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社会特征(日本人的性格)(1)

这件事大概问日本人最清楚。算算看,日本的成人漫画和春宫电影,有多少不是与性虐待有关?有个日本学生对我说,这是因为日本男人的性能力太弱、性器也太短小,所以产生反动力。但是据我研究,应该有四个原因:第一,过于制式、严谨的礼教,使日本人有着极大的压抑,一有缺口,就要迸发。想想!那种见面要鞠九十度的躬,对师长要如此尊敬的民族,怎么会在二次大战作出那么残酷的屠杀?德国人也一样啊!平常对人客客气气,多收你一毛钱,都要道歉老半天;盖起哥德式的「科隆大教堂」,更好像能够用「塔尖」摸到上帝的脚。但在二次大战,又是多么狠毒!还有,在高棉的波布政权,前后杀了多少人?你知道那些操刀,把人胸膛切开来摘心,又用人头垫锅子烧饭的士兵原来是干什么的吗?他们居然多半是淳朴的农民哪!

日本人的社会特征(日本人的性格)(2)

所以,愈是礼教严谨、生活平淡的人,一朝失控,干起坏事愈可能「让你难以置信」。第二,在日本那么男尊女卑,丈夫对太太可以颐指气使,女人对男人要卑躬屈膝的社会,使男性发展出专制和独断的行为模式。不但在日常生活上要役使女性,连在「房事」上也要「强力掌控」。

日本人的社会特征(日本人的性格)(3)

第三,我猜想日本军人在侵华战争时的残暴经验,固然使很多日本老兵后来反省、惭愧,而自动到中国道歉、认罪,但是也可能在许多人心里留下刺激的记忆。我相信许多那时的老兵还存有他们当年强暴中国女人,用刺刀或高粱秆插入中国女人下体的照片。这种经验,造成他们喜欢「性暴力」的文学和影片。

日本人的社会特征(日本人的性格)(4)

第四,是日本人的「美学」。日本人的美,属于「樱花式」,即开即落、及时行乐,一方面发展出镜花水月、浮生若梦的「浮士绘(UKIYO-E)」的美学。一方面发展出对死亡的美感追寻。在波士顿美术馆藏了一卷日本国宝级的画——「三条殿之火」,除了腾空的烈焰、被纵火的房舍,更可怕的是画了一群正在屠杀的军人。在六个人的注视下,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正被砍下;在长廊上,一个军人正拿着武士刀追杀一个跌倒的人。请问,在中国有这样歌颂「杀之美」的作品吗?在中国的书店,又买得到把女人五花大绑,称之为「绳之缚戏」的书吗?

日本人的社会特征(日本人的性格)(5)

(摘录自《杀手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