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1)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玮 通讯员 张红叶

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行动来到大美开福。近日,《实景交响诗·马栏山》燃情上线,致敬建党百年。

从空中俯瞰,开福区如同一支高擎的火炬,而浏阳河第八湾正好在火炬的抓手位置——马栏山,画出了一个大大的“V”字。“V”字形“跑马场”里,奔涌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春力量。

产业兴旺数开福

马栏山上追梦人青春洋溢

开福区产业兴旺,发展劲头十足。视频文创业、智能制造业、现代物流业、金融商贸业比翼齐飞、齐头并进。

以视频文创业为例,《实景交响诗·马栏山》取景的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内,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底座加快形成,现在已集聚视频文创企业3000多家。5万多名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仅26.7岁,创业者中青年占比接近90%。青年当家、文创为魂、科创作翼,这就是马栏山的青春脉动。梦和初心的队伍从脚下开拔,歌声和汗水一路挥洒,追梦的人们雄姿英发。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2)

特别是去年9月亲临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开福区的视频文创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现如今在青春的马栏山里,一座视频文创的高地正拔节生长。新时代的年轻人牢记的嘱托,高擎理想的火炬,时刻准备再出发。

文化积淀看开福

难忘清水塘的红色记忆

开福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是四大名绣之一湘绣的发源地,有千年沧桑的开福寺,有商贾如云的潮宗街,有红遍全网、底蕴深厚的湖南省博物馆。红色文化方面,开福区更是红色资源的集聚区,从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干部培训学校湖南自修大学,到全国最早的省级党组织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再到记录全省烈士名册的湖南烈士公园……城北各处的红色纪念点,已成为人们寻访初心的重要目的地。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3)

《实景交响诗·马栏山》到访的清水塘,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特别意义的红色纪念点。这里就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当年年轻的共产党人在这奋斗启程,这座典型南方风格的民居不仅见证了青年毛泽东等建党初期共产党人的热血奋斗史,也是他和夫人杨开慧婚后的“家”。“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1923年,青年毛泽东告别妻儿,独自背上行囊离去,一时间既是儿女情长,又是革命豪情,毛泽东的“小家大国”之路从这里走出。如今,清水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所在地。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4)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5)

乐享幸福在开福

大江大河交汇处扬帆起航

开福区安定和谐,居民乐享幸福。开福区始终坚持有质效、有温度的“两有”发展,致力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开福。民生支出占比多年保持在83%以上,教育现代化强区、医疗卫生现代化强区、充分就业现代化城区、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浏阳河在开福区境内汇入湘江,大江大河交汇处的长沙滨江文化园汇集了长沙图书馆、长沙博物馆、长沙规划展示馆、长沙音乐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景交响诗·马栏山》来到这里,看时尚动感的“音符”在这里跳动。它就像一只桅杆高高竖起的帆船,伴着浏阳河,映着旭日东升,装载着湖湘文化的过去和未来,以倔强不息的姿态,屹立于湘江与浏阳河汇合处,随时等待出港。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6)

党史学习教育赞开福

以行践知,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

一部《实景交响诗·马栏山》,不仅是一场献礼建党百年的纪念活动,也是一种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载体,是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

开福区党史学习教育对标对表,谋在高处;出彩出新,学在深处;帮扶解困,干在实处。从创新开展“三员学党史、三员讲党史”(三员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到打造全网首个音频类专栏节目《学党史 悟思想 开福开讲》,再到打造西园北里、潮宗街两条“行走的党课”路线,开福区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创作了一系列党史故事音视频节目,打造了一批党史学习红色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立体式宣传,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开福区更以行践知,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到秀峰街道新大塘社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开福区委、区政府身体力行、真抓实干,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把实事办进群众的心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江大河,奔腾不息。闪耀在城北大地各处的红色纪念点,就像一把把火炬,穿越百年历史云烟,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逐梦追光,青春不老。如今,开福区正奏响一部理想当燃、昂扬激越的青春华章,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高擎火炬再出发,奋力迈向新征程!

