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现代医学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身体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这是针对猝死,世界卫生组织所给出的定义,其中的关键词是“因病”——而不是交通事故、遭遇暴力等;“突然”——发生时间不可预料,之前也没有将死的征兆。

黄帝内经揭示人生病的原因(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1)

至于从发病到死亡,这段时间多长才可被认定为猝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应在6小时以内。此外,还有1小时、12小时、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争论。

在《灵枢 五色》篇中,黄帝的学生——雷公就曾向老师提问:

雷公曰:人不病卒(通“猝”)死,何以知之?

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

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

雷公问黄帝:有的人平常没有患病的征兆,但却突然死亡,怎样才能知道这样的病情呢?

黄帝说:这是因为暴厉的病邪深入到了脏腑之中,所以才会平常看上去没有病兆,但却会因内闭的暴厉邪气发作而突然死亡。

黄帝内经揭示人生病的原因(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2)

雷公问:有的人,病情看上去已经缓解了,但却也突然发生死亡,怎样才能知道这样的病情呢?

黄帝说:如果赤色浮现于面部的两颧之处,大小有如拇指,这样的话,即使病情已经有所缓解,但还是可能发生突然死亡。如果黑色浮现于面部的前额之处,大小有如拇指,就很可能会发生没有患病的征兆而突然死亡。

雷公再次叩拜说:您讲得太好了!这些病人,在死亡时间上有没有规律可循?

黄帝说:医生要善于诊查病人的面色变化,就能知晓疾病的预后情况。

曾经历过身边一位同事的猝死,中午时分,这位83年的男生倒在了洗手间,虽然被及时发现,虽然救护车只用十几分钟就赶到了,虽然不停地帮他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但却依然没有挽回他的生命。事后,与他合住的室友说,之前一周,因为个人感情问题,他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吸烟、喝酒,然后第二天照常出现在办公桌前,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大约就是“大气”早已“入于脏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