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节奏运动(音乐与身体的结合)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同时可以是孩子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已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尔克罗兹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一段可以称之为音乐的东西,也许没有和声、也许没有旋律,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节奏。

忧郁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1)

每个孩子都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只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早在摇篮里的孩子就喜欢靠在妈妈的胸膛感受着妈妈的心跳进入梦香,因为这种生命的节奏是他(她)早在胎儿期就已经熟悉的。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也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方式。从孩子2岁开始,就可以让他们熟悉各种声音的节奏,这是孩子理解音乐节奏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有利于长大以后养成做事由条理的习惯。

  • 节奏(rhythm)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音乐中的节奏概念是很宽泛的,它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凑。

  • 节拍(metre):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 :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 "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带有行进的特点;还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

  • 忧郁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