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粤剧表演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上演,演出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次演出以“荔湾艺境”为主题,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表演释放出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时代魅力,挖掘和展现传统艺术中蕴含的新活力。

“荔湾艺境”项目共包括《@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和《有嘢听-荔湾寻声记》两个独立艺术作品。本次《有嘢听-荔湾寻声记》演出邀请了不同媒介的艺术家共聚一堂参与创作,艺术家们走入老西关观察新社区,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寻觅创作灵感,终于酝酿出这一台新老交织的时尚粤剧盛宴。

广州荔湾区播报(用声音线索唤醒城市记忆)(1)

寻声记

用声音观照城市

在走访过程中,艺术家们来到泮塘五约、恩宁路、永庆坊、龙津路、荔湾湖公园、宝源路、驿巷,大家发现荔湾保留了不少现代城市中已经少见的声音,如自行车在石板路上经过的震动声,西关大屋屋檐下鸟笼里的清脆鸣叫,街坊邻里炒菜的嚯嚯声,走街串巷收购废品的吆喝声,茶楼里的鼎沸人声……

一般情况下,大众往往对视觉信息更加敏感,而声音携带的信息往往被忽略。然而,若想领略荔湾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本地文化,“声音”无疑是一条无形而强烈的线索。

“有嘢听-荔湾寻声记”通过在荔湾驻地的日常声音采集,同时与粤剧演奏家的即兴表演相结合,以当代实验声音的角度重新理解、聆听荔湾。该项目邀请当代艺术家和实验音乐人沈丕基参加创作,用声音观照城市。事实上,将城市中的日常声音融入作品一直是沈丕基的创作主题,理解沈丕基创作的实验性,离不开理解声音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声音艺术的实验和抽象是沈丕基想要表达的艺术方式。他认为声音艺术家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收集和保留各种声音,用声音唤醒人们的记忆。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结合是艺术家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荔湾艺境》这个项目恰好给他提供了一个新契机。

广州荔湾区播报(用声音线索唤醒城市记忆)(2)

兼容并包而后生生不息

荔湾区是广州市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荔湾区依托粤曲民间文化资源成功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荔湾汇集和涌现了大量的粤剧名伶,拥有享“粤剧祖庭”之称的八和会馆,全世界凡是有华人和粤剧的地方,就有八和会馆分馆。此外,颇具岭南园林风格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集中承载了粤剧的保护和传承功能。

近年来,荔湾区也在多维度加强对粤曲、粤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粤剧艺术博物馆打造少儿粤剧免费培训基地,聘请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为艺术导师;鼓励支持粤剧粤曲文化进校园,培育和挖掘粤剧曲艺新人;在学校基地开设青少年粤曲培训学习,形成从小学、中学“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机制。

《荔湾寻声记》最终设定的作品结构是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在来到荔湾前,艺术家设想从色香味的角度去构思,而来到荔湾后,因荔湾与粤剧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艺术家当即决定以粤剧的音乐性来思考,为此,沈丕基特别邀请了粤剧青年演奏家朱俊杰、梁倩莹和粤剧演员共同即兴创作。事实上,声音艺术与音乐是不同的概念,在创作中加入粤剧元素也是艺术家们的首次尝试,让作品更有宽度与底蕴。

广州荔湾区播报(用声音线索唤醒城市记忆)(3)

烟火气里的粤剧艺术

对于声乐,中国古人早已总结出许多智慧:“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在“有嘢听-荔湾寻声记”的现场实验音乐表演中,沈丕基结合在地声音采样和与粤剧艺术家的交流成果,构思了“寻声”、“得音”、“和乐”三个篇章,共同组成这场实验性演出,形成“三起三伏”的观念形式。

一阵粤剧锣鼓的开场后,接着从收集来的“声”出发,现场利用电子效果与混音技术,带出一个大家熟悉的本地生活背景声场;中间结合传统古琴的音色衔接,转到以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具与粤剧锣鼓等打击乐的对话场面,体现乐器本身之“音”;最后回归到传统粤剧的演唱,保留粤剧曲目片段的传统演绎,突出“乐”的和谐。

这场表演选址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露天戏台广福台,满足了粤剧迷的传统观看习惯。粤剧艺术与岭南园林有着极深的渊源,历史上西关私家园林中的戏台就是粤剧表演的载体,如昔日的海山仙馆就在园中湖上设有戏台。在古典戏台上演奏一场现代实验音乐更是对“老城市新活力”的新视角解读。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通讯员】荔文宣

【作者】 郎慧;吴伟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