大半,实际上已经不再具备成建制突围的条件。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19)

朝鲜半岛的硝烟停息之后若干年,对于180师面临绝境的战斗表现才有了一些另一面的评价。

原180师师长郑其贵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他本人几乎从不谈及那场战役,即使提到,也是说对不起战友……

而到了几十年后,曾经身为180师一份子的梁玉琳等人却认为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关于180师的种种传言,正越来越偏离事实本身的模样。

梁玉琳曾经列举过自己听到的传言,“全军覆没”、“军旗被缴”,甚至还有更加离谱的“师长被彭总下令枪毙”之类。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0)

实际上这些传言每一条都站不住脚,但却偏偏流布甚广。

他说,师部仍在、两个团都有突围成功的营,怎么能叫全军覆没?至于军旗的事就更无中生有了,当初出国作战的身份就是志愿军,一切能够表征解放军身份的标志物品包括军旗全都留在了国内,哪里来的什么军旗能够被敌人“缴获”?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1)

老兵们的心愿

在2011年8月出版那本《血凝火炼的劲旅——解读一个真实的180师》序言中,梁玉琳写道——“作为180师的老兵,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把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史料介绍给广大读者。”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2)

和梁玉琳遭遇相似、想法相似的180师老兵,并不在少数。

早在1991年,曾任师参谋长的北沙就主编了《历史的回音——180师实战录》。

参与这本书写作的超过150人,同一事件往往有来自不同参与者、不同角度的亲历表述,足以进行相互印证获取更为全面的视角。

这本书由曾任180师政委的王观潮担任编审委员会主任,邓仕俊、北沙、李钟玄、常仲连等人担任副主任委员。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3)

每成一篇,都由各地的180师联络组联系各地的老同志进行审阅反复修改,多次审核后才最终定稿。

一大群人、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共同来完成一件事,这正是冯志诚所说的“180师的精气神”。

进入2010年后,180师的老兵逐渐过世,健在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他们的后代继承了父辈的心愿,继续奔走呼号为当年的这支队伍正名。

石敦豪的女儿石京秀曾经对媒体说过他们这一代人的想法和愿望: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些老兵”,记住历史本来的面貌,更希望能努力建立起一个有关180师的博物馆。

180师失利主要原因(180师老兵如何评价师长的选择)(24)

参考资料:

志愿军180师:曾陷入美军重围 被传全师覆灭;《北京青年报》;2015-01-13

志愿军180师:荣辱60年;《南方周末》;2013.12.5 张瑞

180师:六十年,一口气;《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23日

《浅谈总结经验教训--关于第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受挫原因的看法》;关志超;《南政校学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