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帖子是立春日贴在宫中门帐上的帖子,帖子上写有诗句,一般都是绝句,文字华丽工整,内容大多是歌功颂德的。

立春日贴春帖写帖子词在宋代非常盛行。欧阳修、苏轼都写过不少帖子词,他俩的帖子词常有对皇帝的劝谏之意。后来欧阳修写了四首诗,成为帖子词中的“范文”。他的这四首诗诗歌颂太平盛世,语言工整华丽。从此以后,歌颂太平、追求语言华丽的帖子词就流行起来了。

帖子词多为翰林院文人所写,属于命题作诗,而不是有感而发,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好像许多同学随笔写得很好,可考场上的命题作文就很难写好一样,所以连南宋的大诗人杨万里都不喜欢写帖子词。他在《端午独酌》诗中说“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很庆幸自己一生都不必做官写帖子词了。明代成化年间的官员黄仲昭、庄昶(chǎnɡ)不肯写春帖,上疏皇帝,宁愿丢官而去。

古代皇上去用膳臣子要说什么(古代皇帝特别喜欢让大臣给他们写春帖子)(1)

清代汪由敦书写的苏轼春帖子词

大臣们不喜欢帖子词,皇帝们却非常喜欢。清代的乾隆皇帝最为起劲,他甚至亲自撰写帖子词,逼迫群臣唱和作词。嘉庆皇帝每年都要亲自写三首,挂在养心殿东暖阁的随安室里,换新诗以后还要把旧诗收藏好。乾隆和嘉庆皇帝还给大臣们布置作业,军机大臣和南书房大臣每人都要写一首五绝,两首七绝,署上名字献给皇帝。在春帖之外,这两位皇帝还亲自撰写端午帖子、中秋帖子。

皇帝要臣子进献帖子词,是想要听赞歌;臣下进呈春帖子及其他节令的帖子词,与其说是应景,还不如说是应酬,应酬的对象不言而喻。这就难怪明代的徐师曾把写帖子词说成是“时俗鄙事”,而有些大臣宁愿丢官也不愿意写它了。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节日节气》中华书局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