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们对于谈论起历朝历代的美人总是津津有味从不厌倦,古有《诗经》对齐侯之女庄姜惊人美貌的描写,再有乐师李延年婉转吟唱出自家小妹的倾国之色,一首《洛神赋》更将写出曹植的痴情与宓妃的姿态万千。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乃是久居深宫名不见史册的清咸丰帝的妃嫔——丽妃

一、咸丰帝——中国最后一名拥有统治实权的皇帝

道光末年兄弟争储虽远没有康熙年间九子夺嫡般惨烈刮起腥风血雨,但在身为四皇子的奕詝的心中却在紧张的筹划如何获得父亲赏识赢得储位,在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奕䜣的激烈角逐中,最终以仁孝忠厚赢得道光帝的赏识,继承大统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

但他并不能像他父亲一样享受着康乾盛世的余晖,清王朝表面的虚假繁荣已经掩盖不住其内部的败落。年轻的帝王从小被教授帝王之道,登基后的奕詝想要一展宏图重振国威。在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吏政稍有改色但根深蒂固的官场腐败贪贿之风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整顿清除的?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2)

清朝前期为培养皇子了解民生疾苦懂得普通百姓的生活,皇帝特意开辟一块土地供皇子们耕种,他们需要亲自下田农作,以体会民苦。但是,久居高位,享荣华富贵食山珍海味,久而久之那片由皇子耕种的地荒芜了,统治者们离人民也越来越远。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3)

最终在咸丰在位第一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农民们将压抑许久的怒火赋予在简陋的农具上,展示出惊人的力量。就在朝廷全力镇压太平天国之时,就被中国所鄙夷西方国家又一次进侵中国,二十年前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与道光帝签订了《南京条约》得到巨大的经济利润。

二十年后的1860年,英法联军直接入侵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身为一国之主的咸丰帝偕妃子侍卫近臣仓皇逃到位于承德的热河行宫,将自己的宝座权利拱手让敌,弃国家人民于敌军的大炮铁蹄之下,令世人不齿。圆明园被焚毁,无数珍宝被抢,园内宫女太监葬身火海,城内士兵百姓被杀。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4)

此时咸丰帝内心备受煎熬,他不是只会畅玩享乐之辈,他登基之初也曾励精图治,一改前朝弊政。诞生在这样一个处处都显示着没落失败的帝国,他的才干与能力也无法支撑得起他的雄心与抱负,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心思转到后宫的温柔乡里以便舒缓政治上的不如意。

二、一帘幽梦,贵人上位记

他他拉氏第一次出现在咸丰朝的外八旗选秀中就吸引了咸丰帝的目光被选为内廷主位,赐号为丽贵人,由此可知他他拉氏在一众秀女之中容貌之突出、举止之优雅。而与她同时进宫的美人慈禧太后在当时也只赐号为兰贵人。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5)

年少的恋人之间总有着说不完的话,咸丰沉迷丽贵人的温婉善解人意,对她宠爱有加,且丽贵人一心服侍咸丰,眼里只有他。两年后,丽贵人晋升为丽嫔并于次年诞下咸丰第一个孩子荣安固伦公主,这使得咸丰大喜过望将丽嫔晋升为丽妃,两人感情更加深厚,丽妃更得宠爱。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6)

深居宫墙之内的女子大多百般聊赖、无所乐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传唱千古的诗句细读起来竟是那么苍凉,从什么时候起,红色宫墙锁住了进宫女子的自由,和她们那短暂的青春。同样生活在宫中的丽妃,身边还有一个咸丰愿意为她请来戏班子供她娱乐消遣,挨过漫漫时光;也愿请来最好的画师为她画一幅像,将她最美的容颜保留下来。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7)

他会在闲暇时候陪她到御花园里散步赏花,也会带她到热河行宫避暑纳凉。朝廷之上局势纷繁复杂,内忧外患忙的他不可开交,一本本奏折翻阅批改,一封封休战协议呈递给他。他也会和丽妃倾诉抱怨,感叹政务繁忙,丽妃则用温和清丽的话语安慰着他。

在丽妃在身边他总是很安心。丽妃在咸丰的心中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他会亲自用黄筏朱笔写字条祝愿丽妃搬到咸福宫大吉,他会在咸福宫后楹同道堂的内檐题“襄赞壶仪”匾额。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8)

咸丰对两人的女儿更是宠爱有加,虽然大公主是个女孩子,但并不影响咸丰对她的喜爱。在大公主出生次年咸丰便下令命如意馆绘制大公主的喜容,之后又赏赐给大公主和丽妃行乐软挂一件,并传旨为他们配做楠木插盖匣。大公主与丽妃极享殊荣。

然而就这样一位拥有美貌与恩宠的妃子,生活在嫉妒与争斗的后宫中,倘若失去了皇帝的庇佑她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9)

三、一代皇贵妃寿终正寝

丽妃与其他妃嫔的区别可以用宋小宝的经典台词来概括“自打我入宫以来,就独得皇上恩宠”皇上也曾“雨露均沾”但对于同时进宫的慈禧来说,得到的恩宠总是略逊于丽妃,亏得生出一位阿哥,让皇帝后继有人,方可一路飙升。

很多人可能会猜测咸丰帝死后,慈禧掌握大权必会折磨丽妃解除心头之恨。许多影视剧中也将丽妃与慈禧的矛盾升级,让慈禧以残忍的手段加害丽妃,以展现慈禧的心地之狠辣,手段之恶毒。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0)

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反而慈禧对丽妃体贴照顾,加封名号,善待之。有些人不解,为什么慈禧不痛恨总压自己一头的丽妃,反而对丽妃待遇很好,让她善终?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即可明白:

1、从历史文化角度

我们今天人看待历史通常会带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而准确认识一个历史事件则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当时的价值观念。要说慈禧因仇恨嫉妒而对丽妃痛下杀手是不成立的,历史上慈禧与丽妃并没有过节,更不用提能让慈禧恨之入骨的特大交恶事件。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1)

且当时社会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皇帝则三宫六院妃子众多,不能否认,女子会有嫉妒心,但长久以来的思想认同,远区别于当今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女子对丈夫的占有欲很小。而且咸丰帝对慈禧的宠爱相比于丽妃差得不多。

2、从慈禧个人角度

慈禧是一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她会帮助咸丰帝批阅奏折出谋划策,也会审时度势观察局势。咸丰帝死后她的对手从不是丽妃,最初是顾命八大臣,再是与她平起平坐牵制着她的慈安,后是自己的儿子与一切阻碍她当权的人。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2)

她与丽妃一样都是先帝的遗妃,不同的是她们一个生了女儿一个生了儿子,一个有一定的权利,一个毫无权利。丽妃对慈禧的当权之路产生不了任何威胁,自然也无必要加害一个深宫遗孀。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3)

3、从丽妃个人角度

清史对其记载并不详尽,但能从中得出一二,丽妃温柔和善,不惜与人争夺,一生无欲无求也不恃宠而骄,仅有一个女儿。

她在咸丰帝死后曾被慈禧两次加封,地位仅次于两宫太后。光绪十九年,丽皇贵太妃病逝,光绪帝亲自行礼哀悼,身为一名妃嫔,她的结局已算不错。但慈禧太过特殊,人们不断挖掘她的逸闻秘事,而与慈禧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点有过共同经历的丽妃,则被增加了戏份,不仅衬托了慈禧更精彩了晚清历史。

咸丰皇后慈禧太后(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害死丽妃)(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