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打开门,东方的朝霞即撞入眼帘。我立马拿出手机,拍了三张,发朋友圈,只写了两个字“东方”,且加了一个感叹号“!”。眼前的具象,凭我肚子里的这点墨水,很难准确表达它的意象。

上午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武大的师妹是这样描述清晨的朝霞:今天的朝霞美得高冷,橙红时段像黄昏的火烧云,待绯红的散射光打亮更广阔的天空,蓝色天幕露出粉色的薄云,但很快,朝霞淡去,天空又灰蒙一片,没有一丝阳光的痕迹,一如莞尔一笑到表情漠然的高冷。成都开始静默的第四个日子,今天能看到朝霞的人大抵不多。希望有好消息。

今天晨练,又看到前天练棍术的爷儿俩。小区里,晨练总人数为三人。但是,小区里的三位清洁人员早已在默默无闻地打扫小区的卫生。

七点半,头顶掠过一架飞机。我知道,它从双流机场起飞,它又将飞向何处呢?方向似乎是东南,我的家乡的方向。

早餐:面条一碗、牛奶一杯,水果必不可少。

快吃完时,物业的安全员小谭推着推货车出了电梯,推货车里装的是昨天晚上托他帮忙买的鱼肉。

昨天晚上,散步时,走到大门口,物业的一位小伙子也站在门口,我便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是安全员。我说,我们是同行。我又问,附近哪里可以买到新鲜鱼。他指了指,说,前面街上的超市有鱼卖。我说,上午去买菜,人太多,排队的队伍太长,没买到鱼。他说,你需要买什么,告诉我,我给你买。于是,我便开了一串采购清单交给他:鲫鱼6尾、草鱼2尾、黄辣丁3尾;筒子骨4根、瘦肉2斤、排骨3斤;葱半斤,芹菜半斤。储备一点荤腥,也是未雨绸缪,谁知道到底要静默多久呢?

九点钟,​按照物业的通知,正准备下楼做核酸时,又收到物业管家的信息:“尊敬的业主:核酸检测系统仍存在卡顿现象,核酸检测开始时,我们会用小喇叭在园区里通知,请各位业主留意。”

​做完核酸,已是十点多。《深山已晩》,还剩下几十页,我决定今天把它看完。

​午餐的食谱:酸菜黄腊丁、腊溜包菜、筒子骨萝卜汤、米饭。

中午,侧卧在床上看书,当我读到傅菲在《后记:林中遇见约翰·巴勒斯》中写到:“​我不害怕孤独。孤独是人最奢侈的礼物。在大自然中,孤独会衍生为生命的反省,和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我也是一个不悲伤的人——只要好好活着,没什么值得悲伤的。”我突然想起,上午在等待做核酸时,收到来自安徽芜湖李忠先生的问候。李忠是我的高中同学,现任某学院院长,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遇见昨天》,正是由于他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出版。我是一个理工男,对人文领域和出版行业,完全是一个“路盲”,是李忠兄将我的文集传递到安徽文艺出版社。他详细问了城市“静默”下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最后,他说:“静默也好,喧嚣也罢,你自己就是一个世界,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挺好。”我在安徽芜湖市政府工作两年多里,李忠家的厨房,就是我周末的食堂。人生如果没有一个知己,也不是什么令人悲伤的事情;人生如果有那么一两个知己,你永远是不会感到悲伤的,孤独更不在话下。

下午三点,终于看完《深山已晚》。傅菲说:“​写这个系列散文时,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要写出属于自己的山地美学。我的山地美学强调了人及人文与自然的融洽、个体的人与社会处理自然的关系、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的生命属性、自然给生命的启示、自然亘古的法则和伦理、人之情趣和自然之情趣的和谐关系、自然现象的瞬逝之美、自然之美的永恒价值。我把自然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书写——人与自然的同频共振。从某种角度上说,人和自然,互相照耀,互为主客,彼此印证。”我从没有如此用心地阅读过一本书。我在《深山已晚》这本书中,做了六十七处批注。我想,我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作者和作品的丰富内涵。“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江河的伦理,是在给生命布道。”也是需要用时间和用生命来验证的。

三点钟以后的下午,我一直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回味着《深山已晚》。

晚餐前,我决定到街上去走一走。超市和药店均正常营业。特地走到超市卖菜的区域,我发现还有待卖的菜蔬。大小餐馆门上,都张贴着“餐饮单位 停止堂食”八个大字。街上的行人稀稀疏疏,但与前天相比,明显多了一些,让街道有了些许的人气。熟人见面就问:“明天能解封么?”被问的人摇摇头。然后,两个人相视一笑,各自散去。

晚餐:凉拌鲫鱼、清炒时蔬、紫菜蛋花汤,米饭半碗。

今晚的星空比昨天晚上多了一颗星星,昨天晚上一颗也没有。这是一颗孤星。“​看见孤星,我便觉得人生不能轻易坠落。”

居家日记35字左右(居家日记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