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徐浩、黄建东、李勇 责任编辑:武千妍

营房,指的是军队驻扎之地,是一个作战单位的基地,屯兵练兵的场所。作为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军队营房应把打仗功能作为建设发展的第一需要,平时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平台,战时保障武器装备效能得到有效发挥。新形势下,如何按照战备需求建设营房?怎样推动营房建设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加速器”?在营房改造和转隶交接中,如何提高营房的战斗性?请看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中关于东部战区陆军某部探索建设新型连建制“战斗营房”的报道。

东部战区陆军某部探索新型连建制营房建设——

“战斗营房”:啥“颜值”啥“气质”

■徐 浩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建东 李 勇

勤务保障营简介(这个营房会隐身)(1)

“高大上”——

为战备促训练配套设施齐全

今年年初,该连四班班长陈龙安心回家过了个春节——营房车库与战备通道实现“无缝对接”后,节假日战备车辆出动再也不用老骨干提心吊胆守着,年轻士官也能轻松担任“头车”驾驶员。

“以前的老营房,唯一通往外面的道路是条坡度很陡的泥土路。”陈龙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战备通道路况复杂,每次拉动都需要他这样的老骨干担纲指挥。入伍14年来,他几乎年年都要负责春节战备,很少能和家人团聚过年。如今战备通道焕然一新、畅通无阻,“出门梗阻”成为历史。

“战斗营房”改变的不仅仅是战备通道。在该连,记者目睹了一次战备拉动演练,新型连建制营房给连队战备行动带来诸多新变化:警报响起后不到一分钟,官兵就在车库准备就位;营房门口的通道宽敞,30多辆运输车驶离车库毫无滞塞,顷刻“隐形”于山峦间;连用战备物资装载全部实现平台推车直送,彻底告别了以往的“肩扛手拎”……

这是一组可见微知著的数据——

战备库房全部设置在一楼,楼层高度超过3米,能放置全连各型战备器材;二楼设置有室内模拟训练室,能容纳一个排的官兵进行模拟训练;宽敞的楼层阶梯能并排行走6名全副武装的单兵,楼房一层预留了2个战备门,全连车辆出动速度成倍提升……

“搬进新营房之后,我们充分发挥新营房优势,对连队战备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升级。”该连连长周贞跃介绍说,如今,连队的战备物资管理实现了单兵携行物资箱包化、班排物资模块化、连用物资车载化,一旦有紧急出动任务,所有战备物资一推就装、一提就走、一放就用。

“训立得”——

新营房有了“刚性训练标配”

“再次打破连队纪录!”

4月初,一场400米障碍比武在该连门口的障碍训练场举行。只见中士樊永健起跳,翻身、跃进,轻松完成了一系列战术动作,赢得官兵掌声。该集团军领导介绍,依托营房周边建造训练场,在该集团军已成为常态。

“以往去综合训练场训练至少要走2公里,如今楼前楼后都能展开训练!”樊永健擦擦汗告诉记者,几年前,连队还驻扎在距训练场几里外的老营区,每次组织训练光来回时间就得花费不少,遇到阴雨天气更加不便。

“不仅距离远,训练场还须由几个连队轮流使用!”张明告诉记者,由于附近几个连队共用一块综合训练场,每次连队制订训练计划都需要提前和其他连队“通气”。一次单位组织手榴弹投掷训练,谁知到了训练场,早已被别的单位“占领”,协商无果后只能排队等待。如今担纲连队训练骨干的他感慨:“现在训练场就在家门口,训练时间更充足,训练质量也更高了。”

“营房最本质的属性是练兵备战的场所,必须时刻为战备训练提供依托。”该集团军领导介绍,他们结合连队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对所需要考核训练的单杠、战术、短跑等课目分别设置了训练场地,使连队官兵有了“训立得”,“刚性标配”让官兵训练不再有场地“拥挤之窘”。

上等兵谢国龙在新兵连的时候,不少基础体能课目都“吊车尾”。新兵下连后,看到房前屋后都有见缝插针建设的训练场,谢国龙向班长请求给自己“加小灶”。一有时间就在训练器材前“摸一把”,久而久之,他的军事基础课目成绩明显提升。

潘指导员还介绍,如今营房一楼专门设立了卫生室,官兵训练伤病的医疗护理更加方便,不仅配备各类日常药品,还架设了两台理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