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数据,感觉大致有三种大数据的用法。

一种是用来预测,也就是通过大样本数据采集去预测某种趋势,例如谷歌利用人们搜索流感相关关键词预测流感发生的时间和物理轨迹。

还有种用来需求分析或匹配,就是通过用户曾经接触过的信息标签(可能来自文字、图片或视频等,甚至是个动作)去判断或定义需求,然后将和该信息标签关联的商业内容反复呈现出来,以引发某种互动,最典型的就是百度等搜索引擎右侧的广告。

几种大数据应用的极简科普方法,几种大数据应用的极简科普(1)

另外一种就有些牛逼了,也就是用大数据去模拟现实,先不说美国安全局通过大数据模拟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大崩溃这种高端场景,就连国内的科大讯飞都已开始将大数据用来解决人机对话问题,例如通过一种“会学习”(里面有些大数据的算法”语言翻译芯片实现任何场景和多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而要命的是,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完全和你本人及对话者一样。

几种大数据应用的极简科普方法,几种大数据应用的极简科普(2)

当然,我对大数据的理解略微有些不同,这里的“大”不是那种“膀大腰圆和面目狰狞”的意思,而是“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的“大”,这是种开放、包容和发展的意思!

,