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文艺题材中,都能读到武则天的故事,比如:电视剧、小说、演义,也有野史,用不同的艺术笔法,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记录和讲述这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写历史故事,就是在讲述和描写人的故事,是以穿越时空的手法来叙述那个时候的事情。让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历史,应该从历史本源出发,实实在在地说,真真实实地写。现在我就从正史角度出发,讲述武则天一小段故事。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覆,他对国家贡献大,开国有功劳,被封为应国公,还先后担任工部尚书、荆州(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都督职务。武则天童年时似乎就崭露头角。他聪明伶俐,乖巧玲珑,才智敏捷。不幸的是在她12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就带着她从荆州搬回长安(陕西省西安)居住。

武则天怎么一步步的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1)

武则天画像

公元637年( 贞观11年),武则天14岁,有幸被选拔进入后宫。女儿离开自己的家进入后宫,母女相见的机会就少了,甚至说几乎没有机会见面。所以。母亲有点儿舍不得她,或者说心里感到很难过。给女儿收拾好行装,打理好应该带的随身物品,当女儿就要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杨氏大声地哭了起来。母亲如此悲伤,她却不以为然,反而平静地对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意思是说:女儿能见到皇上是一种福分,母亲为什么还这样伤心呢?由此可见她在少年时期,就形成了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敢于闯荡世界的特型品质。

武则天进入皇宫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广泛被人们称为武媚娘。有一次太宗得了一匹菊花青色的骏马,给它起个名子叫狮子骢(音cōng 意为青白杂毛的马)。这匹马彪悍迅猛,桀骜不驯,昂首扬尾,难以驾驭。两只眼睛,闪亮发光;四肢长蹄,强健有力。跑起路来好像踩上了风火轮,四蹄生风,犹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这匹骏马。

一日,太宗召了几位文武大臣来到皇家御用马舍,武媚娘随行,太宗对这匹菊花青色骏马赞叹不已,一边夸奖,一边问大家:这么好的一匹骏马。虽然性情暴烈一些,但是也不能把它闲放在马棚里,不是有点儿浪费吗?诸位爱卿,你们谁能够驾驭这匹骏马?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没有一人站出来答应敢骑上骏马,扬鞭奔驰。

在这比较尴尬的时候,跟在太宗身后的武媚娘走来,上前躬身和太宗毕恭毕敬地说道:“臣妾可以驾驭。”此言一出,太宗和大臣们都大吃一惊,目光都集聚在她的脸上,武媚娘没把大家的惊愕当回事儿,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却平静地接着说:“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管保叫它服服帖帖。”

太宗问:“哪三样东西?”

媚娘说:“一条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生以鞭笞(chī),不驯就施以铁锤,如果再乱踢乱蹶,就用匕首切断它的咽喉!”

媚娘话说到这里,还没等继续往下说什么的时候,太宗带头鼓起掌来,大臣们看皇帝鼓掌了,也跟着随帮唱影地鼓起掌来了,在一片喝彩声中太宗称武媚巾帼不让须眉。

武则天怎么一步步的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2)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649年(贞观23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后宫嫔妃,无论何人,一律出宫到尼姑庵削发为尼。在那个年代,皇帝说出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君命不可违。抗令者有杀头之罪。武才人被迫远离尘世,到感业寺修行,在晨钟暮鼓声中生活,和青灯黄卷相伴度日。

太宗去世后,李世民嫡三子李治继皇帝位,号高宗。他在当太子的时候,经常到宫中给父皇李世民请安,经常遇到武媚娘,曾接受过武则天的远接近送,热情迎接,殷勤款待,有一见钟情的感怀。如今她出宫为尼,常伴青灯古佛;日陪木鱼诵经;在月下孤苦伶仃。她时常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宫中的高宗李治皇帝也心潮起伏,时不时地也想起武媚娘,对武则天的思念与日俱增。恰当此时,后宫中发生争宠矛盾,李治所立的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王皇后剑走刀锋,出歪门左道,决定利用武则天的风韵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王皇后前往感业寺,向武则天交代自己的计划。并令其暗中慢慢留起长发,时机一到就把她接回宫中,陪伴高宗左右。

聪敏过人的武则天听了王皇后的计划,小鹿撞怀,按捺兴奋心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皇后,并表示回到宫中按计划行事。两人一拍即合结成同盟。王皇后在这个计划的指使之下,经常在高宗面前夸奖和赞誉武媚娘,他选择高宗高兴的时候,向高宗皇帝提出了把武媚娘接回宫中的想法,高宗正中下怀,早有此意,求之不得。对王皇后的这种想法积极支持,并且同时夸奖了王皇后几句。在这种情况下,武媚娘被接回宫中。回宫不久高宗皇帝李治给武媚娘进行册封,由才人晋升为昭仪。但是,武则天的性格争强好胜,不甘心做一枚棋子任人摆布,她还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目的,王皇后是最大的绊脚石,也是难以越过的障碍。武媚娘就要出大招了,剑指王皇后。

654年(永徽5年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她下狠心亲手自己的女儿杀死,然后编造弥天大谎,嫁祸于人,说王皇后趁人不备杀害了自己的女儿,以此要求高宗李治废除王皇后,立自己为皇后。

高宗有个舅舅,叫长孙无忌,以他为首的贞观旧臣是王皇后的支持集团,这支强大的反对势力迫使高宗举棋不定。他把大将李勣(jì)召来征求的意见。高宗说:“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一班人等,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你是顾命大臣,这件事你看怎么办?”

李勣不假思索地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问外人?”

李勣大将的话虽然少的不能再少了,却点醒了梦中人,促使迟疑不决的高宗打准了定盘星,拿定了主意,下决心废除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

为了彻底压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势力,武则天指使她的心腹许敬宗在朝中大造舆论,广泛宣传,逢人就讲,见人就说:“田舍民夫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换个妇人,何况天子要换皇后呢?”武则天令左右心腹将这些话绕着弯儿委婉地讲给高宗听,高宗听到这些说法以后,废后的决心更坚定了。

武则天怎么一步步的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3)

唐高宗李治画像

655年( 永徽6年)10月,唐高宗李治终于拿起御笔写下一道诏书,说:“王皇后和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其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徙岭南。”王皇后彻底败下阵来,心情难以平复,五味杂陈。把自己酿的苦酒喝了下去。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地走出宫门接受流放。

655年( 永徽6年)武媚娘33岁,11月份朝廷举行了隆重的册立仪式,唐高宗皇帝李治正式册封武媚娘为皇后。

媚娘通过剧烈的较量,残酷的斗争,终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