音符流淌大美开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实景交响诗·马栏山》发布后,一个个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广大观众,特别是生活、工作在开福区的市民为之心情澎湃,激动不已。

主创人员中就有不少来自开福区。执行总导演陈钦胜在湖南广电工作多年,对马栏山一隅相当了解。通过这次录制,他又走访了清水塘、长沙滨江文化园,对大美开福的魅力有了更多认识。他说:“我们这次录制,选取的三个点都是开福区的地标,非常能代表开福区的特色。”以滨江文化园为例,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渥,就坐落在浏阳河汇入湘江的新河三角洲,又拥有长沙音乐厅、长沙交响乐团,正契合了“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的主题。

陈钦胜告诉记者,开福区这一站有一大特点,那就是邀请了清水塘北辰小学的交响乐团参与录制。一所小学也能组建交响乐团?陈钦胜介绍,开福区去年正式启动了“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建设,推动名校名师资源全域化,让“学有优教”的幸福在每一个老百姓家门口升级。别看孩子们年纪小,但演出时一丝不苟,十分认真。“我们在清水塘录制当天,气温非常高,工作人员一度担心孩子们能否坚持下来。结果孩子们特别理解和支持,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特别感动。”陈钦胜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使用了花鼓音乐剧《少年毛泽东》的主题曲,该剧将于7月9日在长沙首演。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7)

省市共建长沙交响乐团后,长交进驻滨江文化园内的长沙音乐厅,“厅团合一”的举措解决了乐团发展的后顾之忧。乐团李佳蔚告诉记者,乐团参与实景交响诗录制,从浏阳锦绶堂一路走来,这次来到“家门口”演出,大家心情都十分激动。她说:“《浏阳河》是家喻户晓的湖南民歌,也是乐团的保留曲目,更是长沙的文化名片。未来,我们长沙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将继续唱响《浏阳河》,希望大家来到美丽的长沙、美丽的开福区,走进艺术殿堂长沙音乐厅,共同聆听这美妙的《浏阳河》!”

百年乐章中奏响青春交响乐(实景交响诗高擎理想火炬)(8)

家住开福区的市民周游是滨江文化园的常客。看到家门口的公共文化设施出现在《实景交响诗·马栏山》,她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推荐这个好地方。“我经常在滨江文化园的长沙图书馆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这里真的是学习的好地方!大家都十分认真,给人一种仿佛全长沙爱学习的人都挤到了一起的感觉。看到大家都这么努力,我也不能懈怠。”

在马栏山工作的短视频从业者胡弋也十分兴奋,她说:“哈哈!这下我又有‘安利’马栏山的新素材了!”随企业进驻马栏山后,胡弋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短视频业务也越做越红火,屡有爆款。她说:“我看着马栏山从创智园一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越来越繁华。最早要喝奶茶只能去楼下的超市买,现在茶颜悦色也有了,人气越来越旺。马栏山真的是一方宝地,对文创行业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大家来马栏山和我作伴!”

《实景交响诗·马栏山》解说词

从空中俯瞰,开福区如同一支高擎的火炬,而浏阳河第八湾正好在火炬的抓手位置——马栏山画出一个大大的“V”字。

“V”字形“跑马场”里,奔涌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春力量。马栏山视频文化产业园现有入驻公司1974家,员工的平均年龄26.7岁,青年“创客”占近90%,青春,是中国V谷蓬勃向上的底色。

青春马栏山,奋斗正当时,一座视频文创的高地正拔节生长。新时代的年轻人牢记的嘱托,燃烧理想的火炬,时刻准备再出发。

木板墙、镂空窗,清幽雅致的开福区清水塘22号,见证了年轻共产党人的甜蜜爱情和岁月峥嵘。1921年,这里成了28岁的毛泽东和20岁的杨开慧的家,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相继出生。毛泽东亲自创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担任区委书记,杨开慧则负责区委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青春的共产党在此点燃了燎原的星火。

家国天下,红色青春。年轻的共产党人在这奋斗启程。如今,信仰的力量已深深地渗入后人的灵魂和血液,灿烂传承。

被江河捧在手心的滨江文化园,时尚动感、棱角分明。它就像一只桅杆高高竖起的帆船,镌刻着湖南人的倔强和巧思,装载着湖湘文化的过去和未来,随时等待出港,与橘子洲这艘巨轮汇合。生生不息的浏阳河也是如此,永远青春,一心朝着大海的方向。

大江大河,奔腾不息,逐梦追光,青春不老。从江河的对谈中,我们听到厚德开福,迈向新北强的青春跳动;我们听到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青春澎湃;我们听到入长江,赶赴星辰大海的青春豪迈。这是高擎火炬、践行“三高四新”的呼唤,这是敢为天下先、中国V谷腾云而上的号角,这是理想当燃、昂扬激越的音符合鸣,酝酿成一曲乘风破浪的《浏阳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