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书酱:头条签约作者,一年共读100本书。如果你没时间自己读书,点击右上角关注!

微博上曾经有个流行段子:

你正在轻松地看剧,突然想起论文还没动笔,于是变成紧张地看剧;

你正在轻松地刷微博,突然想起PPT还没做,于是变成紧张地刷微博。

为了逃避开始一件工作,很多人都会对“该做的事”假装视而不见,或转而去做无关的娱乐活动。就算心里明明有压力,却还是不想有所动作,于是越拖越久。

克服拖延的方法数不胜数,但拖延症仍然是一个宇宙顽疾。为什么?不是大家总结的方法不够好,而是大多数方法都需要启动时的“助推力”。而习惯拖延的人,恰恰没有这种推力,或者说推力常常不足。

这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素材较差,跑步只能勉强跑100米,你鼓励他、让他冲刺400米,光想想腿就软了,怎么可能成功?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认命吗?不然,可以换个思路,用种巧劲。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方法可能是你所能见到的最简便的抗拖方法了,它就是“5秒法则”。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2)

01、从家庭主妇到效率达人

在美国有一个中年妇女,梅尔·罗宾斯。由于事业陷入瓶颈期,婚姻差点触礁,她家几乎破产。

待业在家照顾孩子期间,她每天早上得起来给家人做早餐、给孩子整理书包,然后再送他们上学,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

每天,她最大的困扰是早上起不来。然后,因为赖床导致早餐来不及做,孩子们的衣服也穿得乱七八糟,还会赶不上校车,上学迟到。

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她一度崩溃,每天都处于羞愧和后悔当中,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什么希望了。

然而,某一天转机突然降临!

晚上睡觉之前,她在电视里看到火箭倒数计时发射升空的画面:5、4、3、2、1,发射!发射台上卷起了漫天烟尘,火箭一飞冲天。

她突然产生了了个想法:我可以试试,把起床过程想象成火箭发射,强行把自己从床上发射起来!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3)

第二天闹钟又响了,按照以往的惯性,她会把闹钟给摁掉继续睡。好在,她突然想到了昨天晚上的那个火箭升空画布。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心里倒数:5、4、3、2、1,发射!

数到最后一个数的时候,她竟然“腾”地一下就从床上弹起来了。这次意外的成功,或许只是因为运气好?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她每次用这个方法都能起床成功。甚至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赖过床。

这个神奇的方法帮助了她,从那以后,每一次要犯拖延症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倒数五个数,然后开始行动。

她把这个可以克服拖延的办法称之为“五秒法则”,并且介绍给了身边的其他人,帮助很多人克服了拖延。

她甚至因此而上了著名的TED演讲。她的那次演讲,《如何不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在YouTube上有超过千万人次观看。

接着,她又将心得总结成书,出版了《五秒法则》, 上市一年在美国热销40万册,售出26国版权。

现在,美国大通银行、美国百年通讯企业AT&T、微软、思科、雀巢、强生、富士施乐、哈佛商学院、美国特大药品零售商CVS、美国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等都在运用5秒法则,激发人们内心强大的内在力量。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4)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5)

02、为什么5秒法则真的有用?

所谓“五秒法则”,说起来和它的名字一样简单,是指当你想要或正在拖延的时候,在心中倒数五个数,数到一后就开始行动,一秒钟也不耽误。

通过这一行动,给自己的行动制造“发起仪式”,屏蔽大脑的“拖延惯性”,将丰富、多变的感受,变为粗暴、直接的行动,这样能有效刺激活化能、改变原有状态,将人从容易空想的状态中驱赶出来。

这就好像在运动场比赛时,如果你听到指挥员吹响了口哨时,你不会坐在地上想“这次会跑第几名呢?是先冲刺,还是最后冲刺呢?万一输了会不会很丢脸?现在放弃还来得及吗?”

