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

1990年,香港的某个小剧场。

一个男人在台上,表演单口喜剧。

黑白衫。

平头。

高颧厚唇。

打扮朴素,相貌平平。动作滑稽又可笑。

总之,毫无星相。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

谁能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18线糊咖,会在日后被人们奉为神。

他就是黄子华。

娱乐圈里,长相普通的人,想要出头,往往要另辟蹊径。

黄子华是其中一个。

从走进无线编剧班,到在TVB剧里打酱油,一晃六七年,依然查无此人。

他闷坏了。

多年后,决定一抒胸臆。

结果,那场只有300个观众、名为《娱乐圈血肉史》的表演秀,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

他嘻笑怒骂。

自嘲自贬。

幽默如刀,句句戳心。

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又后劲十足。

他一战成名。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

此后,他从300人的小剧场,一步步走到了万人瞩目的红磡。

触底反弹。

逆袭而上。

他开创了“栋笃笑”,靠着幽默和讽刺,一路打怪升级。

吴镇宇、郑中基、佘诗曼、刘青云,纷纷成为粉丝,积极捧场。

古巨基说:“神救赎人世,靠笑穴。”

他有了民间称号:

“子华神”。

直到2018年,他谢幕封麦。

告别演出的海报一出,众口哗然。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

人们这时突然发现,没有黄子华吐槽的香港,变得落寞了。

变得少了一点味道。

灵魂的味道。

是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黄子华和他的“栋笃笑”,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香港文化的标志。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6)

香港作家黄碧云曾说:“黄子华凄凉的日子,都在他的笑话里。”

黄子华在底层多年。

栋笃笑的舞台上,他分享自己的经历。

屈辱。

困窘。

摸爬滚打。

母亲改嫁。

他笑称:“都不叫我去,原来她不是跟我爸爸结婚。”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7)

后来母亲又被继父家暴。

继父经常拿着菜刀,去砍在厕所吓得瑟瑟发抖的母亲。

他转述的时候,却风轻云淡:“我这对父母健身的方法就是打架。”

健身器材是“菜刀”。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8)

1984年,黄子华拿下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硕士,回到香港。报考无线演艺培训班。

那一年,无线五虎正当红。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个个风生水起。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9)

周星驰刚从这个班毕业,正式入行。

渐成一代喜剧大佬。

只有他,一无是处。

在电台主持。他采访嘉宾,嘉宾频频打哈欠,丝毫不把他当回事。

当导演助理。主要工作是去给黑社会赔笑,求他们少收点保护费。

在电视台上班。他最喜欢的地方,竟然是电梯。

因为当自己和制片人同乘电梯时,就可以堵住对方,让对方无处可逃。

为什么要堵人?

因为没有人愿意给他安排戏约。

经理再三劝诫他,长得太丑,别当演员了。

他说:“原来,这个圈子不接受我这种姿色平庸的人啊。”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0)

就连分给他的角色也一样。

有时候,是“年轻有为的性无能。”

英俊是英俊了。

但“没用”。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1)

有时候,是变态。

穿一身鲜红色西装,留一头长发。

明明什么都没做,就被人当成偷窥狂,抓进警局。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2)

剧中,他以市侩,消化不公。

“没人可以这么对我,除了给我发薪水的那个人。”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3)

现实里,他以自嘲,应对辱骂。

有一次,被人骂是斯文败类。

“我一时之间,

真的是瞠目结舌。

因为从来没人形容过我斯文......”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4)

大众轰然而乐。

黄子华以市侩和自嘲,走入观众心中。

他开创了栋笃笑。

一个舞台,一个人,一支麦,一种粤语,一场脱口秀。

他将悲剧人生,熬成喜剧笑料,以飨港人。

在《金盆口》那场,他说了做栋笃笑的13个理由。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5)

一,朋友患病。

二,时常失眠。

三,带来笑声。

四,下班不想回家,回家不想上班。

......

还有一个理由是,“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霸占整个世界。”

他说:“我只是一支没什么用的火柴,但如果我不燃烧,那我就是一支‘废柴’。”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6)

从此,开始大刀阔斧的批判。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7)

有一次,他跟陈小春同台,担任选秀节目的评委。

节目上,有国外选手用英文介绍自己。

陈小春听不懂。

黄子华好心给他翻译。

没想到,陈小春反怼:“你这么鄙视我?”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8)

黄子华揶揄:“向你解释叫鄙视你,问你要小费是不是打劫你?”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19)

不留余地。

却令对方无地自容。

他嘲讽起娱乐圈的虚假,精辟在理。

说明星越红,越吝啬。

赈灾捐款,特意穿一件破洞的旧衬衫。

黄子华点评:“捐钱这种事,捐条底裤出来,比穿条底裤出来更容易。”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0)

还说,陈百强赈灾,靠游冬泳。

“游一个塘筹一万,游了46个塘。”

刘德华表演心口碎大石,打到喷血。

“很真的。

喷血,是很逼真的。”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1)

艺人的底裤,一下子揭开。

被讽的人难受。

听众却大快人心。

在快节奏的香港,人们需要这样一个人,戳破种种荒诞。

哪怕到了后来,金融危机席来。

民不聊生之下,人们依然愿意走进剧院,花钱看一场栋笃笑。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2)

因为黄子华的段子里,藏着百态众生。

也藏着人间宽慰。

其实金融危机时,这场吃人的龙卷风,将黄子华卷到了风眼深处。

十年里,四次大亏损。几近于倾家荡产。

这么背运,他如何应对?

