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吴稚晖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

他既是政治界的名人,也是文化界的名人,很早就跟着孙中山闹革命,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蒋介石一生都尊他为老师;在文化界,同样成就非凡,胡适称他是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思想家之一,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名人”的称号,也是第一个获得此称号的中国人。

不过,吴稚晖更有名的,还是他的“骂人”。

蒋介石导师(他是蒋介石的老师)(1)

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吴稚晖远赴英国留学,因其思想进步,又敢说敢做,很快成为当地中国留学生的精神领袖。

在吴稚晖的倡议下,留学生们在英国召开了一次留学生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主要是一些学生代表演讲,表达自己对清廷的不满以及使国家富强的主张。清朝驻英国大使馆很快知道了留学生们召开大会的目的,暗地里传话:谁敢再胡说八道,将受到严厉处罚。

这样的威胁,吴稚晖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在一次会议上,痛斥清廷的腐败及种种弊端,越说越来气,最后竟跳到大会主席台的桌子上,大骂慈禧老太婆误国误民。

这时,使馆派人来了,上去就要拉他下来,他坚持不下来,继续骂,双方争执中,吴稚晖的裤子都被拉了下来,台下一片哄笑。

但吴稚晖毫不在乎,光着屁股继续骂,说别以为扒了我的裤子就会让我难看,清政府早就被列强扒光了裤子,你们怎么不找列强说理去!

使馆的人被骂得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吴稚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非常高,“四大元老”之一(另外三老为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蒋介石对他非常尊敬,他也一直对蒋介石抱有很大的期望。

蒋介石导师(他是蒋介石的老师)(2)

(图:吴稚晖与蒋介石合影)

不过,他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也十分痛心,屡次写信给蒋介石陈明利害关系,可蒋介石一直没有回复。他几次提出想面见蒋介石,侍从室也没给他安排,让他十分恼火。

1941年的一天,国民党召开中常会,研究抗日的有关问题。吴稚晖当时还是中常委委员,虽然已经76岁高龄了,仍然按时出席。蒋介石得知后,亲自来到会场外接他,可当吴稚晖从车里下来时,手里竟然提着一个灯笼。

蒋介石忙上前搀扶他,笑着问他为啥大白天提着灯笼来开会。吴稚晖没有看他,只是慢慢往会场走,还学着蒋介石的腔调说:“娘希匹,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我怕开会看不见啊!”

蒋介石一听,立即明白了吴稚晖的意思,脸顿时红一阵白一阵,可也不好发作。

吴稚晖对蒋介石还算客气,但对大汉奸汪精卫,就毫不客气了。

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以后,吴稚晖气得吐血,立即以中央监察委员的身份起草了开除汪精卫的决议案,更在全国各大媒体上开骂,用尽了他能想到的一切能贬损汪伪之流的词语,比如他骂汪精卫是“汪精怪”,骂陈璧君是“陈屁裙”,骂周佛海是“周狒黑”,并呼吁全国人民与这些可耻的汉奸卖国贼势不两立!

最后,他还送给了汪精卫八个字,以示对这位曾经入京刺杀摄政王的反清义士、英雄少年的痛惜,哪八个字呢?——“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据说,汪精卫看到这八个字后,气得整整三天没吃一口饭,大病了一场。

蒋介石导师(他是蒋介石的老师)(3)

不过,吴稚晖也有被骂的时候。一次,他出席一个讨论汉字注音符号大会,本是一个学术会议,他却与学者王照因为一个音阶的问题争辩起来,会议主持人几次调解都不成。

最后,王照实在争辩不过吴稚晖,突然破口大骂:“老王八蛋,你别以为你行,你懂个啥!”

众人都吓坏了,因为吴稚晖一辈子都在骂别人,如今挨了骂,肯定不想吃亏,二人的骂战就要开始了。可谁都没有想到,吴稚晖竟然嘻嘻一笑说:“哎呀,你弄错了吧,姓王的不是我,我姓吴。”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连王照也笑了起来,一场骂战就这样化解了。

会后,人们问吴稚晖为何不跟王照对骂,吴稚晖说:“关于学术的问题,有争论是好事,我才不计较呢。”

去了台岛后,吴稚晖不再出任政府职务,而是致力于学术研究,潜心习练书法,于1953年10月30日病逝,享年88岁。

蒋介石亲笔题词:“痛失师表”,根据他的遗愿,由蒋经国亲自捧着他的骨灰,撒在了金门附近的碧波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