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举国同欢的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群站在智商洼地的公号在某某民俗专家的引领下开启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咋呼模式来为节日助兴。
当然这种咋呼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春节展开,例如“福字绝对不可以倒贴”!
本来吧,面对这种弱智的言语我是不想理会的,但是不少朋友转发来视频和文章,并配上一句“原来我家福字贴错几十年了”外加几个尴尬的表情。这就让我不能不说上一句:”砖家的话你都信,能不尴尬吗?”
一
其实面对民俗专家这个头衔,我是有不少疑问的。例如:
民俗专家是怎么评出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民俗专家需不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民俗专家需不需要知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样的常识?
民俗专家需不需要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
民俗专家是否可以根据自己家的习惯去判定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对错?
对,你没看错,生就是倒着写的,作者用此表达他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的决心。而且视频后面专家又说福字帖在垃圾篓上可以倒着帖,呵呵,万籁此俱寂,唯闻打脸声!
那么什么才是对文化、对文字的不尊重?像专家这么胡说八道才是真正的对中国文化的极大不尊重!
三
再看专家怎么解释福字的。
这么长的一段,专家就最后一句话说对了,“这个字太讲理了”,是的中国的汉字太讲理了。
专家为了强调自己说话的分量,特意提了一句“古代《说文解字》里”怎么怎么。本来吧,他不提《说文解字》还好,那样我会理解成民俗对福字有这种解释。可是,专家你知道《说文解字》是哪个朝代的么?你知道《说文解字》是谁写的么?你摸过《说文解字》的封皮吗?就敢这么随意将锅甩给许叔重?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是这么解释的:
福:祐也。从示畐聲。
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
畐:滿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
一: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许慎说,福是神明降幅保佑的意思,是个形声字,从示畐声。许慎从头到尾也没有什么一代表房梁啊、一口田啊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
文字学家从甲骨文的字形解说福字,共同的看法是双手将贡品搬上祭台,祭祀神明以求庇佑。
甲骨文福字
四
再来说说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将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
其实无非就是取其谐音,福倒(到)了!
专家这时候又说了,倒,不是来到的到,是倒掉的倒。
好吧,这句话本身没有毛病,但是专家你可知道中国人在同音假借的使用上可是有好几千年历史了啊。
同学们回忆下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通假字。如果你没完成你的九年义务,那么说文解字里的“因声托字”我也就不说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按照专家的逻辑,那旧跟舅有啥关系?有太多的歇后语要作废了,有太多的汉字出错了。
例如花字,本意是指“艸木華也”。可是我们现在又把花用作动词花销等。那么,按照专家的逻辑,“草木華也”的花怎么能花销呢,这是错的,原则性的错误!
再简单点说,你跟朋友聊天,发88两个数字,他就知道你是说拜拜。如果按照专家的逻辑,这是八十八!
五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这位民俗专家的话没有两句是能站住脚的,那么他得出的结论就更不值一提了!
另外听说朋友说,国家宝藏、人民日报也说了福不能倒贴的事。
我实在懒得去查看这样的弱智言论。
在面对民俗这个问题上哪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即便在春联纸的颜色上,都存在着差异。
众所周知,帖春联应该用大红纸。但是根据清人周寿昌《思益堂日扎》记载:“宫殿春联,例用白绢。”清王朝入关前,宫廷皇族的春联便是用白纸白绢书写的,入关后又将此习俗延续了一段时间。
那么,专家是不是也要去跟清帝说,用白色春联是原则性的错误?
福建有地方的春联是白额而并非全红,是不是也要让他们改过来?
还有的地方丧服是黑色,是不是也得改过,统一标准,只能穿白色?
呵呵
六
你坚持你家的福不能倒着帖,没关系,这是你家的、你们这个地方的传统。
我家的福倒着贴,是我家的、我们这个地方的风俗。
我们不会狭隘到去说你正贴福字犯了原则的错误,也请你不要对我们倒贴福字指指点点!
所以,同志们,不要紧张,福字以前怎么贴,现在还怎么贴!
END
再说一句题外话,如下图:
其实这属于典型的直男癌思维,跟“女为悦己者容”的逻辑是一样一样。
按照这样的逻辑,写春联最好用简化汉字,旁边还得注上拼音!
对了,忘了说了,我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都是一班的,从来不去二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