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令

没想到,比起这个档期其他几部竞争激烈的大片,中美合拍的《雪人奇缘》居然悄无声息地在豆瓣拿下了7.5分,甚至还在北美拿下了周末票房冠军。

看起来,成绩似乎还不错。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

这几年来有不少中美合拍的动画,这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引入西方老牌动画厂商,就能让中国动画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抱着这种怀疑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小孩观众很多,都笑得很开心,也算是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群对它的真实反映。但看完之后我深深觉得,这个7.5分,实在是虚高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2)

当然,对于小孩子们来说,《雪人奇缘》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故事蓝本是梦工厂做的,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故事的标准化、工整度以及合家欢质感。

这差不多就是一个雪人 小女孩版本的《金刚》,或者《大黄蜂》式的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跟拥有神力的非人类庞大生物建立友谊的故事。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3)

《雪人奇缘》把这个原型故事做得足够简单、低龄且通俗化,即便是几岁的小孩子也能看懂孤僻的女孩小艺和雪人之间的友情,这也是它之所以在评分和票房上都还不错的原因。这是从类型化的角度来看的。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这是个中外合拍的动画电影,里面加入了不少的中国元素,但整体看下来,你却完全不会感受到这种合拍的必要,你甚至意识不到,这是一部有着「中国」的电影。

这就很有问题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4)

还是照例先说下电影,《雪人奇缘》说的是单亲少女小艺偶然在自己家的天台上捡到了来自珠穆朗玛峰的雪人大毛,并帮它逃过了波老板的抓捕。

和大毛成为朋友的小艺决定送大毛回家,她的好朋友阿俊和鹏鹏也加入了这个冒险小分队。

在去往珠穆朗玛峰的途中,小朋友们发现大毛拥有某种神奇的魔力,也正是这种魔力,让大毛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5)

这是一个典型的「回家」叙事,已经被好莱坞的无数动画讲过千百遍了,在护送大毛回到珠穆朗玛峰的「家」的过程中,小艺其实也完成了自己「回家」的过程,接受了自己父亲去世的事实,开始接受朋友和家人的关心。

这样的叙事模式可以被用在任何一个故事情景下,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国界和文化限制的。

但《雪人奇缘》把这个故事做得「中国化」的手法,完全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6)

它基本就只让冒险小分队在去往喜马拉雅的途中,经过了很多中国著名的景点,比如千岛湖,黄山,乐山大佛。

又或者你经常能在乡间见到的油菜花田,以及最终的目的地,珠穆朗玛峰。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7)

这基本就是一个「旅游观光片」的思路,所谓的中国元素,基本只呈现为故事的背景板,那些景色除了让观众有种地理辨识和熟悉感之外,不仅没有任何文化意义,也完全没有参与到故事之中来。

你可以把这些地方换成美国66号公路,黄石公园,日落大道,都没差啊!

所谓的中国元素,不过是一种「壁纸」罢了。

看看这些剧照,是不是很像壁纸?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8)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梦工厂不行了,但我不这么看。和皮克斯、迪士尼相比,梦工厂在这几年确实没有产出那么多让人惊艳的作品,但它们也曾经有过《怪物史瑞克》系列这种打破框架的「反童话」叙事。《功夫熊猫》的第一部甚至可以算是美国动画中把中国元素讲得最好的一个。

它们有讲好故事的能力,这一次《雪人奇缘》故事蓝本上的标准化,很大程度也都要得益于梦工厂的创作。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9)

《怪物史瑞克》

《雪人奇缘》的问题,是近些年来不少中外合拍动画所共有的问题。

比如去年上映的《妈妈咪鸭》,和《雪人奇缘》是很类似的思路,用一个大雁迁徙的故事,串联起半个中国的标志性景观。这让人真的很想问,为什么这些创作者们都这么热衷于以所谓的中国山水来展现「中国元素」呢?

类似的还有《功夫熊猫3》,熊猫们居住的熊猫村,亦可被看作是这种「景观化中国」的体现。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0)

哦对了,除了山水,还有一种展现中国元素的管用手法。那就是吃。

《妈妈咪鸭》里是让我们的主角们差点被做成烤鸭,还算是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结合进了戏剧的矛盾里,是个还算不错的处理,《功夫熊猫3》里延续了阿宝最爱吃包子的设定,但基本也只是一个让人物变得更有辨识度的手法。

《雪人奇缘》甚至都给你一种懒得再开发一下的感觉,这里面小艺、鹏鹏和雪人都特别爱吃小艺奶奶做的包子,而这个包子,除了提供给观众一种「印象里的中国」的感觉,也没能让影片变得更中国化一点儿。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1)

今年早些时候的《未来机器城》也可作为另一个例子,比起《妈妈咪鸭》《雪人奇缘》《功夫熊猫3》这类以动物为主角,展示自然景观的电影,《未来机器城》是完全不同的科幻动画质感。

在拿掉在直接诉诸视觉的那些传统景观之后,你会发现,那种「毫无中国元素」的质感变得更加明显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2)

整个《未来机器城》完全就是一部对过往我们看过的那些经典机器人动画诸如《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的大杂烩合体,未来的现代化城市更是看不出任何的中国元素。

你甚至会觉得它就像是一部参照了用户喜好而集成出来的大数据电影,把那些曾经最受欢迎的元素和故事类型结合起来,至于挖掘出更深的文化、国别、主题意义,那都不是它关心的部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3)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一批中外合拍的动画,都可以被称作为「壁纸电影」。

这个「壁纸感」是从两个层面而言的,一个是视觉层面,主要是像《妈妈咪鸭》《雪人奇缘》这样的传统中国山水展现,又或者是像《未来机器城》这样极尽所能展现「无国界」的未来感。

那些细腻的、唯美的、赛博朋克的画面,是刺激我们眼球和视觉,却毫无生气的「壁纸」。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4)

另一个则是影片本体层面的,也就是说,它们借用了西方动画熟练使用的那些故事蓝本、类型框架、剧作结构,甚至在哪个地方应该安插一个笑点,哪个地方应该放出一个反转,都是相当成熟流畅的,它们非常标准,就像无可挑剔的桌面壁纸。

但是在这种外在的「壁纸感」之外,它们也就什么都不剩了。

今年刚出的一部让人哭的电影(有部片在这个档期闷声大发财)(15)

动画能把无数电影无法实现的想象变成现实,这是它的无边界,我们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创作者们合作,是难得的拓展自我边界的机会。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创作者们却仅仅满足于使用那些优秀的、安全的、被反复验证过保证一定会有效的框架和外壳,沉迷于那些外在的「壁纸」,却不去探寻在这壁纸之下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语境和体系。

这不是懒惰,就是暴殄天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