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成功的“一号人物”身上。

他们或是企业中的精神领袖,如华为任正非、联想柳传志;或是企业中杀伐决断的决策者,领路人,如京东刘强东、双汇万隆、顺丰王卫,主动或被动站在聚光灯下,备受外界瞩目。

如果把企业比作是行驶在大海中的一艘巨轮,一号人物是掌舵者,负责制定航向及其战略;二号人物在其身后,既是决策者的智囊、助手,也是业务执行的中坚力量;而员工们就是保证巨轮乘风破浪、顺利远航的水兵。

这就像张勇之于马云,刘炽平之于马化腾,充当了“左膀右臂”的角色。特别是经历危机时刻,越发凸显二号人物的重要性。

但也有例外。例如,这些年京东的管理层里面,除了铁打的创始人刘强东,下面高管几乎都是职业经理。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1)

京东=刘强东

可以说,作为创始人刘强东很大程度上是和他所创办的企业京东划上等号的。

这家1998年成立的企业,在过去的20年来一直有着太过鲜明的刘强东个人标签。

最直接的原因是虽然经过多次融资稀释股权,腾讯如今是京东的大股东,但是牢牢攥着京东近8成投票权的刘强东一直把持着京东这艘巨轮的方向盘。

于是,这些年京东的管理层里面,除了铁打的创始人刘强东,下面一水的高管都是职业经理人。从外界看来,京东并没有二号人物。

而这背后是事无巨细,无法放权的刘强东。

据了解,当年在银丰大厦,刘强东每天在办公室巡场,看看大家的工作状态,问问销售数据,每个采销战术的制定他都参与。

“在与他(刘强东)的高管团队沟通时,他们告诉我,公司每天都开例会,这么小的公司每天开例会很不容易。”也正是这一点,一定程度上打动了京东的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

2009年,京东进入快速发展期,刘强东曾给予旗下高管们充分的财权、人事权,并且“只看结果,不管过程”。2011年开始,刘强东陆续引入COO沈皓瑜、CMO蓝烨、CHO隆雨等CXO。随着CXO逐一到位之后,他几乎不过问具体业务了。

那个时间点,刘强东曾对外表示,“如果管理了十年,还不能放手,这是我的严重失败。”刘强东意识到,京东逐步做大之后,相比个人英雄主义,如今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系统的严密来管理京东。

但对于他这样的高控制型人物来说,主动有意远离公司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多年来只要没有出差,刘强东必定会在早晨8点30分准时到公司,与近百名京东管理人员一起开早会。在10~30分钟的会议上,刘强东能够快速就各方提出的问题做出决策。因为太过快速,曾有人形容京东早会“肃杀气氛令人战栗”。

即使后来几度放权主动离开公司,刘强东也没有远离早会。

2013年,刘强东最终下定决心暂别公司,开启美国“充电”之行。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2)

对于去美国忙些什么?刘强东表现得有点无辜,“我没有在那儿做太多事情,就是享受下纯粹的学生时光。”有消息称,去了美国的刘强东换了电话号码,连国内的高管都联系不上他,邮件则是唯一的沟通方式。

然而,淡出并不是容易的事。

业内流传这样的段子,一天早会,有同事刚宣布一项产品将上线,电话里就突然传出刘强东的声音,他没有向大家打招呼,而是直接提出有些细节需要改进,并要求立即落实!在座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原来老板在美国也会听早会。

公司组织机构调整、获得腾讯入股及并购腾讯电商,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充电”归来的刘强东迅速完成了几件大事,与此同时,他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京东的早会上。

作为创始人,刘强东一直都是一个工作狂形象。

此前接受了美国CNBC的采访时,刘强东表示自己很享受自己努力工作的状态,平均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达16个小时,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会让他觉得很痛苦。

如果京东业务一切顺利的话,1974年出生的刘强东应该还将实权掌控京东很久。

今年1月份,首次亮相达沃斯的刘强东与拥有“PE投资之王”称号的凯雷集团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的对话中首次谈到了退休的话题。