而是一个箭步冲出去,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跑完再说。这个时候你不会拖延,不会犹豫,不会想东想西,行动是唯一的选项。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6)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发令枪的信号机制,直接屏蔽掉了你的思维、感受,将当前的需求和“行动”直接关联起来。

这个关键步骤,也被称为“夺回控制权”。从谁手中夺呢?从我们的大脑那里抢夺。

人类的大脑非常聪明,但正因为它太聪明了,所以有时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脑的问题在于:思考的时间越长,行动的欲望越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心里想有所改变、有所行动,但越思考越害怕,越容易停滞不前。

相反,如果你先放弃思考,直接开始倒数,“发散思维”、“找借口”模式就被屏蔽了,所有注意力和能量,都被近集中在了行动上。

从脑科学角度来说,5秒法则制造的“发起仪式”,刺激了大脑中的前额皮质,能够快速唤醒人脑中的“理性决策者”,赶跑“想及时行乐的猴子”。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7)

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在于“活化能”(又被称为阈能)。

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化学中,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时,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时,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因此,活化能越高,反应越难进行。

遇到难题时,我们表现出的犹豫、纠结、恐惧、拖延,就是活化能高的表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并不是真的想帮你成长、成功,它只是想让自己感觉更舒适、并少痛苦。

大脑的这种自动运行模式,让很多人一辈子都受困于自己的舒适区,难以迈出关键的几步。由于大脑的运行速度很快,能在33毫秒内处理一个面部表情,因此,它总能迅速地说服你选择更安全、更轻松的活动,如:刷刷微博、朋友圈,而不是痛苦地打开PPT,开始做总结报告。

但是,这样真的是“深思熟虑”、“为自己好”吗?其实,不过是为拖延、放弃找借口罢了。长此以往,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还会导致人的认知失调。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8)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对自我的认知(通常是正面、积极的)产生分歧,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比如,一项重要的工作你拖了整个周末都没着手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你放纵自己打游戏、看小说、追剧,享受放纵和自由的快感。但是,在这个过程你,你是真的很享受,还是常常忐忑不安呢?

恐怕是后者吧,就算最后在周日晚上熬夜完成了工作,也常常感到精疲力尽,工作也难以完成得让自己满意。

我们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目前暂时没有行动,是因为时机不会,自己还没有在心理上准备好。

其实,这种观念有百害而无一利。大脑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它只尊重deadline。

所以,用工具把问题变简单,而不是让头脑把问题变复杂。这个工具就是5秒法则。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9)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0)

03、怎样用5秒法则,甩开焦虑不安?

前面我们说了怎样用5秒法则开启行动,下面,我们再来用它帮助自己摆脱情绪陷阱。

撒贝宁在《吐槽大会》上说:在大家都为高考而焦虑的时候,他被保送北大了;大学毕业,在大家都为找工作而焦虑的时候,他被保研了。

这样的人生赢家,你说气不气人?然而,这位北大才子也曾在采访中承认:每次录节目前都会焦虑,甚至看球赛也无法缓解。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怎样给自己的背包减减负呢?5秒法则或许能帮助你。

担忧是人类大脑的默认选项,任何事情都可能会让人产生新的忧虑。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1)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即使在快乐的时候,也会想到一些坏的场景。比如,和孩子享受拥抱的时候,可能会担心未来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父母在子女婚礼时,看着自己的女儿穿着漂亮的礼服,就会想到她将来要远离自己,感到悲伤和孤独。

跟家人一起自驾旅行,明明应该享受难得的假期,有人却一直担心会发生车祸。

其实,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打破负面思维的模式,倒数5秒,然后换另一种更积极的角度去想:

“ 这个时候,我该感激什么?这个时刻,我该记住什么?”,这样就能快速缓解自己没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焦虑是一种“觉醒状态”,所以与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让大脑相信所有身体上的不安和警觉,只是身体想让自己更兴奋,更有活力而已。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2)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3)

当你做着一件让自己担忧的事情时,你也正在做一件非常非常勇敢的事。

一分钟有12个五秒,一小时有720个五秒。

每一天,第一小时,我们都有很多机会可以重新开始。深呼吸,倒数5、4、3、2、1,Just Do It。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4)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职场人,头条签约作者。 我坚信“脑内千山万水,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或者帮我转发一下,谢谢。

5秒法则影响你一生(改变竟这么简单)(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