依然自嘲。

他说:“这不就相当于抄家么。”

“如果放在以前,我肯定是个忠臣,不然怎么会被人抄四次家。”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3)

他的自嘲中,颇有阿Q精神。

“我现在的座右铭是,只要没输光就是赢。”

抬头看看那些大人物。

首富李嘉诚输了五成身家。

赌王何鸿燊不见了九成。

“那就是说,我跟李嘉诚打成平手,还赢了何鸿燊。”

多振奋人心呐。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4)

闻者哄堂大笑。

都知道是瞎话,但这种市井式的自我安慰,谁又能说不对呢。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5)

《锵锵三人行》曾评价他:一个伪装成喜剧演员的知识分子。

28年,

17部“栋笃笑”。

反古讽今,针贬时弊,令人欲罢不能。

他说男女关系。

“男人对爱情的要求是新鲜,女人对爱情的要求是保鲜。”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6)

他吐槽婚姻。

“我们结了婚的,很充实的。

一下班就开始忍她。

放假更充实。

忍她全家。”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7)

他谈论经济。

“一个人,

透支一年的收入。

如果不是被老千骗了,那可能他本身就是老千。”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8)

他爱国。

颁奖典礼上,有日本籍的演员到场领奖。

他大方表态:

“如果你返回日本,麻烦你同日本人说一声,钓鱼岛是中国的。”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29)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0)

他反讽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天天要加班,人生才有意义。”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1)

他替社畜发声。

“发工资给我,

不是因为我为公司做了什么,

而是因为我为了这份工作,没为自己做过什么。”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2)

他提醒虚荣人士,不要瞎消费。

“买劳力士的人,大部分都不是靠劳力过活的人士。”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3)

他质疑童谣,品出矛盾的普遍性。

“有妈的孩子是块宝,那么没妈的孩子难道是草吗?”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4)

他看到楼市的浮躁。

“无敌海景是怎样的海景呀?

是不是打架很厉害的海景?无敌嘛。”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5)

他点评抢夺面积的港民。

“人生永远是这样子。

大,你不觉得大。

小一丁点,哇,要我的命......”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6)

他痛斥网络世界。

人心险恶,动辄拔刀相见。

有粉丝因为抢不到栋笃笑的门票,在网上开帖骂黄子华,变成“黄子华老母问候区。”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7)

他点评公共环境。

“我们一睡醒,就要寻仇。”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8)

他怀念着那个人人“面斥不雅”的香港。

有智识。

有风骨。

懂分寸。

知进退。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39)

乍一听,麻辣十足。

仔细一想,全是道理。

或许因为是哲学硕士,黄子华看问题客观、中立、冷静、公允。

2008年,陈冠希事件爆发后,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坐等吃瓜。

只有黄子华感到不解。

为什么被侵犯了隐私的人,反而要道歉、要被封杀?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0)

一剑封喉般,直指社会沉疴。

真正做到了“面斥不雅”。

港人说,人们爱黄子华,不光因为他够犀利——

犀利的节目有很多。可谁也代替不了栋笃笑,代替不了黄子华。

而是因为,

他以价值观为基底,

以独门招式一剑封喉,

以四两拨千斤的幽默,展现港人文化。

黄子华,一个隐藏在市井里的哲学大师。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1)

但,谁能想到,这样的人,却患有重度抑郁。

他说,其实,他想做一个演员。

走上喜剧路,是阴差阳错。

他多次自嘲,他是“茄喱啡”(龙套)的一生。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2)

红了以后,他正儿八经地演过一次戏。

2001年,出演《非常公民》。

饰溥仪。

这是一个悲剧史诗型的人物。

他花了十二分的力气,去揣摩、表演。演下来以后,半条命都没了。

他动不动就哭。睁眼哭,闭眼哭。

几乎被夺舍。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3)

加上他急速减肥20多斤,从一个壮年人,迅速变成干瘦老头。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4)

抑郁症找上了他。

他在《志云饭局》谈到患病原因:“太投入。”

“我就是为了投入溥仪这个角色,去感受那个人面对历史的巨轮,了解那种渺小,从而产生一种不能自拔的……史诗式的……沮丧。”

明明是这么糟糕的事情,他在台上说起时,硬要加上一句。

“不过我朋友阿强说,我可能只是吃了过期的减肥药。”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5)

痛苦又被解构了。

这就是黄子华。

幽默中,不乏严肃。

严肃中,包裹悲悯。

悲悯中,怀揣大爱。

这样的他,确实担得起一声“子华神”。

因为抑郁,

也因为殚精竭虑。

他每次演出完,都会呆坐。然后理发、游泳,“稀释掉过浓的感情。”

而他的私人生活,也一直简单。

今年,他已经62岁。

一直未婚。

期间爱过,分开过,重逢过,但兜兜转转,还是一个人。

在孤独中,他的思考更加深刻,也更加形而上。

他说:

“当你自己长出暗疮,你是不会理会患癌症的人的。”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6)

笑料越来越深。

懂的人越来越少。

2012年,他在《电脑之父图灵》讲座中,挑战禁忌,恣意挥洒。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7)

陆离说:

“他几乎回到了奥林匹斯山,是一个神。

因为他不需要哄观众开心,不需要通俗,只需要说他心中的图灵。

他那晚很帅,像回到从前。”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8)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49)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0)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1)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2)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3)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4)

2018年,神坛落幕。

黄子华说完最后一句“多谢”。

此时,BGM响起。

《友谊地久天长》在整个体育馆上空回荡。

黄子华哽咽鞠躬。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5)

他以这首歌作为栋笃笑的句点。

“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曲未尽,声已止。

无尽憧憬,香港传奇,尽在不言中。

只愿荒诞的人世,割裂的香港,能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戾气。

人人都能友谊地久天长。

如今,大师已归隐。

世界仍嘈杂。

黄子华,随着香港黄金时代的落幕,转身离去。

再无人,听到笑声深处的叹息。

媲美周星驰的喜剧天才(他是比肩周星驰的喜剧大师)(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