“我希望有一天我退休的时候,我的员工能说一声‘他是一个好人’。”不过,刘强东也坦言,自己65岁之前应该都不会退休。

除了京东,这些公司也没有二号人物

但太过鲜明的企业家个人标签,很大程度上和其所创办的企业划上等号。正如有人坦言,这次刘强东性侵时间,京东为其背书,就是最大的“败笔”。

而除了京东,这些公司,也没有“二号人物”。

“霸道总裁”郭台铭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3)

郭台铭是富士康中绝对的“霸道总裁”。

虽然外界对于接班人的话题从没有停止讨论过,但用郭台铭自己的话来说,“我最近常常要讲交棒给年轻人,但是我不能轻易退到第二线,不然明天股价就跌了。”

从深圳西乡崩山的一个小小厂区,到现在成长为一家年收入近9000亿元,拥有员工120万人的“超级企业”,郭台铭创造了“富士康模式”,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盛赞其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人”。

郭台铭常被人形容为“成吉思汗”,对于富士康中职位稍微高点的管理人员,郭台铭是绝对的严苛。他表示:”被我骂的越凶,越有可能是接班人。”“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创业的这群人,年龄太近,我一定要年龄跟我差20岁的。”而对于员工,像平时的伙食,郭台铭也要“过问”。

顺丰王卫:快递之王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4)

在快递业内,顺丰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王卫,应该算是最低调的大佬,过去一度连一张照片都不愿被拍。

但在顺丰内部,王卫却绝对是无可替代的老大,顺丰控股(002352.SZ)有很多副总,但只有一个董事长,同时还兼总经理,这两个职位都是王卫兼任。

从顺丰创立到之后的几次业务创新或转型,重大决策都由王卫亲自来定。而在顺丰内部,王卫可以说是员工们的精神领袖。

美团王兴:九败一胜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5)

2014年,市面上有本新书叫《九败一胜》,写的是王兴创业10年的经验总结。那个时间点,美团刚从千团大战中熬出头,经历了校内和饭否的失败之后,王兴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但市场并没有给王兴太多感慨的时间。随后的4年,王兴一直在打仗,或主动或被动,在不同的领域多线开战。

事实上,作为互联网圈内知名的连续创业者,如果不是始终坚持对公司绝对的掌控权,王兴的创业路应该会走得容易很多。

2011年,美团接受了阿里的B轮融资;2014年5月,美团C轮融资阿里跟投。那个时间点是美团和阿里难得的蜜月期,王兴还挖来了原阿里巴巴副总裁干嘉伟。

但拥有强烈独立人格的王兴,并不愿交出控制权。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王兴拿了腾讯的大笔投资。阿里转而支持美团的竞争对手饿了么,并且重启了口碑网,直面竞争美团当下最重要的外卖业务。

美团的股权结构上,目前腾讯是美团的大股东,持股占比超20%,王兴持股占比11.44%。但在实际投票的话语权中,王兴投票权占比达48.41%,拥有绝对话语权,而腾讯的实际投票权不到10%。

网易丁磊:“非主流”首富

刘强东的名片(刘强东个人标签太明显)(6)

被戏称为科技圈颜色不一样烟火的丁磊这么多年只要出现在公共场合基本都是标志性的乐呵呵笑脸,卫衣、牛仔裤加球鞋搭配示人,一点也看不出曾经蝉联过两届中国首富宝座。

如今的网易虽然市值与BAT还有一段距离,但丁磊在个人财富上依旧相当可观。

《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富豪榜单中,丁磊凭借162.12%的净资产增幅跻身中国富豪排名第四,其173亿美元的身家在中国科技领域仅次于马云的283亿美元和马化腾的249亿美元。

网易从互联网跨界养猪之后,丁磊还自诩农民企业家,被媒体调侃画风清奇,堪称众多注重个人形象的企业家大佬中的一股泥石流。当他的互联网同行们从视频、团购、O2O杀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风口上时,网易却仿佛总能置身事外,闷声赚钱。

受掌舵者的影响,网易一直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圈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作为一家不谈“互联网思维”、“风口论”、“唯快不破论”等主流理论,被认为“几乎完美错过”电商、社交、O2O、直播、分享经济等风口的公司,在互联网企业“野蛮”同质化生长的竞争中,网易似乎总能保持一种反“主流市场”的不急不躁的态度。

▎申明: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网,为PP财经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如有异议,请微信后台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