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1)

据考证,此词写于南宋建炎4年,即公元1130年。是年,北宋都城东京陷落。金军南下,宋高宗赵构取海道避难,李清照亦雇船入海跟随而行。

词作于仓皇逃难之际,然而从风格看,这是一首豪情词,也是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词作,从许多名家的解读可知这也是一首梦词,笔者认为把它当成游仙词亦无不妥。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2)

天接云涛连晓雾

起句境界雄浑。云天一色,横无际涯,苍苍茫茫,吞吐日月。

“云涛”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时,许多时候与仙境相联系,如:

白居易有诗《海漫漫》云“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杨凭《长安春夜宿开元观》云“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云“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宋代柳永词《巫山一段云》有句“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

梁栋有词《念奴娇》写道:“蓬莱何处,云涛天际冥漠”

韩元吉《瑞鹤祥》有句“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等等。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3)

因此,结合本词最末一句“蓬舟吹取三山去”给予的照应,首句写的就是仙境所在。

词人因避难行船海上,可能想到了当年徐福出海之事,又由此想到了神仙之事,于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入了对神话传说的遐想中——词人此番出海,不是为了避难,而是要奔赴那海上仙山。

星河欲转千帆舞

次句气势磅礴。斗移河转,星辉映耀,千舸争流,好一派万千气象!

这是词人梦中飞赴仙山途中,路过天河看到的千帆竞渡的壮阔场面。

唐朝的齐己有诗云:“天风瑟瑟星河动,瑶阙参差阿母家”。

原来渡过了银河,就到了天帝所居住的地方了。

“千帆”舞动的胜景让词人内心里激动不已,这是天帝出动了千艘仙船前来迎接词人的场面。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4)

这让人想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的众仙列队迎接诗仙的场面:“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也让人想到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一诗中写到的众神迎候湘夫人的场景:“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5)

彷佛梦魂归帝所

词人恍恍惚惚,跟随仙驾回到了天帝居处。

人人都记得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仙界一员。

更早前,屈原便可在“天上”令“羲和弥节”,使“凤凰翼其承旗”,“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乘飞龙瑶车,“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李白更自称“青莲居士谪仙人”,因此他在人间可“举杯邀明月”,更能与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到天上后,得赠以许多礼物。

李贺也有过“玉轮轧路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的浪漫遥想。

但他们都有着浪漫的性格,而李清照却是用词笔真实地反映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看来,这首词很难得的让后人看到了她的另外一种风格特点。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6)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此句讲到了与天帝的交流,天帝的形象是那么和蔼,他亲切地问起词人欲归何处?

李清照此词应是化用了李白的《飞龙引》一诗,其诗有云: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李白造访天关时,得到了天帝的邀请,并派出玉女驾着河车前来迎接。天帝还赠以长生不老药,让诗仙永远青春长驻。

仙界的天帝竟如此和善待客并有慷慨馈赠之好,天上的祥和美好由此可知。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7)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下片承接天帝的问话而来。徐培均先生称这种过片形式为“跨片格”。

因天帝的态度亲切,词人便放下拘束,答语中有抱怨有叹息也有狂语当然也有求助之意。

我要归去的地方路那么远,我走了那么久,天都快黑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我空有满腹诗才也无法给我的征途施以任何助力啊。

词人面对天帝倾诉了自身的无奈,依前面所提李白之《飞龙引》可知,凡得天帝接见之人,或可满足心之所愿。又根据后文可知,词人希望得到天帝的助力,极速奔向目的地。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8)

显然,词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因此她——

九万里风鹏正举。

得到天帝的无私相助,词人此刻正抟扶摇而上,她化身了庄子逍遥游里正飞徙南冥的鲲鹏,奋翼翱翔,疾若弩矢,青冥迢迢,赖有长风相送。

李白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那是诗人欲借助李邕的力量向玄宗引荐自己,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呼告。

李清照是否也借此有所呼吁呢?

李清照在乘风振奋间,豪迈出语: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是一种三山在望的欢声,也是一种祈祷与祝愿。蓬莱仙山是凡人向往的地方,长寿无厄,欢悦祥和,安定圆满。词人此语当寓有避难海上,最终得以安然脱困的祷告。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9)

仙游为哪般?

此词写于李清照生临险境之时,夫死后自己孤苦无助,只能随御驾辗转,形势仓皇,疲惫交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要是人除了生理需要外的第二个根本需要。

当需要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

李清照处于乱世,金军的入侵造成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她有人身安全的需要,

但她不能预知这种需要什么时候得到满足,而心里的恐惧与焦虑使她无法承受现实状况,

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于是生出了于幻觉中寻求暂时满足的可能。因此,词人幻想着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若此番出海能到达,该有多好啊。此其一。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10)

词中李清照向天帝提到了自己是个“学诗谩有殷勤句”的人,亦即空有满腹才学,在国家危难时却什么力量都使不上。

作者的这一立意也像极了李白《古风》诗第十九首: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仙借仙界的安宁祥和反衬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当然,李白内心的愤怒表达得很直接。

李清照也借着对仙界的追求,委婉地表达了其用意,即是希望宋高宗赵构能起用真正的人才,如果他们能得到宋高宗的重用,就如借到了九万里鹏风,一定能施展才智,还天下一个太平。作为当时著名的词人,其作品的传唱度与影响力应不会太弱,那么想必宋高宗也能听得到的吧。此其二。

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题(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11)

本词无论立意、风格还是表现手法,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最多。

这的确是一首特别的词,是易安所有词中唯一首非婉约的作品,它不是词人真实生活的再现,却是真实内心的表达。

其情之豪,足可比肩志士男儿,其才之高,亦使此词风标独举,怪道梁启超评此词绝似苏辛派。

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资源。

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知否》剧名的神秘面纱:到底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