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学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冷门却很高级的诗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冷门却很高级的诗句(文章合为时而著)

冷门却很高级的诗句

文章合为时而著

——学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文/冯焕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后,由于从事文化文艺工作的关系,我第一时间翻看了第11个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去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当时感到特别振奋、由衷欣慰。这次重温这篇经典讲话,我有感而发就“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谈一点理解和感受。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的“时”,我的理解就是时代,每一个文章作者所处的时代。“为时而著”,便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承担着记录时代、传承时代、引领时代、促进时代的功能作用。时代性是一部优秀文艺作品最鲜明的特征,具有时代烙印、走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文艺作品之所以传世的灵魂所在,也是文艺作品应该永恒追求的主题。

历史上有影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无不与产生它的时代紧密关联,记录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深刻表达了当时人们的道德、思想、精神、审美和价值追求。

文学作品如此。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它的内容囊括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习俗、情感、认知和价值观。

我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蔡元培曾评价说,“《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则围绕主人公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生动展示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艺术作品也同样如此。

我国十大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宋代京城的繁荣景象,同时又暗藏玄机,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记述了王羲之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其书法艺术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随时代而生,又引领时代的风尚和时代的变迁。不管是高原还是高峰,文艺都是每个时代的精神食粮和精神脊梁,都占领着时代的精神高地。文艺工作者理应追随时代、顺应时代,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去书写时代、引领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文艺的传承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艺工作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与时代脱节、活在过去的唯历史主义者。文艺作品不能只往古而不追今。我们学习历史、传播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启迪当代、传承时代,从古人那里汲取经验智慧,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文艺离开了时代,往古而不追今,就成了历史文献。

历史上流传开来的文艺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民族文化生动、鲜活的素材,但它们不是单纯的历史记述,往往带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生活智慧和鲜明的时代借鉴性。

文艺工作者也不能“闭门造车”“天马行空”,做脱离现实、架空历史的虚无主义者。空洞的幻想缺乏灵魂,“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于时代、历史、人民而言,这样的创作徒劳无功,这样的作品毫无价值和意义。

文艺工作者应该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代弄潮儿。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是与人紧密联系的时空概念。文艺工作者不能脱离时代,正如人不能脱离社会,鱼不能脱离水。

文艺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生活实践,更离不开时代赋予作者的认知、情感、思想和三观,这些正是文艺工作者进行守正创新的基础。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文艺工作者只有主动融入时代,“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汲取营养智慧,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自己艺术理想、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时代在变迁,历史在曲折中前进,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但总体上是进步的、向好的。

文艺工作者要有时代的视野,时代的格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要有为时代激浊扬清的勇气、魄力和担当,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代风气。那些“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片面宣扬丑恶、传播负能量的作品,注定无法流传历史。

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是也终将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让我们跟随时代步伐,倾听时代声音,呼吸时代空气,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真正从时代去汲取营养、振奋精神、获得力量,用心去感悟时代、记录时代、歌唱时代。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