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持续飙升的收视率,一边是豆瓣迟迟不能破7的评分,这是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当下的处境,数据对比宛如“爆款烂片”。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

然,高收视低口碑的“烂片”大多数都是人气演员撑起的狗血偶像剧,与走政法线的《巡回检察组》完全没有相似之处,且后者具有天然路人缘。

《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搭配《重案六组》编剧余飞,演员团队既有吴刚、许亚军等人客串,又有于和伟、韩雪、韩童生等人坐阵,完全是王炸配置。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

这么一堆神仙卡司如果配上一个好剧本,妥妥地《人民的名义》再现,但从目前来看,这个成果只达成了一半,收视率有了,口碑却没了。

面对这种情况,《巡回检察组》制作人李学政发文进行解析,字里行间都在指责打分不公平,暗示作品遭遇“黑恶势力”打压。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3)

类似的情况在卡司配置旗鼓相当的年代剧《老酒馆》播出时也有出现,这部剧同样是高收视低口碑,当时导演刘江被直接认证“被黑”。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4)

不可否认,豆瓣受粉黑大战影响不小,评分远不如以前夯实,但无流量演员参与的作品,其实被大范围“黑”的情况极小,路人观众仍旧是评分主力。

七话很喜欢《老酒馆》诠释的风骨,目前也在欢乐地追着《巡回检察组》,但客观来说,这些作品的差评并不能全部推给“黑”。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5)

他们的高收视有其依据,低口碑也值得制作方深入探索原因,而非抱怨。

高收视的筹码

低分作品拥有高分收视或热度,大多数情况是演员阵容非常有号召力,一般高人气演员的作品极易产生这种成果,但也有一个特殊存在:

制作班底有信任度、题材拥有强竞争力的作品,同样也有收视“滤镜”。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6)

《老酒馆》、《巡回检察组》包括正在热播中的《大秦赋》,都是这一类作品的典型,他们拥有扎实的制作班底,以及少见的题材视角。

在言情甜宠泛滥的当下,得类型者得天下,制作方们不热衷的题材反而缺少竞争力,作品人气更容易出圈,能博一个好成绩。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7)

对于观众来说,因为这些题材产量少,有时候作品出现瑕疵也会因选择空间小而持续追剧,被老粉们边骂边追的《大秦赋》便是典型。

《老酒馆》、《巡回检察组》在各自的题材里也是被期待的成品,再加上三部作品演员班底路人缘极佳,很难被观众完全忽视。

正在播出的《巡回检察组》、《大秦赋》如今在豆瓣都已经跌到6分 ,但仍旧阻挡不了他们一个收视走高,一个网播量居高不下的成绩。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8)

不是作品毫无缺点,而是“有槽点的它仍旧是当下的佼佼者”,个体的精彩全靠同行的衬托,同范围内观众实在没有更完美的选择。

当然,这些作品的优点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部剧完全无可取之处,那么即使只有这么一部在播,强行买单的观众也撑不起数据。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9)

这些剧的优点七话早已开文探讨过,这里就不重复提及了,与优点相比,制作团队更应该重视作品被差评的原因。

一部优点可以完全掩盖缺点的佳作绝对不会被黑到6分,2020年《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评分便很可观,真正的好剧,自来水会撑起一片天。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0)

豆瓣评分持续走低作品,大多有其难以回避的弱点存在,目前迟迟不能破7的《巡回检察组》,便存在三个拉低分数的问题。

泛滥的广告

为了更好的制作,影视方只能接受广告的存在,作品需要金主爸爸投资才有条件开拍,这一点观众是能理解的,多年来也早已习惯。

但,《巡回检察组》的金主爸爸们,实在太多,太猖狂,太烦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1)

它网络平台播出时有一个片头广告,两个中插广告,这是网台联播作品里比较少见的,一般只有纯网播的作品才会这么频繁。

插播已经有过度迹象,更拉低观众感受的,还有无孔不入的内容植入,且植入方式不仅仅是LOGO展示,角色们还必须提及。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2)

于是,氛围浓郁的剧情角色总是会突然来一句XX坚果真好吃,我要去XXX买衣服了,来XX查一下旅行,你喝不喝XX的水……

连重要的谈话时刻,都会安排一个与情景非常不搭的保姆在场,只为主角让她离开时来一句:我做好的饭已经放在XXX集成灶上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3)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4)

请问,谁家会天天把集成灶的品牌名挂在嘴边啊?提到灶台都已经很勉强了。

这种片段,演员没有出戏,投入分析剧情的观众情绪却秒速被抽离,体验实在抓马,同样也不是值得鼓励的影视制作方式。

广告植入能够理解,但国内影视行业对广告商的妥协度委实过高了,海外剧同样存在大量广告植入,处理方式却比国产剧温和许多。

日剧专门开辟中插环节,会由旁白念出投资商品牌,完全不影响剧情。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5)

韩剧的植入则会融入角色设定,比如设计女主化妆内心戏,没有LOGO大特写与口播,观众会觉得自然。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6)

在七话接触的影视作品里,唯有国剧能够容忍无孔不入的植入,允许角色在剧情里加广告口播,恨不得把LOGO怼到观众脸上。

是真的不同意粗暴直白的植入便拍不了剧吗?

