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讯,眼下,喜剧人跨界大银幕正火爆,大鹏、乔杉、沈腾、马丽等一批从不同舞台上锻炼出来的喜剧人,正在迅速占领电影市场。这周五,由相声演员、嘻哈包袱铺掌柜高晓攀自导自演,尤宪超、于莎莎、李璨琛、万国鹏等主演的喜剧电影《兄弟别闹》又将上映。

高晓攀尤宪超对话(高晓攀尤宪超跨界演电影兄弟别闹笑中带温情)(1)

不过,高晓攀并没有对新片的票房盲目自信,他坦言,喜剧电影是最难拍的,而比这更难的是“相声演员演电影”,“观众会认为我们不就是说相声的么?不就是搞笑的么?因此相声演员演电影代入感极弱,很容易让大家跳戏。”他希望,《兄弟别闹》能够尽力弥补这一问题,真正把故事讲好。

喜剧点最终要为故事服务

高晓攀尤宪超对话(高晓攀尤宪超跨界演电影兄弟别闹笑中带温情)(2)

提到尤宪超,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提起嘻哈包袱铺,就会有人想起那个站在高晓攀身边、高胖憨厚的喜剧人,他就是尤宪超。

和众多跨界喜剧人一样,尤宪超这几年活跃在相声剧场里、综艺节目里,还登上过央视春晚的舞台。现在,他又和高晓攀搭档主演了电影《兄弟别闹》。虽然没有专业学过影视表演,但尤宪超擅长自己总结和摸索经验。作为一个“表演爱好者”,他非常享受自己和自己较劲,“演员的快感不在于背后的光环,而是和自己较劲后的突破”。

和高晓攀戏里戏外都是兄弟

高晓攀尤宪超对话(高晓攀尤宪超跨界演电影兄弟别闹笑中带温情)(3)

在电影《兄弟别闹》里,尤宪超和高晓攀饰演一对“长相差距有点大”的双胞胎兄弟。尤宪超用“人畜无害”来形容自己饰演的弟弟郑重,“他是一个极其单纯的,无脑、无害、无颜、无烦恼的角色”,对哥哥郑好极度信赖。“你看完电影就会想,‘如果有个兄弟那真好’。可能因为80后这一代全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血缘关系的兄弟,所以都在幻想,这部电影就是满足了大家真正有一个兄弟的愿望。”

尤宪超是80后,但他在生活中却有一个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好兄弟——高晓攀,“兄弟就是你发自内心的不去计较,就像我跟高晓攀这样的,两个人同处一室,谁也不理谁的时候俩人不觉得尴尬,这就是兄弟。”虽然这次是两人第一次合作电影,但尤宪超并不觉得新鲜:“很遗憾,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因为太熟了,不管是说相声、演小品、录节目还是拍电影都是一样的,很熟悉彼此的表演风格,很默契和信任,可以用彼此的长处去弥补对方的短处,所以我们俩特别的互补,表演的气场极其吻合,可能会让观众觉得这哥俩看着就舒服,故事代入得也更快。”

有时候,太熟悉了也未必是好事。电影开场的第一场戏,两人拍了得有二十多条都过不了,总是笑场。“后来我们俩蹲厕所门口互相抽嘴巴,抽木了之后回来拍,拍完之后,人家告诉我们说,‘不行啊,高老师你们这脸全是肿的!’这种事儿是挺多的。”

虽然喜剧在观众看来不过是“嘻嘻哈哈”,但在尤宪超眼里,导演高晓攀是一贯的严谨、专注、较真儿,“看高导也挺心疼的,他在镜头前刚拍完一场戏,就得立马跑到监视器前看状态怎么样以及是不是他想要的东西。而且演员拍完就可以收工睡觉了,导演不行,他还得事无巨细的把剧组的各种事儿处理好。”

最大挑战是训练微表情

在尤宪超看来,《兄弟别闹》和其他喜剧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它让你发自内心的乐,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是刻意的搞笑,都是冲突性的包袱结构。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在轮胎厂,连着拍了六天大夜。“那个轮胎厂,味儿特别呛人,天天泥里夜跑,每天看微信的步数永远是第一。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我的裤子需要被撕掉。我只穿了一条红色的内裤,天天在泥里混,那条裤衩没办法洗,洗完干不了就接不上戏了,每天穿上的时候我都自己给自己洗脑,‘我是干净的,我是干净的’。”

从舞台到大银幕,尤宪超对自己的表演是有质疑的,“因为和自己的表演习惯违背了很多,我吃不准,不知道呈现出来会是什么样。”比如说,相声演员的表情很大,有时候特别夸张,但电影的表演状态则需要收,“很多老师告诉我要训练自己的微表情,一个小的表情就够用,这个挑战比较大。”

再比如,话剧舞台的表演是连贯的,而电影是片段式的,这就需要演员非常熟悉剧本,能精准地找到每个片段应有的情绪状态,“我看完剧本基本整个故事脉络都记下来了,台词能记住80%到90%,脑子里会有我认为好的表演状态和自己的设计。”

“我没有在表演方面上过专业的院校,但我太喜欢表演了,我是一个表演爱好者。”对于不同的表演舞台,尤宪超都尽情享受其中,“演话剧过瘾,演相声在舞台上有那种收放自如的快感,但表演上都是共通的。”算起来, 《兄弟别闹》是尤宪超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演一部电影里的主要角色,这次“初体验”让他获益匪浅,“现在再去看电影的时候会有更深的感受。表演的层次,到底哪儿演得好、怎么好、哪儿是自己做不到的,一下全明白了,就知道自己要训练的方向和目标了。而且知道自己在镜头前什么样子,就能更好的把控自己。”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