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不管是玩手机,打电脑,图书索引需要汉语拼音,就连车次等级编号,专用名词拼写,对外汉语等也需要用到汉语拼音,就连学习汉字,聋哑人手语等都要首先学习汉语拼音才行,五十年来汉语拼音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我们开启的是一扇走向现在,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大门,然而这扇大门的背后却有着一条寻道图强的漫长路途,这就是百年来激荡沉浮的中国拼音之路,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1)

从清末1840年开始,中国遇到了深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一窝蜂的来到中国建立殖民地,尤其是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后,中华民族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许多爱国人士认为中国贫穷落后,不如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就是教育不普及,民智不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普及教育,开通民智。可是普通的百姓又感觉汉字太难了,一时半会学不会,而且穷苦人也没钱去上学。那时候的文盲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怎样扫盲成了大难题。其实汉字自古就有着高高的门槛,识读的困难将无数百姓拒之门外,读书成了少数人的特权,那么我们的古人是如何识字的,为什么连无数饱学之士都发出“汉字至难”感慨。

古代最早的 识字方法叫直音法,就是用一个你会念的同音字去注那个生字,后来佛教传入以后,中国人接触到印度的拼音文字后才懂得怎么去分析这个声音,后来一个叫守温的唐朝和尚用36个常用汉字做字母,发明了反切法,:比如说东方的东就是 “ 德红切”,就是取上面(反切上字)的生母d,取它下面(反切下字)的韵母ong。拼法就是—-德红:东。这个方法使用了一千多年。可是这样的方法根本不能用来扫盲,因为直音法是用一个汉字 去注另外一个汉字,如果这个人连一个同音字都不认识怎么办,反切也是一样,对于不认字的人根本没有作用,识字依旧是中国人的难题。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2)

而对这一难题有着更深刻体会的是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明朝时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日记里写道: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像中国话那样难于被外国人所学到的,然而也正是这些被汉语深深困扰的外国人谱写出了中国汉语拼音的前奏,公元1958年利玛窦和他的朋友发明了一个拼音系统,确定了五种声调,并且把它作规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罗马拼音方案,1625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以利玛窦的拼音方案为基础写成了一部 完整的罗马字注音书籍《西儒耳目资》,这本书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原来汉字的注音也可以用这么有限的一些字母和简单的拼法就可以全部拼写出来。在外国人创制的拼音方案中,英国人威妥玛于1867年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对后世影响最大,不过这些方案意在帮助来华的外国人学习汉字,虽然客观的为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此不以为然。

然而在 清朝被西方列强打败后,汉字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思索,在学习西方文化,自救图强的思潮中一个叫卢戆章的人提出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不好用了就要换掉这样的口号,1892年他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一目了然切音新字》出版,就是把汉字都换成拼音文字,并且是拼厦门话,他希望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提交了三次都没成功,于是他回到老家自己去推行,还受到了不少嘲笑,他都一笑置之。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3)

1900年庚子国变之后,那些有识之士高呼教育的改革者们对清朝政府的昏庸无能摇首叹息,对普通百姓的麻木无知愈发痛心疾首。也是这一年一个叫王照的河北人从日本归来,他根据日本的片假名发明了一种叫做《官话合生字母》的拼音方案,官话就是北京话,这是中国第一套笔划式拼音字母,就是从一些汉字里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偏旁做字母。

1903年王照把这套拼音方案印成了课本,直隶总督袁世凯13岁的儿子袁克文也得到了一本这样的课本,没有人教就学会了,袁世凯非常高兴。官话拼音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因为当时清政府本身也意识到统一语音的重要性。人们发现京城口音可以使语音统一,王照拼的恰恰是北京话,他的方案被推行到全国10年之久,影响力非常大。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4)

1911年清政府学部在《统一国语办法案》中规定检定教员需考问官话。师范,中学,高小各项考试均加官话一科,从此汉语拼音运动从民间跻身政府并与国语统一运动合二为一。然而这个政策实行还没到一年清政府就被推翻了,公元1912年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孙中山建立民国后提倡教育兴国,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国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可是在普及教育的时候遇到了两个难题,一个是汉字繁难,一个是方言繁杂,于是国民政府把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部分代表人物召集在一起开会,确定了6500个汉字的准确读音,但是在采用字母这件工作上遇到更大的分歧,每个人都各说各话,字母方案居然有28种之多。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5)

最后鲁迅提议用采用了清朝王照发明的汉字笔画式字母,并加以修改定名为注音字母,这种从汉字里变化而来的字母迎合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心里,并且简单,实用性强,从此这种字母在民国时期广泛推广,注音字母从颁布的那天起,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现性,没有脱离反切的那个轨道。

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了全国,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中,钱学同,胡适等救国心切的学者提出了激进的看法,要用西方的罗马字母逐渐代替汉字,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言论,废除汉字就是割断了历史,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归属,然而那时这种废除汉字的呼声无疑又折射出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希望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迫切心里。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诸事待理,由于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文盲和半文盲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80, 极大的阻碍了国家进行现代化的进程,所以提高群众的文化非常重要。提高文化就要认字,认字就需要一个完整的拼音方案,读音要标准,容易懂,之前的那些拼音方案都有很大的局现性,所以制定一套新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共和国缔造者们亟待解决的大事。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6)

于是中央快速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里任命的这些专家全都是中国一流的语言学家,摆在专家们面前第一道难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字母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包括民间也积极探讨,没有多长时间就出现了655种来自民间的方案,经过这些学者们夜以继日的研究探讨,最后终于诞生了现在我们用的这种汉语拼音方案,并通过了国务院审定委员会审议。这个方案是在过去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采用拉丁字母来说它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推溯到350多年以前的明朝,近则可以说是总结了六十年以来我国人民创制汉语拼音方案的经验,比之前的所有拼音方案更加完善。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7)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拼音,国务院决定将1957年12月到1958年1月设定为汉语拼音方案宣传月,供全社会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这个新的汉语拼音方案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汉语拼音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成为中国儿童学习知识的起点。同时在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中它也开始发挥作用,那时的人民都想着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中国,一个进步文明的中国,所以学习气氛非常高涨,几年时间大多数中青年基本脱离了文盲。

我们回看历史,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国建立,从汉语拼音的兴起到每一次的改革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那是跟民族自救,振兴中华联系在一起的,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字改革,它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如今的中国欣欣向荣,国家富强,汉语拼音功不可没。

汉语拼音的主要发展阶段(汉语拼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改良)(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