《琅琊榜》、《人民的名义》没有这么直白的广告植入,今年的高分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同样没给观众留下广告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7)

对广告的依赖会让作品失去自主权,不断地妥协更会让广告商加强粗暴条件,影视人不应该被资本绑架,让商气吞噬了匠气。

站在不能纵容广告泛滥的角度,便会有观众用低分警示,《巡回检察组》差评里广告被提及的频率,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8)

过长的铺垫

《巡回检察组》的叙事线很大胆,前11集几乎都在做铺垫,六个案件并行给出大量线索,涉及几十个角色。

前期不少观众会因捋不清案件产生疑问,到了第12集故事陡然有了转折点,很多线索会与疑问进行碰撞,越揣测越烧脑,非常精彩。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19)

这让持续追剧的观众感受颇佳,但在没有爆点的情况下,能耐心等到10多集才评价的观众并不多,很多人会先入为主以前期的体验来打分。

《巡回检察组》的叙事是精彩的,但受快节奏生活影响,当下观众的追剧习惯已经发生变化,想要抓住更多人,编剧可以考虑下适应改变。

开篇给出爆点内容,更能让观众率先产生高亢兴趣,比如《人民的名义》开篇的“小官巨贪”,一面墙的人民币值得观众的高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0)

2020年几部大爆的作品往往都是开篇便有冲击力的,《隐秘的角落》出场“爬山”、《沉默的真相》“地铁抛尸”、《传闻中的陈芊芊》光速“穿书”。

每一个都有让观众意外的桥段,且这些桥段是奠定整个作品的基调,戳中观众兴奋点,又凭借简洁有力的叙事赢得好口碑。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1)

不是开篇没有大爆点的作品便非佳作,而是从当下追剧习惯来看,前期过长平缓铺垫,太容易流失分数与观众,编剧们还是需要多研究如果破解。

国产剧PTSD

国产剧频繁出现某些雷同的槽点之后,慢慢让观众对某一类设定产生了PTSD,有时候只要出现此类设定,便会引发无数反噬。

《大秦赋》40岁张鲁一演12岁嬴政触犯的便是“演员装嫩”,帝王角色要为父走天涯,触犯得则是给权谋角色按小白花人设的哗点。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2)

这两个设定,在《大秦赋》前20集最大的槽点所在,作品吐槽声便是由此开启的,不是这种设定完全不能存在,而是它不讨喜且过度泛滥。

而《巡回检察组》则触犯了三个国产剧的PTSD。

其一、女主人设。

国产剧习惯性将女性角色设定为不理智、不专业、冲击类型,有时候需要角色犯错推剧情时,往往也会习惯性安在女性角色身上。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3)

《重启》雷城剧情原本是口碑最高的一段,但因为女主角不断“失误”卖队友,还是引发了不少吐槽声。

《人民的名义》好评无数,但设定与专业人士反差极大的林华华,被形容成“败笔”,并不是林华华不真实,而是观众太厌恶这一类设定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4)

《巡回检察组》中罗欣然一角同样陷入这个问题,成了差评攻击对象,连带韩雪演技也受到质疑。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5)

其二、专业知识。

国产职场剧或专业性强的行业剧,往往出现两种创作雷区,一种是借职场的皮谈恋爱,另一种则是专业知识不过关。

《巡回检察组》大部分设定还是有力的,但一些公检法常识也有戏剧化过胜的现象,强奸案的处理流程,便受到不少质疑。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6)

类似的质疑会让作品的专业性下滑,影响作品质感,也是低分收割机。

其三、主旋律说教。

主旋律作品很不好拍,它需要输出鲜明理念,将人民的正义传递给观众,但又不能直接怼给观众,否则会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

就像儿童教育专家提及的家庭教育一样,父母向孩子传递了好的引导,但又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教育了,才是最成功不易引起叛逆的方式。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7)

不是传递的内容不好,相反,这些内容是影视剧必须要传递的,但需要用合适的方式传递。

《巡回检察组》拥有非常不错的内涵引导,但在处理在过于直白了,陷入说教模式,开篇便是张书记表决心,熊绍峰与朋友私下会面的口号白的过分。

豆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收视率破4豆瓣却仅有6.4分)(28)

这种直白说教式剧情的感染力,与《人民的名义》开篇主角相互施力却处处有正能量的传递,还是差了太多。

愿意包容的观众会选择性忽略,但不愿忍耐的观众,很容易因为说教PTSD给出低分,这是故事切实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巡回检察组》是一部值得追、相对不错的作品,但提出问题并不代表否认作品,而是希望作品能够更上一层楼。

制作方们应该直面问题所在,找到原因进行拆解整理,在下一部作品里进行规避,才能持续产生佳作,而不是陷入“被黑思维”,让问题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